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洪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电化学
  • 8篇电化学检测
  • 8篇碳纳米管
  • 8篇纳米
  • 8篇纳米管
  • 7篇电极
  • 7篇多壁碳纳米管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5篇修饰
  • 5篇修饰电极
  • 5篇废水
  • 4篇毒性
  • 4篇制药废水
  • 4篇砂滤
  • 4篇活性炭
  • 4篇固定化
  • 3篇电还原
  • 3篇氧化石墨
  • 3篇氧化石墨烯

机构

  • 21篇渤海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环境监...

作者

  • 24篇秦洪伟
  • 11篇丛俏
  • 7篇尤国红
  • 5篇曲蛟
  • 5篇刘妍
  • 5篇闫彬
  • 3篇赵薇
  • 3篇袁星
  • 1篇陈柳芳
  • 1篇李专
  • 1篇秦伟超
  • 1篇武冬梅
  • 1篇李阳
  • 1篇刘杰
  • 1篇鲁楠
  • 1篇陈羽
  • 1篇顾佳丽
  • 1篇王霞
  • 1篇常春
  • 1篇于力

传媒

  • 7篇现代化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有机化学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固定化粒状生物活性炭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粒状生物活性炭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将该固定化粒状生物活性炭用于处理制药废水中,以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两个重要指标的去除率评价其处理效果。所述方法包括将制药废水通过混凝、砂滤...
丛俏曲蛟秦洪伟
文献传递
替米考星的电化学检测研究
2022年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MWCNTs/PMR-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替米考星(TMS)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修饰量、缓冲体系、最佳pH、扫描速率对TMS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柠檬酸-Na_(2)HPO_(4)(pH=6)的缓冲溶液中,TMS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了不可逆氧化峰。在4.0×10^(-6)~1.0×10^(-4) mol/L的浓度范围内,TMS的氧化峰电流与TMS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_(p)=0.1432C+6.973,相关系数r=0.9958,最低检出限为6.0×10^(-7)mol/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研究表明,MWCNTs/PMR-GCE可用于替米考星的电化学检测。
秦洪伟刘妍赵薇尤国红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甲基红电化学检测替米考星
卡马西平的电化学检测研究
2022年
利用滴涂法和简单的恒电位还原法制备性能稳定的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卡马西平(CBZ)在所制备的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BZ在6.0×10^(-6)~2.0×10^(-4) mol/L浓度范围内,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 mol/L。优化实验条件后的电极呈现出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卡马西平的快速检测。
秦洪伟刘妍赵薇尤国红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检测卡马西平
原位细胞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对氯酚类污染物的毒性测定研究
全球日常使用的有机合成品已达10万种之多,其中多数合成化学品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检验。化学品使用后通过各种途径以母体或其产物等形式进入到环境中,大部分在水体中形成残留,引起水体污染。然而目前水质检测多以理化分析为主,其测...
秦洪伟
关键词:原位细胞活性细胞毒性氯酚类
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检测对氯苯酚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L-甲硫氨酸修饰到裸玻碳电极表面,成功制备出聚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PLM/GCE);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探讨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对氯苯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PLM/GCE在最优条件下,在8.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的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I_(p)=0.2441C+1.1296,r=0.9991。研究表明,PLM/GCE可用于对氯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赵薇赵文鹏刘妍连爽秦洪伟尤国红
关键词:L-甲硫氨酸对氯苯酚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
双信号细胞电化学法检测氯酚类的毒性被引量:5
2017年
以多壁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MWCNTs-IL/GCE)为工作电极,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电化学行为,检测到了2个明显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725 V和1.038 V.结合4种嘌呤碱基与模型细胞的电化学行为比较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细胞的电化学响应来源分别为细胞质中黄嘌呤与鸟嘌呤、次黄嘌呤与腺嘌呤的电化学氧化.基于2个响应信号峰电流的变化,研究了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对MCF-7细胞的毒性效应,根据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计算半数抑制效应浓度(IC50)值,并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氯酚类污染物对MCF-7细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电化学法与MTT法测得细胞毒性顺序均为:PCP>TCP>DCP,表明细胞电化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氯酚类污染物的细胞毒性.该研究结果可从核苷酸代谢角度为危害化学品的安全无标记、准确客观的毒性评价方法建立提供新思路.
秦洪伟闫彬尤国红赵钰丛俏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氯酚类细胞毒性电化学法
电化学检测氯酚类污染物对MCF-7细胞的毒性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以石墨烯修饰电极(Gr-GCE)为工作电极,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细胞,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MCF-7细胞的裂解液电化学行为,确定其响应来源为黄嘌呤和鸟嘌呤的电化学氧化.跟踪描述了细胞生长曲线,研究了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对MCF-7细胞的毒性,计算得到半数抑制效应浓度(IC_(50))值分别为77.62、174.08、449.78μmol·L^(-1),并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氯酚类污染物对MCF-7细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两种方法测得细胞毒性顺序均为:PCP>TCP>DCP,且细胞电化学法更为灵敏.
秦洪伟闫彬尤国红武冬梅丛俏袁星
关键词:氯酚细胞毒性电化学检测
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检测双酚A
2021年
利用浸渍法和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Ag NPs/GR/MW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表征了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双酚A(BPA)在Ag NPs/GR/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探讨了Ag NPs/GR/MWCNTs/GCE检测BP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8.0×10^(-6)~1.0×10^(-4)mol/L范围内,BPA的电化学检测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1.076 1C-5.153 6,相关系数r=0.999 4。研究表明,Ag NPs/GR/MWCNTs/GCE可用于BPA的电化学检测。
秦洪伟赵文鹏刘妍连爽尤国红
关键词: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还原双酚A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泡沫吸附剂合成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的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泡沫吸附剂合成法,属于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碳纳米管制备;步骤二:碳纳米管的纯化;步骤三: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骤四: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泡沫体吸附剂的制...
丛俏曲蛟袁星秦洪伟常春
文献传递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埘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潘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涵的48h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min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h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坍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王霞刘杰李专秦洪伟于春来吴雨华于力
关键词:制浆造纸废水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