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伟
- 作品数:86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故宫博物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故宫学研究所第三年——我的2013年学术档案被引量:1
- 2015年
- 2013年,故宫学研究所已经步入正轨,工作按部就班地往前推进。我坚持学术为重、行政为辅的治所原则,推动着故宫学继续向前发展。一、积极开展故宫学研究《故宫学研究所五年科研规划》得到进一步酝酿、修订、完善。规划体现了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要求全所同仁在自己的学术背景、学术兴趣的基础上,把研究课题集中到"故宫学理论、故宫博物院院史"这两个研究所主攻方向上来。对于故宫学理论,继续完善其内涵,扩大其影响。
- 章宏伟
- 关键词:普贤佛教信仰
- 清初关外时期满文出版的滥觞
- 2006年
-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发现关外时期的满文图书印本,现所见《满文老档》数量虽多,因属机要文书,皆秘藏于盛京内府,没有刊刻过。此时即使有译成满文的著作也未及刊行。就是汉文印本,存者也寥寥,国家图书馆藏汉文木刻《后金努尔哈齐檄明万历皇帝书》,版口有鱼尾,纸张裁减和文字刊刻都比较粗糙,共45页,可能是现存最早的清初印本。这是给辽东等地的汉人,用以宣传明朝失天命而后金得天命的,因而论者以为努尔哈赤早已懂得用印刷出版为政治服务(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并且论者往往一言以蔽之:清统治者此时将注意力集中于夺取全国政权,而将出版事业放在胜利之后发展。
- 章宏伟
- 关键词:《满文老档》印刷出版清初万历皇帝政治服务
- 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以清宫档案、诗文资料,以及现存清代刻书实物为基础,系统梳理曹寅承刻钦颁《全唐诗》的活动,澄清了长期以来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提出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的经费不是来自两淮"盐羡";康熙帝把刊刻《全唐诗》的任务交给曹寅,与以前实行的博学鸿儒政策异曲同工,同时也是主子提携奴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 章宏伟
- 关键词:《全唐诗》
- 百年来出土的两汉简牍被引量:2
- 2008年
- 两汉书籍的形态是简牍书和帛书两种。汉代文献中有多处提到用简牍缣帛写书,近代的考古发掘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证明。两汉简牍百年来发现近百次,出土地点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区,约13万余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章宏伟
- 关键词:汉代简牍考古
- 南宋出版业考述被引量:2
- 2013年
- 南宋出版产业持续兴旺,出版文化高度繁荣,官府、私家、民间三大出版系统各领风骚。当时的出版业分布于大部分地域,形成了杭州、福建、四川三大出版中心。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为南宋出版业的兴盛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刻书数量巨大,品类繁多,四部皆有。
- 章宏伟
- 关键词:南宋出版业刻书
- 明代观政进士制度
- 宋、元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中式后均直接授予官职,因而,自《明史》以降,几乎均言明代"进士出身即被授予官职"①。而实际上,明代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式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
- 章宏伟
- 南宋书籍印造成本及其利润被引量:2
- 2016年
- 现存宋代书籍出版经济史料少且数据不全,相关纪录彼此产生的时期、地区不同且物价变动颇大,书籍印造成本构成的模糊,货币制度陌制杂乱等因素纠缠在一起,使得关于南宋书籍印造成本及其利润的问题迄今得不到圆满的解决。"赁板钱"不是书籍出版生产的成本,既往研究对于史料的运用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有极大的误读。本文以《小畜集》为例,探讨了雕版成本、赁板钱、印书纸钱、官府分别通过自印"见成出卖"与赁板达到雕版收支平衡的印数、利润率、按1赁板1自印"见成出卖"的比例达到收支平衡的印数。虽然纯属理论上的计算,但为探索南宋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出版业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章宏伟
- 关键词:刻书利润南宋
- 胡正言十竹斋的版画艺术
- <正>明代雕版刻书发达,书籍数量猛增,木刻版画大量出现,其刻印之精,艺术性之高,超越宋元,特别是晚明胡正言十竹斋刊刻《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闵齐伋刊刻《会真图》,将中国的版画艺术推到了最高峰。几乎所有关于明代版...
- 章宏伟
- 文献传递
- 《嘉兴藏》的刊刻及其在日本的流播
- <正>佛教东传,在东亚地区有广泛的信众。汉文大藏经在东亚的环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此研究很少。大庭修先生是持渡书资料搜集和研究的开拓者,他长期研究日本江户时代中国书籍的输入问题,整理了大量...
- 章宏伟
- 文献传递
- 收藏的历史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有收藏的传统。殷商时期就有收藏活动,南朝时名迹买卖以至造假开始成为普遍现象。收藏是历朝历代帝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热衷的一种活动。宋代收藏出现庶民化、艺术化和商品化倾向。元代内府的收藏品是在接收金及南宋内府大量收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搜求补充而得,延及明清,乾隆时臻于极盛。明代出现了一批藏品甚富、眼光很高的大收藏家,并有体例多样的各种鉴藏著述问世。清代乾嘉朴学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兴盛,训诂考据成果璨然可观。
- 章宏伟
- 关键词:收藏藏书盗墓造假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