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雅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发光
  • 3篇并五苯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半导体
  • 2篇原子
  • 2篇配合物
  • 2篇氢原子
  • 2篇环己酮
  • 2篇半导体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电致发光特性
  • 1篇衍生物
  • 1篇荧光
  • 1篇有机半导体材...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三氟
  • 1篇三氟丙酮
  • 1篇配体
  • 1篇迁移

机构

  • 6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符雅丽
  • 5篇张敬畅
  • 3篇曹维良
  • 3篇曾婷
  • 3篇黄忠
  • 2篇吕玉光
  • 2篇宋林
  • 2篇徐征
  • 1篇李远
  • 1篇赵谡玲
  • 1篇刘然
  • 1篇黄金昭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稀土配合物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6
2008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共掺杂稀土Eu-Gd配合物Gd0.5Eu0.5(TTA)3Dipy,将其作为红光发射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PVK:Gd0.5Eu0.5(TTA)3Dipy/PBD/Al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得到了单色性好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开启电压为9 V,在16 V时达到最大亮度109 nit。研究了Eu-Gd配合物与PVK共掺杂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结果发现两者间存在着能量转移,表明Gd3+的存在促进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
宋林徐征黄金昭吕玉光符雅丽张敬畅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一种新型共掺杂稀土配合物Gd_(0.5)Eu_(0.5)(TTA)_3Dipy的电致发光特性被引量:8
2007年
制备了一类以α-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TT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Dipy)为第二配体的共掺杂铕钆配合物Gd0.5Eu0.5(TTA)3Dipy。用其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ITO/PVK:Gd0.5Eu0.5(TTA)3Dipy/PBD/Al。讨论并证明了Gd3+与Eu3+之间存在F rster能量传递。研究了铕钆配合物与PVK共掺杂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说明Gd3+的加入抑制了PVK自身的本征发光,促进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得到了单色性很好的红光。
宋林徐征赵谡玲吕玉光符雅丽刘然李远张敬畅
关键词:电致发光
6,13-取代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和制备
本发明中包括的6,13-取代并五苯及其衍生物的取代基主要有氢原子、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其合成主要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由邻苯二甲醛与1,4-环己酮生成6,13-并五苯二醌;第二步由格氏试剂与6,13-并五...
张敬畅黄忠符雅丽曾婷曹维良
文献传递
6,13-二苯基并五苯的合成及其与并五苯的性质比较
2008年
通过对并五苯醌进行格氏试剂亲核加成,并以SnCl2/HCl为还原剂制备了6,13-二苯基并五苯.通过1H核磁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并五苯的C-6和C-13位上成功地引入了苯基,制得了6,13-二苯基并五苯,该化合物的溶解性优于并五苯,并且其光氧化稳定性有所增强.6,13-二苯基并五苯的晶型与并五苯和并五苯醌都不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在氯仿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是600nm.荧光光谱显示在紫外光激发下该物质发紫色430nm和红色612nm的复合光,但在可见光激发下只发射红光.发现该化合物仍易发生光氧化反应,并讨论了6,13-二苯基并五苯光氧化反应后的产物.
符雅丽张敬畅曾婷黄忠曹维良
关键词:有机半导体荧光光氧化
稀土有机发光材料及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本文以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HPA)为第一配体,合成了铽二元配合物Tb(N-PA)3(H2O)2,并分别以2,2'-联吡啶(Bipy),1,10-邻菲啰啉(Phen),以及三苯基氧化磷(TPPO)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的...
符雅丽
关键词:铽配合物配体发光
文献传递
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和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其衍生物的取代基主要有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并五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主要经历的步骤有:首先由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与1,4-环己酮生成并五苯二醌(取代并五苯二醌);...
张敬畅黄忠符雅丽曾婷曹维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