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纵横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中药
  • 1篇蛋白糖
  • 1篇多酚
  • 1篇学法
  • 1篇学术探讨
  • 1篇血糖
  • 1篇杨士瀛
  • 1篇药学
  • 1篇药证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饮料
  • 1篇用药
  • 1篇用药规律
  • 1篇用药特点
  • 1篇脏腑
  • 1篇诊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机构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淮南联合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8篇纵横
  • 2篇王玉凤
  • 1篇纪冬丽
  • 1篇纵伟
  • 1篇黄学武
  • 1篇况执本
  • 1篇袁静
  • 1篇李凤
  • 1篇李雪琴
  • 1篇靳学远
  • 1篇胡昊
  • 1篇张亚辉

传媒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饮料工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紫薇降糖胶囊中2α-羟基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建立测定大叶紫薇降糖胶囊中2α-羟基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V/V)=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4nm;进样量10μL。结果 2α-羟基熊果酸在8.01~80.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平均回收率98.60%,RSD:0.5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大叶紫薇降糖胶囊中2α-羟基熊果酸的含量。
纵伟纵横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桑叶南瓜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降血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对桑叶南瓜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和保健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桑叶汁和南瓜汁的体积比为 1∶4,糖酸比为木糖醇 8%、蛋白糖 0 0 1%、柠檬酸 0 0 12 % ,稳定剂为黄元胶 0 1%和CMC Na 0 1% ,杀菌条件为 12 1℃、 15~ 2 0min时 。
纵横纪冬丽
关键词:复合饮料杀菌条件糖酸比蛋白糖降血糖保健效果
大叶紫薇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为确定大叶紫薇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大叶紫薇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测定了大叶紫薇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00W,提取时间20min。大叶紫薇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mg/ml和0.3mg/ml。所选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大叶紫薇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纵横靳学远
关键词:超声提取多酚抗氧化性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用药规律与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杨士瀛为南宋著名医家,约生活于公元13世纪。字登父,号仁斋。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他早年矢志学医,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籍,莫不悉心钻研。杨士瀛撰有医学著作多部,主要有《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医学真经》、《察脉总括》和《仁斋直指小儿方论》等。惜其书多散佚,今存仅有《仁斋直指方论》和《仁斋直指小儿方论》等书。
王玉凤李雪琴纵横黄学武
关键词:杨士瀛气血理论用药规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组方用药特点浅析被引量:4
2011年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著作。《四库全书》称其谓:“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因此,对《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一书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李凤胡昊袁静纵横王玉凤
关键词:《小儿药证直诀》用药特点学术探讨
论中药功效的结构及其表述被引量:9
2002年
中药的功效表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现象,中药功效表述的缺乏规范性严重影响中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中药功效的结构及其属性认识不清造成的,为此提出建议:从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和对病功效三个方面对中药功效加以归纳、表述,并规范之。文中就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和对病功效的含义及其意义,以及在划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同时认为只有对中药功效进行这种结构划分,才有利于中药临床和实验研究,才真正赋予临床中药学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时代特色。
纵横
《中药学》功效结构教学法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对中药功效的结构进行分析 ,提出了《中药学》功效结构教学法。中药功效由“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对病功效”三个方面组成 ,因此在进行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 ,以此来组织、分析每味药的功效结构 ,并对不同结构功效的施用要点进行了阐述。
纵横张亚辉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法
对《素问》寸口三部脉配应脏腑的看法
1989年
《素问·脉要精微论》在论及寸口三部脉配应脏腑中言:“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古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历代医家对此注释意见不一,产生分岐的关键是对论中“内、外”的解释不同。归结起来约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内、外”指寸口三部脉的内侧和外侧,如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中曰:“尺外,外侧也。尺里,内侧也。”二是将“内、外”当做“前、后”讲,指寸口各部脉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如李念莪《内经知要》中言:“尺外,尺脉前半部也。
纵横况执本
关键词:素问脉诊寸口诊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