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田田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食管
  • 3篇根治性
  • 3篇宫颈
  • 3篇放疗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因素
  • 2篇食管肿瘤
  • 2篇剂量学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肿瘤
  • 2篇骨髓
  • 2篇骨髓保护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单纯放疗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疗技术
  • 1篇调强放射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翟田田
  • 4篇谢文佳
  • 4篇谢良喜
  • 3篇吴丽丽
  • 3篇张武哲
  • 2篇郭竑
  • 2篇周礼雅
  • 2篇林珠
  • 2篇彭逊
  • 2篇余元祥
  • 1篇黄宝添
  • 1篇秦允生
  • 1篇周明镇
  • 1篇吴晓玲
  • 1篇甘勇
  • 1篇彭裕辉
  • 1篇张基永
  • 1篇李东升
  • 1篇许镒洧
  • 1篇方裕森

传媒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Bmi-1自身抗体与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Bmi-1自身抗体与EB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IgA抗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鼻咽癌患者200例为鼻咽癌组,其中Ⅰ+Ⅱ期33例,Ⅲ+Ⅳ期16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1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mi-1自身抗体和EB病毒VCA-IgA表达情况,比较Bmi-1自身抗体、VCA-IgA、Bmi-1自身抗体+VCA-IgA阳性率,分析Bmi-1自身抗体、VCA-IgA单独及联合诊断鼻咽癌的效能。结果鼻咽癌Ⅰ+Ⅱ期、Ⅲ+Ⅳ期Bmi-1自身抗体阳性率(27.3%、30.5%)、VCA-IgA阳性率(33.3%、51.5%)、Bmi-1自身抗体+VCA-IgA阳性率(51.5%、65.3%)均高于对照组(5.6%、4.6%、9.3%)(P<0.05);Bmi-1自身抗体、VCA-IgA、Bmi-1自身抗体+VCA-IgA阳性率在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1自身抗体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0%、94.4%、83.3%、59.3%,VCA-IgA分别为49.0%、95.4%、90.7%、66.9%,Bmi-1自身抗体+VCA-IgA分别为63.0%、90.7%、86.3%、72.6%,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高于Bmi-1自身抗体、VCA-IgA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Bmi-1自身抗体及VCA-IgA在鼻咽癌尤其是早期鼻咽癌诊断中有较高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效能。
许镒洧谢秀连翟田田方裕森彭裕辉
关键词:鼻咽癌
动态调强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数目的动态调强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3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在Eclipse系统上子野数目的不同,将其分为G_1组(64个)、G_2组(115个)及G_3组(166个);对每例患者进行3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等剂量(D_X)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1)计划靶区1[(PTV1)64 Gy],G_2组的D_(max)、D_(mean)、D_2、剂量均匀性指数(HI)比G_1组略低,D_(98)、适型指数(CI)略高;G_3组的D_(mean)、D_2、D_(50)、HI略低,D_(98)略高;G_2组与G_3组间无明显差异;(2)PTV2(54 Gy),G_2组的D_(min)比G_3组覆盖更好,G_1组除了D_(mean)略高于G_3组之外,其D_(max)均高于其他两组;(3)脊髓计划区、脊髓和心脏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_1组的双肺V_(10)、V_(20)高于G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_(30)则比G_3组低,其余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G_2组MU为652±48,G_3组为670±56,分别较G_1组的648±48增加了0.6%、3.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t=-3.08;P<0.05);(5)G_2组的TT为(176±13)s,G_3组为(184±15)s,分别较G_1组的(175±13)s增加了0.6%、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t=-4.81,P<0.05)。结论:3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G_1组(64 Gy)在保证靶区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脊髓、脊髓计划区和心脏的同时降低部分危及器官的受量,MU减少,TT缩短,提高治疗效率亦降低了设备损耗率,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增加治疗依从性。动态调强的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武哲黄宝添翟田田彭逊
关键词:食管肿瘤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及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DMLC-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保护骨盆骨髓的价值。方法选取9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二弧VMAT计划和九野DMLC-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者靶区、骨盆骨髓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与DMLC-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靶区适形性指数CI略好;两种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骨盆骨髓(V10,V20,V40)无差异,均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要求;在VMAT计划中,小肠V40,V45和膀胱V45均略低于DMLC-IMRT(P<0.05),在直肠V45的保护上DMLC-IMRT略优于VMAT(P<0.05),而直肠Dmean两者相似。VMAT计划的MU为848.4±58.8,较DMLC-IMRT计划的1 850.3±227.8明显减少(P=0.000),VMAT的治疗时间为(136.2±3.6)s,仅为DMLC-IMRT的1/3(P=0.000)。结论 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MLC-IMRT D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两者均能很好地降低骨盆骨髓受照剂量,保护其他盆腔脏器,同时明显减少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
吴丽丽谢文佳张武哲林珠翟田田谢良喜
关键词: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放疗
张口固定联合唇剂量限制对鼻咽容积调强放疗患者口腔剂量及毒性影响:基于103例鼻咽癌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张口固定联合唇剂量限制对减少鼻咽容积调强放疗患者口腔剂量及黏膜毒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鼻咽癌患者资料(实验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塑膜固定体位,实验组加用口咬器固定及限制唇平均剂量小于25 Gy。收集两组患者口腔、舌根、舌体、颊黏膜、咬肌及颌下腺的体积剂量学参数,以及两组患者放疗开始后出现Ⅱ级及以上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的时间。[结果]实验组颊黏膜、口腔、舌根及咬肌的平均剂量均低于对照组(30.45 Gy vs 34.09 Gy,34.72 Gy vs 37.58 Gy,40.76 Gy vs 42.90 Gy,37.63 Gy vs 38.71 Gy,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Ⅱ级及以上急性口腔黏膜炎的比例分别为48.08%和82.35%(P<0.001),平均发生时间为放疗开始后的(24.44±8.90) d和(18.07±9.43) d(P=0.01)。[结论]张口固定联合唇剂量限制能降低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患者Ⅱ级及以上急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比例,并推迟其发生时间。
甘勇余元祥张武哲郭竑陈鑑卢奕康翟田田林志雄彭逊
关键词:鼻咽癌剂量学分析黏膜炎
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BMS-IMRI)的物理剂量学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PBM)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分别设计BMS-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进行治疗,BMS-IMRT计划要求骨盆骨受量符合以下标准:体积(V)10〈90%、V20〈76%、V40〈40%。结果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骨盆骨的V10、V20和V40均明显下降[(80.9±3.4)%vs.(93.2±2.7)%、(64.9±3.9)%vs.(87.8±3.2)%、(17.6±3.5)%vs.(31.9±4.1)%,P〈0.01];同时直肠、膀胱、小肠的剂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在不降低传统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的前提下,可明显的降低骨盆骨受量。
吴丽丽林珠张基永谢文佳翟田田谢良喜
关键词:宫颈肿瘤骨髓调强放射治疗
食管—胃交界癌根治术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胃交界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行食管—胃交界癌根治术治疗的13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有患者治疗结果进行随访。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8.0±2.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2.9%、3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性别、年龄、肿瘤最长径、术后化疗、清扫淋巴结总数、上瘤距、下瘤距对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下瘤距、清扫淋巴结总数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肿瘤切除范围包括7cm以上正常食管和胃组织,可避免绝大多数切缘阳性。食管—胃交界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多于9枚患者有明显生存获益。
谢良喜周礼雅谢文佳吴晓玲翟田田秦允生
关键词:根治性切除术预后COX比例风险模型
单纯放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7例符合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30例,单纯放疗)和同期放化疗组(37例,同期放化疗)。放疗方法采用CT扫描定位,ACQ Planning System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直线加速器6-MV X线外照射,常规分割,5次/周,2 Gy/次。总剂量:同期放化疗组DT 50 Gy,单放组DT 66-70 Gy。化疗:PF方案,DDP 75 mg/m^2第1天+5-FU 600 mg/m^2第2-5天,于放疗开始第1、4、7和10周应用,共4个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差异。结果同期放化疗组的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基本相似(P=1.000);治疗结束时的有效率同期放化疗组89.2%比单放组73.3%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年生存率单放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分别为58.8%、20.8%、13.8%和81.1%、45.9%、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单放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的局部失败分别为19例(19/30)和12例(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09)。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比单纯放疗好,能提高局部控制及生存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
周明镇郭竑翟田田余元祥李德锐李东升
关键词:食管肿瘤化学疗法同步放化疗生存率
盆腔淋巴结CT检测对根治性放化疗子宫颈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治疗前CT评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探讨其对根治性放化疗子宫颈癌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放化疗的209例ⅠB~ⅣA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CT资料,分别以部位、数目、大小三种方法评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ⅠB、Ⅱ、Ⅲ、ⅣA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1/6)、48.2%(68/141)、57.4%(31/54)、87.5%(7/8)。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晚、治疗前贫血、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转移淋巴结最大径〉12.0em为预后不良因素(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同步放化疗模式下,以治疗前CT评估淋巴结转移状况仍然可以很好的预测预后。
谢文佳周礼雅高颜凤翟田田吴丽丽谢良喜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预后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