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洋

作品数:6 被引量:12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肥力
  • 2篇落叶松
  • 2篇肥力
  • 1篇大兴安岭林区
  • 1篇单木
  • 1篇单木生物量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养水
  • 1篇沼泽
  • 1篇沼泽湿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恢复
  • 1篇湿地
  • 1篇水源
  • 1篇水源涵养
  • 1篇水源涵养林
  • 1篇土壤肥力演变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鸡西市水务局

作者

  • 6篇肖洋
  • 2篇满秀玲
  • 2篇范金凤
  • 2篇蔡体久
  • 1篇吴龙
  • 1篇朱德柱
  • 1篇李凤山
  • 1篇李枫
  • 1篇李俊涛
  • 1篇李长江
  • 1篇姚月锋
  • 1篇穆立蔷
  • 1篇吕晓波
  • 1篇沈涛
  • 1篇陆春云
  • 1篇陈立新
  • 1篇郑旭含
  • 1篇朱道光
  • 1篇王晓明
  • 1篇谷金锋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林业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
满秀玲蔡体久王晓明朱德柱肖洋朱道光李俊涛穆立蔷李枫李凤山吕晓波姚月锋范金凤郑旭含李华
该项目通过对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弄清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及恢复机制;建立我省沼泽湿地恢复技术体系及评价指标;提出我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模式,为黑龙江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关键词: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工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被引量:46
2004年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些 ,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 ,但矸石山随着废弃年龄的增大 ,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同时还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恢复方案 ,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植被恢复试验的当年效果比较理想。
谷金锋蔡体久肖洋李长江沈涛
关键词:理化性质植被恢复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不同林地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5块标准地里的25株解析木数据,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各分量(包括树干,树枝,树叶和全树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树干、全树重的模型精度都高于95%,误差很小,可很好的用于预测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的生物量。
王金英肖洋吴龙张超陆春云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
“3S”技术在水源涵养林效能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森林水源涵养能力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拦截和滞蓄作用,是森林的主要生念功能之一。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机理方面,对不同林型以及相同林型不同发育阶段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较少,对水源涵养林的合理覆盖率和空间...
肖洋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
文献传递
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林地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演变与评价被引量:39
2006年
以大兴安岭林区不同发育阶段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林地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组成、土壤酸度指标及其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各主成分特征贡献率为权重,加权计算各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土壤酸度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土壤有酸化的迹象;全磷和速效钾呈现降低的趋势;有机质、水解氮、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在近熟林略有升高,但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肥力评价结果为:天然林>幼龄林>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即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林地凋落物分解缓慢。因此,建议通过适度提高林地抚育强度,调整群落结构,增加林地光照,诱导天然阔叶树种进入,形成针阔混交林的调控措施,调节落叶松人工纯林凋落物分解与积累的矛盾,以维持地力平衡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陈立新肖洋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土壤酸度土壤腐殖质组成土壤肥力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被引量:26
2006年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地最大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
肖洋满秀玲范金凤
关键词:土壤肥力涵养水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