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205 H指数:8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特征与景观资源利用 被引量:21 2017年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是一个持续了1 300多年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景观生态系统正面临不可持续的威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和方法,分析联合梯田景观指数和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景观资源现状,并提出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林地和耕地是联合梯田的景观优势类型,分别占总景观面积的67.93%和20.40%。林地的景观破碎度(0.05)和斑块数目(83个)较低,体现森林覆盖度较高且分布较集中。耕地的斑块数目(1 369个)、斑块密度(1 327个×km-2)、边缘密度(89.91 m×hm^(-2))、景观破碎度(0.75)和景观形状指数(50.85)均最大,体现耕地面积破碎化、形状多样化及边界复杂的特征。2)联合梯田形成"水源林-聚落-梯田-复合景观"的垂直立体分布格局,具良性生产功能、宜居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和美学功能。3)联合梯田发育了丰富的景观资源,但仍存在较多景观资源破坏及未能深刻挖掘利用的问题,使联合梯田文化遗产地陷入"景观资源闲置-遗产地贫困-人口流失-梯田生态景观破坏-景观资源消失"恶性循环。4)未来应重点恢复与改造梯田景观,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农业、第二产业,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促进梯田景观复兴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 胡伟芳 张永勋 王维奇 闵庆文 章文龙 曾从盛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景观资源 景观生态 景观保护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2014年 对闽江河口区不同盐度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C、N、P含量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影响生源要素含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不同生源要素含量沿盐度梯度变异性较大,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43%,1 686.00mg/kg,726.29mg/kg,含量变化趋势分别为下洋洲〉鳝鱼滩〉塔礁洲〉蝙蝠洲;塔礁洲〉下洋洲〉鳝鱼滩〉蝙蝠洲;鳝鱼滩〉塔礁洲〉下洋洲〉蝙蝠洲。沉积物中TOC、TP、TN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变化具有同步性。沉积物的容重和含水率是影响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变化的关键因子。单因子指数法结果表明,闽江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中TOC污染指数介于2.09~2.73,属轻度污染;TN污染指数介于2.84~3.29,属严重污染;TP污染指数介于1.01~1.35,属中度污染;盐度梯度下,不同深度沉积物污染指数变异性较大。闽江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污染较为严重,在向上覆水体的释放过程中,易引起河口近岸水域的富营养化。 胡敏杰 邹芳芳 仝川 胡伟芳 纪钦阳关键词:生源要素 生态风险 沉积物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2 2016年 研究稻田土壤养分(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空间分布特征对稻田的科学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联合梯田稻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半变异方差函数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并进一步分析地形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联合梯田稻田土壤OM、AN、AP和AK含量范围分别为3.6—49.9 g/kg、67—423 mg/kg、3.1—79.6 mg/kg和15—300 mg/kg;其变异系数范围为24.23%—63.9%,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2)将土壤养分分为5级,包括偏高(Ⅰ)、丰富(Ⅱ)、中等(Ⅲ)、缺乏(Ⅳ)和偏低(Ⅴ),区内土壤OM和AN丰富,Ⅱ级以上水平分别占94.5%和88.5%;而AP和AK则较为缺乏,IV级以下水平分别占37%和51.5%;(3)土壤OM、AN和AP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其主要受结构因素影响;而AK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表明其同时受结构和随机因素控制;AN和AK空间自相关尺度较大,且在步长小于2000 m和1600m时,各方向(0°、45°、90°和135°)变化平稳,为各向同性,而OM和AP变程较小,且各方向变化复杂,为各向异性。这些结果表明,政府需加强施肥指导,合理增加磷肥和钾肥,适当降低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量。此外,在后续调查采样时,适当加密OM和AP采样点布设,而AN和AK采样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样点。 高灯州 闵庆文 陈桂香 章文龙 胡伟芳 王维奇关键词:土壤养分 空间结构 地统计学 中国主要湿地植被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64 2014年 研究湿地植物氮(N)和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揭示植物与生境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中国52个采样区湿地植物不同器官和全株样本的N和P含量,对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探讨植物器官、生长期、植物类型、湿地类型和气候带对湿地植物N和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地植物各器官N、P和N:P的几何平均值均表现为叶片(N,16.07 mg·g–1;P,1.85 mg·g–1;N:P,8.67)>地上部分(N,13.54 mg·g–1;P,1.72 mg·g–1;N:P,7.96)>茎(N,7.86 mg·g–1;P,1.71mg·g–1;N:P,4.58);2)叶片N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三峰"型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7月和9月;茎的N含量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出现在5月和9月;成熟期之前,植物叶片的N:P与N趋同波动,N:P主要受N含量控制;衰老期N:P受P含量控制。3)湿地类型是影响植物叶片N和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键因素,N和P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河流,最低值出现在沼泽湿地,N:P的变化趋势大致与之相反。4)植物叶片N、P和N:P的几何平均值都表现为热带>温带>亚热带,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5)中国大部分湿地植物叶片N:P<14,表现为N限制。 胡伟芳 章文龙 张林海 陈晓艳 林伟 曾从盛 仝川关键词:氮 磷 湿地植被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保护的关键问题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对联合梯田农业文化(景观)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濒危性进行辨析,探讨联合梯田农业文化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农业文化保护的总体思路和途径,以期促进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陈淑云 胡伟芳 闵庆文 张起景 张永勋 王维奇关键词:农业文化 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盐度和水淹对闽江河口潮汐湿地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滨海潮汐湿地位于海洋和陆地的交界,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枯落物分解是滨海潮汐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研究盐水入侵(Saltwater intrusion)对滨海潮汐湿地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对于... 胡伟芳关键词:盐度 碳 氮 文献传递 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林分土壤DOM数量及光谱特征 被引量:6 2018年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质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土壤有机库中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它参与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腐殖化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在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探讨了亚热带米槠人促林(AR)、米槠次生林(SF)、杉木人工林(CF)的土壤DOM的数量和光谱特征,以期深入评价森林转换对不同林分土壤肥力及其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C、DON浓度均高于B层。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的DOC浓度显著低于其他2种林分(P<0.05),而各林分A层土壤的DOC和DON浓度并无显著差异。各林分A、B层土壤DOM的芳香化指数无显著差异。米槠次生林A层土壤DOM的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HIXem)、荧光效率(Feff)显著高于其他2种林分(P<0.05),其HIXem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1.3、1.2倍,其Feff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2.7、2.5倍。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M主要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和杉木人工林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各林分土壤的荧光指数(FI)均大于1.4,且B层土壤DOM的鲜度指数(β∶α)均高于A层。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米槠人促林土壤DOM没有羧酸的吸收,土壤pH最高;而米槠次生林土壤羧酸的相对含量最高;杉木林土壤DOC含量少,芳香化合物、羧酸等难分解物质相对富集。综合来看,除了建群树种的影响外,林下植被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也很突出。 高颖 鲍勇 胡伟芳 李欢 司友涛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闽江河口感潮段淡水湿地CO_2排放通量对SO_4^(2-)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 2018年 以闽江河口感潮段塔礁洲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每月小潮日定期向试验样地施加0、60和120 kg S·hm-2·a-1的K2SO4溶液,探讨闽江河口感潮段淡水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对SO_4^(2-)沉降的响应,并同步观测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对照(CK)和2个SO_4^(2-)沉降处理CO_2排放通量具有相似的月变化动态,夏秋季节排放通量较高,冬春较低。2)除夏季60 kg S·hm-2·a-1的SO_4^(2-)输入显著降低CO_2排放通量外(P<0.05),2种SO_4^(2-)处理均未显著影响河口感潮段淡水湿地CO_2排放通量(P>0.05)。3)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下的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1)。 徐康 刘小慧 杨平 胡伟芳 黄佳芳盐度和水淹对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和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盐水入侵的背景下,探究湿地枯落物分解和CO_2释放对盐度和水淹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河口湿地的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盐度和水淹条件下枯落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盐度升高抑制枯落物的分解(p<0.01),低盐(5)、中盐(10)、高盐(15)在非水淹条件下分别比对照(0)的失重率平均减少10.83%、17.93%和29.39%,水淹条件下平均减少24.18%、31.62%和47.46%.(2)对照组的枯落物分解速率为水淹条件(0.0070 d^(-1),t_(0.95)=0.76 a)大于非水淹条件(0.0051 d^(-1),t0.95=0.94 a),而处理组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和CO_2释放速率均呈现出非水淹条件大于水淹条件.非水淹的枯落物CO_2释放通量比水淹条件的增长7.05%~86.23%.(3)在枯落物分解95%的干物质的期间内,与水淹条件相比,非水淹对照组平均每g干物质释放的CO_2高于水淹对照组34.49%;然而,随盐度升高,非水淹条件下的平均每g干物质释放的CO_2受抑制.(4)盐度和水淹对枯落物残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82%和14.29%,对枯落物CO_2释放通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5.62%和6.13%. 胡伟芳 曾从盛 张美颖 张林海 杨平 章文龙关键词:枯落物 湿地 盐度 水淹 二氧化碳 互花米草入侵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对沉积物硝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中国滨海湿地,对湿地沉积物氮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选取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PNR)及其沉积物理化学性质,探讨河口湿地沉积物的硝化过程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响应。结果表明:短叶茳芏和互花米草沉积物P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9~2.18μg N·g^(-1)·d^(-1)和0~0.52μg N·g^(-1)·d^(-1),变异系数均为63%。短叶茳芏15~25 cm的PNR比表层0~15 cm低(P<0.05),但PNR随月份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互花米草沉积物PNR随沉积物深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互花米草沉积物的PNR显著低于短叶茳芏的(P<0.01),PNR减少27.03%~100%,8月及20~25 cm沉积物减少最多。除含水率和沉积物深度与PNR显著相关外(P<0.05),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和电导均与PNR不相关(P>0.05)。 胡伟芳 张林海 万斯昂 何露露 徐辉 徐辉关键词:互花米草入侵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