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莲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阳性
  • 2篇食管
  • 2篇慢性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乙肝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抑酸
  • 1篇抑制剂
  • 1篇硬化剂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阳...
  • 1篇再出血
  • 1篇粘膜

机构

  • 5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胡莲
  • 4篇周涛
  • 2篇廉华
  • 2篇张华强
  • 1篇夏云鹤
  • 1篇王文兵
  • 1篇张文礼
  • 1篇罗永祥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镜套扎与硬化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Meta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比较套扎与硬化注射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两者在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Springer、Pubmed、Sinomed、CNKI、Cochrane Library,万方等数据库,用Cochrane图书馆的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套扎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治疗(OR=0.54,95%CI:0.38~0.76,Z=3.56,P=0.000);两者降低病死率方面相似(OR=0.79,95%CI:0.55~1.14,Z=1.27,P=0.21);套扎组较硬化组能明显减少合并症(OR=0.22,95%CI:0.13~0.38,Z=5.51,P=0.000);两组消除静脉曲张方面效果等同(OR=1.46,95%CI:0.98~2.18,Z=1.88,P=0.060)。漏斗图分析表明本研究对纳入文献评价的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套扎较硬化注射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中疗效更佳。
周涛胡莲张华强罗永祥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META分析
苦黄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阿德福韦酯三联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阿德福韦酯三联疗法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天3次,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5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点滴苦黄注射液,每次40 mL,每天1次,连续静脉点滴6周,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HBV DNA检测,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ALP、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ALP、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黄注射液与复方甘草酸苷、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可起到协同起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对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廉华周涛胡莲张华强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肝苦黄注射液免疫功能
疣状胃炎27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疣状胃炎(verrucose gastritis,VG)又称豆疹状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悉尼系统中隶属隆起糜烂性胃炎类别。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对本病的报道日益增多。我院2008~2009年在行胃镜检查患者中检出疣状胃炎2716例,检出率16.5%,现报道如下。
胡莲
关键词:疣状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悉尼系统发病机制胃镜检查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接受根除HP治疗,对照组接受抑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疗效、症状评分、内镜下疗效、治疗前后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及12个月后,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12个月后,2组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8周后,但研究组升高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H值<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总时间及pH值<4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除HP治疗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与抑酸治疗疗效相当,在未加重患者临床症状的前提下,可明显延缓复发。
廉华王文兵张文礼周涛胡莲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反流性食管炎抑酸复发
雷贝拉唑在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小剂量阿司匹林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目前已经确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规推荐的剂量为75~150mg/d,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粘膜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文献报道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其发生率。我们选择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作为研究,比较了雷贝拉唑(商品名:丁齐尔)、法莫替丁两种药物在预防阿司匹林引起胃粘膜损伤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胡莲周涛夏云鹤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胃粘膜损伤长期服用雷贝拉唑心脑血管疾病质子泵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