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越

作品数:51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癫痫
  • 15篇儿童
  • 11篇惊厥
  • 7篇海马
  • 6篇营养因子
  • 6篇神经营养
  • 6篇神经营养因子
  • 6篇后海
  • 5篇源性
  • 5篇神经系
  • 5篇神经系统
  • 5篇突变
  • 5篇惊厥持续状态
  • 5篇基因
  • 5篇基因突变
  • 4篇电图
  • 4篇源性神经营养...
  • 4篇膜炎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机构

  • 4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成都益志科技...

作者

  • 49篇胡越
  • 25篇蒋莉
  • 5篇李欣
  • 4篇陈恒胜
  • 3篇陈锦
  • 3篇程敏
  • 3篇张晓萍
  • 2篇洪思琦
  • 2篇张晓萍
  • 2篇郭艺
  • 2篇陈洪佳
  • 1篇梁平
  • 1篇何志慧
  • 1篇蔡方成
  • 1篇冯成功
  • 1篇周娟
  • 1篇王莉
  • 1篇朱进
  • 1篇于洁
  • 1篇兰兴会

传媒

  • 7篇儿科药学杂志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癫痫杂志
  • 3篇国际儿科学杂...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重庆建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例婴幼儿癫痫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陈洪佳胡越蒋莉洪思琦
硫苷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硫苷脂(sulfatide)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酸性鞘糖脂,包括神经系统、胰岛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肾脏等,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多样;其代谢异常或相关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周围神经病。本文就硫苷脂在神经系统的组织分布、生物学功能以及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陈腊梅胡越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免疫反应ALZHEIMER
SCN1A基因突变引起Dravet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Dravet综合征(DS)又被称为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SMEI),是难治性癫痫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在1/40 000~1/20 000([1])。DS临床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大部分患儿伴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及倒退,发热、接种疫苗和光刺激等可能为其诱发因素。
李容胡越
关键词:基因DRAVET综合征癫痫
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惊厥持续状态发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目的:探索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的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发作,提高实验大鼠存活率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鼠25只,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诱发大鼠惊厥发作,惊厥发作30 min后,分为4个不同止惊剂的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止惊效果、惊厥持续状况、实验动物死亡率、死亡发生时间,探索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惊厥持续状态的最佳止惊措施.结果:(1)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后诱发惊厥的发生率为100%,不采用止惊治疗惊厥发作将持续17~24 h,仅有一只存活,其余4只2~4 d死亡.(2)与对照组比较,联合使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能在用药后20 min左右控制或减轻惊厥发作,但该组实验动物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呼吸困难严重,所用动物均死于急性肺水肿.(3)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后,5~30 min能完全终止惊厥发作,但对改善呼吸困难无明显作用,实验动物于(180.0±34.2)min死亡.(4)注射水合氯醛联合应用阿托品后3~29 min内完全控制惊厥发作,同时减少实验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困难,使该组5只动物全部存活.结论:水合氯醛是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SC模型的有效止惊剂;联用水合氯醛和阿托品才是有效控制该模型急性惊厥发作、提高实验动物生存率的措施.
胡越蒋莉
关键词: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抗惊厥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QUIPS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采用 QUIPS 方法,对发展中及发达国家0~18岁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发生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方法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等,关于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死亡或遗留后遗症的纵向队列研究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2004年3月~2014年8月,由3名系统评价员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将纳入文献按 QUIPS 方法进行评分,根据得分判断纳入文献的质量,按照预后分类总结分析纳入文献。结果纳入的25篇文献中,有19篇中/高质量以上的文献。在中-高质量的多个研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1)临床指标:昏迷/意识障碍,惊厥(包括入院前有惊厥发作、住院期间反复惊厥发作),外周循环衰竭,严重呼吸窘迫/机械通气,颅神经损伤,无瘀斑瘀点,年龄小,抗生素应用延迟,激素及抗惊厥药的应用,病程长,入院时临床表现重;(2)首次/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外周血 WBC 减少,CSF 白细胞减少, CSF 糖降低,CSF 蛋白升高,Hb 降低,PLT 减低,低钠血症,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结论总结21项提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危险因素。由于分析文献的异质性,未做 Meta 分析和建立全面性的预测模型,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彭海伦胡越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儿童预后
SCN2A基因突变相关的癫痫研究进展
2021年
SCN2A (Sod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alpha subunit 2)基因编码的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2是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四个钠通道类似物之一,在大脑中分布广泛,参与一系列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启动和传导。SCN2A基因突变所致的癫痫表型谱广,其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表型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既可表现为良性预后的癫痫,也可表现为癫痫性脑病。SCN2A基因突变可为遗传性突变或新生突变,且突变类型多样,其中以错义突变最常见。该文就近年来SCN2A基因突变相关的癫痫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潇颖胡越
关键词:癫痫
行为异常半月伴睡眠障碍和不自主动作5天
2015年
病例介绍 患儿女,2岁3个月,因行为异常半月、睡眠障碍伴不自主动作5d入院。入院前半月患儿无诱因出现阵发性烦躁哭闹,坐立不安,左上肢屈曲强直,双下肢反复蹬踏,伴大喊大叫、胡言乱语,无双目凝视,不伴面色及口唇发绀,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否认发作后精神萎靡、嗜睡及肢体活动障碍,发作前无明确先兆症状。每天发作10余次,白天及夜晚均有发作,夜间难以入眠。入院5d前出现反复舔咬唇舌,偶有阵发性手部不自主动作。病初发作间期精神反应可,玩耍如常,渐加重后出现发作间期对外界反应及与人交流减少,但无嗜睡、昏睡及昏迷等意识水平障碍。病程中无发热,偶有咳嗽,伴痰响,无头痛、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药物、毒物误服史。食欲好,能自行进食,大小便正常。近期未外出旅行。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既往史及家庭、生活环境史无异常。
钟敏胡越蒋莉
关键词:不自主动作睡眠障碍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发作间期预防接种史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流行病学、治疗及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是导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PM致病菌的种类与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及年龄等有关。随着疫苗的普及,PM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仍是我国儿童PM主要病原菌。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皮质类固醇在PM的治疗中存在争议。常规疫苗接种可预防PM及其并发症。免疫系统的遗传变异被证实与PM的易感性有关。该文综述了儿童PM流行病学变迁、治疗及遗传关联的最新进展,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张玲毓(综述)胡越
关键词: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流行病学遗传学
儿童转换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转换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CD),又称功能性神经症状紊乱(functional neurologic symptom disorder,FNSD),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指患者出现运动、感觉或认知改变,但却无与这些症状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并且此类患者往往有可疑致病的心理因素。CD隶属于癔症(Hysteria)的概念范畴。
孟林雪胡越
关键词:儿童预后
脑炎后癫痫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脑炎后癫痫(Postencephalitic epilepsy,PEE)是指脑炎急性期后出现癫痫发作,是急性脑炎常见的后遗症,部分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病毒感染引起的PEE是最常见类型。文章总结了PEE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PEE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用药指征,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参考。
陈豆豆胡越
关键词:发病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