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淑红

作品数:55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9篇心肌
  • 18篇心肌梗死
  • 18篇梗死
  • 14篇预后
  • 14篇急性心肌梗死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9篇血管
  • 8篇髓过氧化物酶
  • 8篇介入
  • 8篇急诊
  • 8篇过氧化
  • 7篇心肌梗死患者
  • 7篇综合征
  • 7篇介入治疗
  • 6篇心血管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血浆
  • 5篇血浆髓过氧化...

机构

  • 43篇新乡市中心医...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新乡医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5篇苏淑红
  • 24篇王志方
  • 18篇严松彪
  • 18篇刘志强
  • 17篇陈晖
  • 13篇贾三庆
  • 12篇刘玲玲
  • 12篇李虹伟
  • 12篇高红丽
  • 11篇王雷
  • 9篇韩炜
  • 8篇张芙成
  • 6篇王奕
  • 6篇靳钰
  • 6篇王璐
  • 5篇吴晓
  • 4篇沈潞华
  • 4篇李石林
  • 4篇刘玲
  • 3篇梁思文

传媒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北京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18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8”字交叉橡皮膏止血法与气囊加压式止血器止血法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8"字交叉橡皮膏止血法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止血法两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行TRI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8"字交叉橡皮膏止血组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组,观察指标为止血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结果:与气囊加压式止血器组比较,"8"字交叉橡皮膏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较高(P=0.047),止血时间较长(P<0.001),术后穿刺部位纤维硬结发生率较高(P<0.001),但总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vs 10.9%,P=0.259),医疗费用明显减少(P<0.001)。结论:"8"字交叉橡皮膏止血法较气囊加压式止血器止血法个别并发症发生率高,止血时间较长,但同样安全有效,更能节约医疗费用。
刘志强张芙成吴晓张靖瑜王志方苏淑红张海召李石林
关键词:止血法
基于Hcy的预后列线图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后列线图。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3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CI术后2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66)和非MACE组(n=327),比较两组临床数据;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出具有非零系数的预测因子,并使用多元Cox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2年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使用C指数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CA),以评估列线图模型和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在预测MACE方面的有效性。结果LASSO回归结果显示入院时收缩压、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具有非零系数的重要预测因子,其中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Hcy、NT-proBNP是STEMI患者PCI术后2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用上述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为0.714(95%CI:0.647~0.781,P<0.001),ROC曲线下面积(0.758,95%CI:0.697~0.820,P<0.001)大于TIMI危险指数(0.669,95%CI:0.544~0.765,P<0.001)和GRACE评分(0.633,95%CI:0.521~0.736,P<0.001);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χ2=0.44,P=0.51,说明模型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模型。DCA分析表明,与TIMI危险指数或GRACE评分相比,列线图模型显示了对于预测整个队列中MACE更显著的正净收益。结论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Hcy和NT-proBNP是STEMI患者PCI术后2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力和可行性。
侯雨岩张芙成苏淑红吴晓王志方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列线图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排螺旋CT、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资料72例,以选择性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对冠脉左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64排螺旋CT对冠脉左主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61.5%,特异性为73.3%,阳性预测价值为33.3%,阴性预测价值为89.4%。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狭窄程度积分均值为(0.52±0.82),选择性冠脉造影诊断冠脉左主干病变狭窄程度积分均值为(0.33±0.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冠心病方面,64排螺旋CT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价值,阳性预测价值较低,可作为一个无创诊断冠脉左主干病变的良好方法。
苏淑红刘玲玲王志方李卫星姜琳李岩
关键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排螺旋CT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本组100例ACS患者按心脏肌钙蛋白(cTNT)水平分为cTNT无升高组和升高组,再按MPO水平分别行二分位数分组。入院即刻检测MPO、cTNT,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获得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长度、TIMI血流分级(TFG)、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结果cTNT无升高组中MPO较低亚组病变血管的TFG、TMPG显著高于MPO较高亚组(P<0.05);CTFC显著低于MPO较高亚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弥漫血管病变发生率均低于MPO较高亚组,但无显著性差异。cTNT升高组中MPO较低亚组病变血管的TFG、TMPG略高于MPO较高亚组,CTFC略低于MPO较低亚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血管病变发生率均低于MPO较高亚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MPO水平与病变血管的TFG、TMPG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0.26,P<0.05),与CTFC正相关(r=0.33,P<0.01);与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弥漫血管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0.20,P<0.05)。结论随血清MPO水平的升高,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心肌灌注情况越差。MPO对ACS患者具有危险分层作用。
苏淑红严松彪陈晖贾三庆王鹏飞刘玲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髓过氧化物酶冠状动脉造影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亚健康状况及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入选医务人员1 662例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对其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青年组与老年组间除脂肪肝、超重、转氨酶升高差异无显著性外,余指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男女两组间除血糖升高、胆囊炎差异无显著性外,余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女性组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组。结论:医务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苏淑红王凡平王志方刘志强李智恒尚缜邈刘玲玲
在自然通气状态下和机械通气状态下制作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在自然通气状态下和机械通气状态下制作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效果。方法:对50只体重在250~300克SD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将这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只SD大鼠。我们在机械通气状态下对A组SD大鼠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在自然通气状态下对B组SD大鼠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在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2小时后,处死所有的SD大鼠,取出其心脏进行HE染色。结果:在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A组中的25只SD大鼠有22只存活,存活率为88%,B组中的25只SD大鼠有14只存活,存活率为56%。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2小时后, A组中有21只SD大鼠存活,存活率为84%。B组中有13只SD大鼠存活,存活率为52%。A组SD大鼠在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和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2小时后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B组SD大鼠,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在自然通气状态下进行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相比,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进行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成功率更高。此方法可作为制备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常用方法。
赵利培杨廷桐刘玲玲苏淑红李石林
关键词: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185例肝肾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85例。入院即刻及出院前抽血查丙胺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对比分析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该组患者出院时较入院时的ALT、BUN、Cr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的损害,是安全的。
王凡平王明永朱琳琳苏淑红
关键词:急性病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U/L组的30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4.00,95%CI[1.06,16.38],P=0.04);90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3.88,95%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严松彪苏淑红陈晖韩炜高红丽梁思文李虹伟王雷贾三庆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因心衰住院的322例中老年患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龄分组方法,将年龄≥75岁的133例老年期心衰患者作为老年组,将年龄在45~74岁的189例中年期及老年前期心衰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分别从病因类型、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钠肽原(NT-pro BNP)及血脂等方面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老年组心衰患者比较,老年组心衰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LVEF水平较低,NT-pro BN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心衰患者冠心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血脂水平更低,心功能指标更差,其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及高血压,需加强老年心衰患者的二级预防及个体化治疗。
李亚华刘玲玲王志方苏淑红侯永兰亓俊杰尚家星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冠心病左室射血分数血脂
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分析螺内酯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7例老年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螺内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3、6 m后,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 m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良好。
赵利培李医博苏淑红刘志强
关键词:螺内酯胺碘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