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苑福升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老年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肉瘤
  • 3篇疏松性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内固定
  • 3篇近端
  • 3篇骨肉瘤
  • 3篇骨质疏松性
  • 2篇血清
  • 2篇运动终板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锁定加压钢板
  • 2篇气相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苑福升
  • 4篇杨小玉
  • 4篇张巨
  • 3篇张治宇
  • 3篇王海涛
  • 3篇刘健
  • 3篇胡硕
  • 3篇朱本清
  • 3篇高琦
  • 3篇闫鹏
  • 2篇安久利
  • 2篇李力卓
  • 2篇孙鸿斌
  • 2篇王悦书
  • 2篇张伟
  • 2篇高志学
  • 1篇魏壮
  • 1篇尹维田
  • 1篇邢云龙
  • 1篇孙鸿斌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东北地区第二...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建立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平台,研究和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获取损伤和正常脊髓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荧光图谱,观察差异蛋白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建立缺血再灌注24 h与正常脊髓蛋白质组的匹配差异图谱,鉴定差异蛋白;根据蛋白组学得出的分析结果初筛,分别重点抽取假手术、术后30 min和术后24 h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液制备血浆,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代谢水平变化。结果: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再灌注损伤24 h组与正常组可检测到46个蛋白差异点,鉴定出10个差异蛋白。代谢组学方法组检测出不同时间段兔血清中50种小分子物质的变化。再灌注损伤24 h组织代谢达到了高峰。结论:再灌注损伤24 h蛋白变化最明显,代谢达到峰值,是值得关注的关键时间点。
苑福升刘健高琦朱本清王海涛闫鹏杨小玉
关键词: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
失神经支配肌肉组织萎缩、运动终板变化规律及其防治的研究
张巨孙鸿斌苑福升王悦书李春雨邢云龙张为众尹维田刘飚刘浩宇魏壮
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性的骨骼肌如发生不可逆肌萎缩将是导致神经修复后运动功能恢复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该课题从中国的传统医学角度出发,在以往对人参皂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参皂甙的作用,通过切断成年W...
关键词:
关键词:肌萎缩人参皂甙
小儿中度前臂缺血性肌挛缩25例早期手术治疗分析
2007年
张伟苑福升安久利
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本组病例收集自2003年3月—2010年3月,共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55~74岁,平均(63.6±7.4)岁。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1例,单纯三部分骨折18例,三部分合并关节脱位3例,单纯四部分骨折9例。其中2例三部分骨折合并关节脱位及7例四部分骨折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其余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5~34个月,平均(17.6±6.4)个月。结果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选择之一,半肩关节置换为复杂肩关节损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治宇苑福升李力卓胡硕高志学
关键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锁定加压钢板
成骨肉瘤血清/尿液代谢组学相关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代谢组学实验平台,对照分析动物成骨肉瘤(Osteosarcoma;OS)实验模型与临床OS、良性骨肿瘤患者的血清/尿液特征代谢产物,分别应用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
苑福升
关键词:成骨肉瘤代谢组学血清
文献传递
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情况,Cobb角矫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ASIA评分为A级的2例病例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的恢复,改普程度平均达1.5级。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X线术前术后半年评估、并发症、疼痛、运动节段活动、后凸畸形矫正率等对比显示,两组在失败率和畸形矫正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可进一步放宽手术适应证。
苑福升刘健高琦闫鹏朱本清王海涛杨小玉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
大鼠去神经支配骨骼肌及运动终板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去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及运动终板形态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去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观察术后腓肠肌湿重、肌细胞直径、截面积以及运动终板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去神经支配后2周,腓肠肌湿重减少为正常的52.1%;至神经损伤后16周,维持在正常的25%左右。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失神经支配2周,腓肠肌细胞直径减少为正常的64.87%;至失神经支配20周,肌细胞直径仅为正常值的25.06%,肌细胞截面积与肌细胞直径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运动终板4周内改变不明显,4周后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失去正常的形态,逐渐形成神经丝;至神经损伤后16周,神经丝的数量开始下降。结论: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发生萎缩,随时间变化逐渐加重,提示神经修复手术应尽早进行。
孙鸿斌苑福升张巨王悦书韩冬
关键词:肌萎缩运动终板神经损伤
掌长肌腱腱片移植重建终腱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临床研究
锤状指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由于Ⅰ区伸指肌腱断裂或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而引起得一种畸形,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如果早期没有进行治疗,晚期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及并发鹅颈指畸形,同时也可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增生,导致慢性疼痛,给人们...
苑福升
关键词:锤状指掌长肌腱
文献传递
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治疗的内固定选择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2类不同内固定的疗效,阐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25例Neer分型三部分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分别采用传统固定(三叶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和锁定加压钢板...
苑福升张治宇胡硕张巨安久利杨春喜
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治疗的内固定选择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2类不同内固定的疗效,阐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5例Neer分型三部分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分别采用传统固定(三叶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传统的三叶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为A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为B组,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亚组。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共71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42例(A1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9例(B1组);四部分骨折54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19例(A2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5例(B2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2个月。采用Neer百分制评分表评分,大于等于80分为优良。结果:在三部分骨折中,A1组大于等于80分29例,优良率69.05%,B1组大于等于80分26例,优良率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部分骨折中,A2大于等于80分8例,优良率42.11%,B2组大于等于80分25例,优良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固定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苑福升张治宇胡硕张巨安久利杨春喜
关键词:骨质疏松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老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