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俊俊

作品数:8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财政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苜蓿
  • 7篇紫花
  • 7篇紫花苜蓿
  • 4篇N
  • 2篇固氮
  • 2篇干旱
  • 2篇NH
  • 1篇氮代谢
  • 1篇氮积累
  • 1篇养分
  • 1篇营养品质
  • 1篇盛花期
  • 1篇施肥
  • 1篇湿润
  • 1篇饲用
  • 1篇饲用价值
  • 1篇碳水化合物含...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酶

机构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科技厅

作者

  • 8篇范俊俊
  • 6篇刘晓静
  • 3篇郝凤
  • 2篇郭全恩
  • 2篇张进霞
  • 2篇师尚礼
  • 2篇南丽丽
  • 2篇齐鹏
  • 1篇于铁峰
  • 1篇李文卿
  • 1篇陈建纲
  • 1篇张晓玲
  • 1篇田丰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NO_3^--N/NH_4^+-N配比对紫花苜蓿盛花期生长及结瘤固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在完全营养液条件下,采用砂培法,研究了NO3--N与NH4+-N两种氮素形态的7种配比(氮素水平210mg/L)对紫花苜蓿盛花期生长及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形态配比下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根瘤数、根瘤重及固氮酶活性均随NO3--N/NH4+-N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NO3--N/NH4+-N比例为5/3时,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根瘤数、根瘤重及固氮酶活性均取得最大值,而地上部和地下部全氮含量则在5/5时最高。综合分析,当氮素水平在210mg/L时,5/3处理下紫花苜蓿生长较好,自身固氮能力较强。
范俊俊刘晓静张晓玲齐鹏
关键词:紫花苜蓿结瘤固氮
NO_3^--N/NH_4^+-N配比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固氮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为了探明NO_3^--N/NH_4^+-N不同配比下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固氮特性,了解NO3--N与NH4+-N的最适配比,提高紫花苜蓿外源氮利用效率.【方法】室外防雨网室内,以‘甘农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营养液沙培法,在氮素水平210mg/L下,设NO3--N和NH4+-N的7个混合配比(1∶7、1∶3、3∶5、5∶5、5∶3、3∶1、7∶1),测定处理后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根系相关指标.【结果】全生育期内,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NO_3^--N/NH_4^+-N)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根系总长度和根表面积均在NO_3^--N/NH_4^+-N配比为5∶3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瘤数、根瘤质量和固氮酶活性在紫花苜蓿生长的前中期(苗期和现蕾期)均在NO_3^--N/NH_4^+-N配比为1∶7处理下最大,而中后期(盛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在NO_3^--N/NH_4^+-N配比5∶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整个生育期,各处理下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差异显著,而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瘤数、根瘤重在前中期差异显著,而后期差异不大.【结论】NO3--N和NH4+-N均能促进紫花苜蓿各时期根系生长,但二者混合使用且NO_3^--N/NH_4^+-N比例为5∶3时,紫花苜蓿根系生长最好,肥料报酬率高.与此同时,紫花苜蓿自身固氮能力也最强,对氮素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范俊俊刘晓静李文卿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系特性固氮特性
NO3^--N/NH4^+-N配比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砂培,在最佳氮素供应水平210mg/L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1/7、1/3、3/5、5/5、5/3、3/1、7/1)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NH_4^+-N=5/3处理的粗蛋白(CP)、蛋白总量(TP)、可消化干物质(DDM)及干物质采食量(DMI)总体上都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低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5/3处理有利于紫花苜蓿营养积累;从微量元素营养角度分析,以NH_4^+-N为主的混合态氮更有利于铁(Fe)、锰(Mn)和钼(Mo)的积累,且最适配比分别为NO_3^--N/NH_4^+-N=1/3、1/7和3/5,而以NO_3^--N为主的混合态氮则有利于锌(Zn)的积累,且最适配比为NO_3^--N/NH_4^+-N=3/1;用相对饲用价值(RFV)法评定,5/3处理RFV值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且各处理RFV均大于100,对照美国紫花苜蓿草产品的分级标准,其品质均达到2级以上水平,其中5/3和7/1处理紫花苜蓿的品质达1级水平。说明紫花苜蓿生长环境中速效氮以NO_3^--N为主,且比例接近NO_3^--N/NH_4^+-N=5/3时,最有利于紫花苜蓿优良营养品质的形成。
于铁峰刘晓静郝凤范俊俊
关键词:NH4^+-N紫花苜蓿营养品质
氮磷调控对紫花苜蓿氮积累与土壤氮磷营养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在西北半干旱地区进行不同氮磷水平对种植第2年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氮积累的影响和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动态变化、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与紫花苜蓿产量和蛋白总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磷肥能显著提高‘甘农3号’紫花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施肥可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氮磷配施(NP)作用明显大于氮、磷肥单施。相关性分析表明,‘甘农3号’紫花苜蓿产量(y)与各层土壤碱解氮含量(x1)、脲酶活性(x2)、有效磷含量(x3)及碱性磷酸酶活性(x4)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最好,符合线性回归方程y=-2976.953+53.577x1+216.824x2+58.534x3+12.145x4(R2=0.874**)。
张进霞刘晓静郝凤范俊俊冯博政齐鹏
关键词:紫花苜蓿氮积累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不同根型苜蓿根颈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在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天水半湿润区、兰州半干旱区和武威干旱区),应用Marquez-Ortiz法和Johnson法对根茎型"清水"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native M.falcatamaterial)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2")及直根型"陇东"苜蓿(M.sativa L.cv."Longdong")生长前3年的根颈特性进行了连续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生态区,不同根型苜蓿根颈特性差异显著,其中根茎型"清水"苜蓿根颈直径和分枝直径均较细,根颈入土深度较深,根颈分枝数较多;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的根颈直径和分枝直径均较粗,根颈入土深度相对较浅,根颈分枝数与根茎型"清水"苜蓿差异不显著;直根型"陇东"苜蓿的各项指标介于根茎型与根蘖型苜蓿之间,与根蘖型苜蓿更接近。根茎型、根蘖型苜蓿的水平伸展特性在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土壤质地生长当年和生长第2年均未表现,生长第3年根茎/根蘖性状在3个生态区均得到表达,但根茎率/根蘖率不同。根茎率在天水半湿润区最高,武威干旱区最低;根蘖率在武威干旱区和兰州半干旱区较高,天水半湿润区较低,且根茎率/根蘖率随生育时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结荚期根茎型"清水"苜蓿在天水半湿润区根茎率为76.7%,兰州半干旱区、武威干旱区分别为43.5%和39.0%。根蘖型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的根蘖率在兰州半干旱区为61.2%和50.6%,在武威干旱区为58.7%和54.7%,在天水半湿润区为44.5%和36.3%。
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田丰范俊俊
关键词:苜蓿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硼锌配施对苜蓿矿质元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喷施不同次数、不同浓度硼锌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矿质元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喷施硼锌肥提高了紫花苜蓿草产量及B、Zn、Ca、Mg含量,K含量显著降低,Cu含量无显著变化;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锌肥均不同程度影响紫花苜蓿碳水化合物源库间的运转,喷施1次或2次时以0.3%浓度硼锌肥处理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最低,喷施3次时以0.2%浓度处理含量最低,且相应的茎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增幅也最大;叶、茎的淀粉、蔗糖、果糖含量均随硼锌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范俊俊郭全恩
关键词:紫花苜蓿矿质元素
NO_3^--N/NH_4^+-N不同配比下紫花苜蓿氮代谢关键酶及钼、铁元素含量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质植物性蛋白饲料紫花苜蓿"甘农3号"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沙培法,在适宜氮素供应水平210 mg·L-1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12.5/87.5、25/75、37.5/62.5、50/50、62.5/37.5、75/25、87.5/12.5,依次标为1/7、1/3、3/5、5/5、5/3、3/1、7/1)对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各部位硝酸还原酶(NR)、固氮酶活性及钼(Mo)、铁(Fe)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部位来看,紫花苜蓿NR活性、Mo含量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叶>根>茎,而Fe含量则表现为根>叶>茎;不同配比下各部位NR活性均表现为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其活性较高,尤其是生长前期当NO_3^--N/NH_4^+-N为7/1时,各部位NR活性均最高;不同配比对根中Mo含量的影响在苗期与NR趋势相近,在NO_3^--N比例大时达最高。现蕾期与固氮酶活性相同,1/7时最高。成熟期同固氮酶与NR活性,均为5/3时最高;不同配比对根中Fe含量的影响与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苗期均为1/7处理最高,盛花期至成熟期均为5/3处理最高。(2)从生育期来看,紫花苜蓿全生育期NR和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NR活性在盛花期最高,即盛花期氮代谢能力最强,且各生育期均为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NR活性高,氮代谢能力较强;固氮酶活性在结荚期最高,即结荚期根瘤固氮能力最强,且苗期和现蕾期均表现为1/7处理其活性最高,盛花期至成熟期5/3处理活性最高;不同配比对茎和叶中Mo、Fe含量的影响基本相同,现蕾期至盛花期在配比中NH_4^+-N比例大时含量最高,结荚期至成熟期在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含量最高。(3)NR和固氮酶活性相互关系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不同:在紫花苜蓿生长前期(苗期至现蕾期),NO_3^--N/NH_4^+-N=7/1时NR活性最大,1/7处理NR活性最小,而固氮酶活性则相反,二者表现出拮抗关系;在紫花苜蓿生长中、后期(盛�
郝凤刘晓静范俊俊
关键词:紫花苜蓿氮代谢
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5
2014年
在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施氮水平(0、51.75、103.5kg·hm-2)和3个磷水平(0、126、252kg·hm-2)下不同刈割次数(3、4次)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和第2年产量、株高、再生速度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生长两年中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当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株高和再生速度,且4次刈割下显著高于3次刈割;施肥也能增加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次刈割下品质更好;高氮低磷处理(N 103.5kg·hm-2+P2O5 126kg·hm-2)下效果最好,单施氮肥较单施磷肥效果好。同时,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第1年增幅较第2年明显,说明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施肥更有效,第2年施肥仍有益;在灌溉和配施N103.5kg·hm-2+P2O5 126kg·hm-2条件下,种植当年即可实现4次刈割。
刘晓静张进霞李文卿范俊俊
关键词:干旱地区紫花苜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