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飞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胆固醇
  • 2篇固醇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过程
  • 1篇胆固醇结石
  • 1篇胆酸
  • 1篇胆酸类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性疾病
  • 1篇药物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收缩性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肥大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性
  • 1篇自身免疫性肝...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范晓飞
  • 5篇王邦茂
  • 4篇陈裕
  • 3篇郑忠青
  • 1篇林睿
  • 1篇周璐
  • 1篇李宝丽
  • 1篇罗莉丽
  • 1篇郑忠清
  • 1篇王晓红
  • 1篇吴瑕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薄荷素油对家兔Oddi括约肌收缩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薄荷素油具有直接松弛消化道平滑肌、利胆等作用。Oddi括约肌作为消化道平滑肌的一部分,具有自主收缩和舒张运动功能,对胆汁排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薄荷素油对家兔Oddi括约肌收缩性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向Oddi括约肌处喷洒5 m L薄荷素油溶液或0.9%Na Cl溶液,动态监测Oddi括约肌收缩和压力变化。结果:实验组喷洒薄荷素油溶液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10.600±1.712)mm Hg对(17.500±1.581)mm Hg,P<0.01]、收缩频率[(6.700±0.823)次/min对(9.000±1.247)次/min,P<0.01]和运动指数[(50.400±10.068)mm Hg·次/min对(67.500±19.021)mm Hg·次/min,P<0.01]较基线值显著降低,收缩幅度则无明显变化[(7.500±1.080)mm Hg对(7.400±1.264)mm Hg,P>0.05];对照组喷洒0.9%Na Cl溶液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荷素油可能通过抑制Oddi括约肌收缩、降低Oddi括约肌基础压而降低胆汁排出阻力,从而发挥利胆、预防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作用。
陈裕范晓飞郑忠青王邦茂
关键词:奥狄括约肌测压法利胆
薄荷素油抑制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胆固醇结石的成因复杂,主要与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胆汁成核异常、胆囊动力异常有关,机体胆固醇——胆汁酸代谢平衡紊乱引起的胆汁中胆固醇非生理性过饱和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前提条件。薄荷素油是薄荷的可挥发性油,具有清凉止痒、...
陈裕范晓飞郑忠青王邦茂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胆汁酸肝肠循环LXRFXR
肝X受体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0
2016年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代谢及正常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X受体(LXR)是肝脏中丰富表达的一种核受体,通过在肝细胞层面调控胆固醇及胆汁酸的合成、转化及转运来影响胆固醇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LXR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外源性胆固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总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等的形成。从肝脏和肠道两个层面对LX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进行了总结。
陈裕范晓飞郑忠清王邦茂
关键词:胆固醇肝X受体胆酸类
薄荷素油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7年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重要的方法,而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胃蠕动会影响内镜医师对胃部微小病变的检出及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胃镜检查前通常使用抗胆碱药物解痉。但抗胆碱药可引起口干、心悸、眼压增高、过敏等不良反应,且前列腺肥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薄荷素油可有效降低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结合键,具有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但其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我们进行了该项针对性的研究。
郑忠青范晓飞陈裕王邦茂
关键词:胃镜检查抗胆碱药物胃部疾病前列腺肥大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组)与124例单纯AIH患者(未合并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及IgG水平均高于未合并组,P均<0.05;两组其他肝功能指标、IgA、IgM、自身抗体比较,P均>0.05。合并组腹部B超显示脾大33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8例、胆囊结石17例,未合并组分别为66、24、19例,P均<0.05。合并组治疗后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8例、无缓解4例、复发3例,未合并组分别为63、22、8、3例,P均>0.05。结论 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GGT、DBil及IgG水平升高,易发生脾脏、腹腔淋巴结肿大和胆囊结石。
范晓飞林睿罗莉丽周璐王邦茂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
老年住院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探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310例老年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IBS-D发生相关的因素,并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共线性诊断,最终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将各独立危险因素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CC)评价模型准确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0,95%CI:1.540~3.213)、使用抗生素种类(OR=4.598,95%CI:2.967~7.499)、齿痕舌(OR=8.398,95%CI:4.015~18.417)、白蛋白水平(OR=3.895,95%CI:1.946~7.904)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IBS-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预测IBS-D发生的准确度良好。结论:本研究明确了IBS-D的危险因素且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度良好。
王井淼吴瑕王晓红范晓飞李宝丽
关键词:列线图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老年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