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茹孜古丽·朱马洪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脏利什曼病
  • 6篇利什曼病
  • 3篇皮内试验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区
  • 3篇黑热病
  • 2篇新流行区
  • 2篇流行现况调查
  • 2篇媒介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煤矿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 1篇传播媒介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巴音郭楞...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疾病预防...

作者

  • 7篇茹孜古丽·朱...
  • 7篇伊斯拉音·乌...
  • 6篇左新平
  • 6篇童苏祥
  • 6篇张仪
  • 6篇兰勤娴
  • 5篇李雄
  • 5篇顾灯安
  • 3篇赵文清
  • 3篇陈伟
  • 2篇牛新玲
  • 2篇李建发
  • 2篇金长发
  • 2篇周晓俊
  • 2篇尹艳菊
  • 1篇付青
  • 1篇斯康德尔
  • 1篇张松
  • 1篇伍卫平
  • 1篇程凤清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疆地区不同类型黑热病流行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南疆地区不同类型黑热病流行状况调查显示,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素阳性率为68.24%(101/148),砾漠型流行区为20.97%(39/186)。解剖白蛉1 475只,其中吴氏白蛉1 271只,占86.17%;长管白蛉193只,占13.08%;亚历山大白蛉11只,占0.75%。在3只吴氏白蛉和1只亚历山大白蛉体内共检出4株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荒漠型和砾漠型流行区分别检出1名黑热病患者。南疆地区黑热病流行基本状况和媒介白蛉的种类及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
左新平顾登安伊斯拉音·乌斯曼兰勤娴张仪茹孜古丽·朱马洪程凤清开赛尔·克尤木陈伟赵文清
关键词:黑热病
喀什市某乡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内脏利什曼病知晓率的改变被引量:8
2008年
2004-2006年在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1、4、18和20村,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开设健康教育课等方式,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基本健康知识教育活动,使居民和中小学生对内脏利什曼病及其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由健康教育前的0.7%和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54.2%和70.7%。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人群自觉防病的知识水平。
伊斯拉音·乌斯曼斯康德尔朱常忠童苏祥伍卫平茹孜古丽·朱马洪阿不都那比江张松付青许翔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健康教育知晓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居民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20村1组所有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对3岁以下婴幼儿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在居民住宅内、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49人,阳性率为68.46%(102/149);3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11.76%(2/17),4~7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75.76%(100/132).3岁以下年龄组皮内试验阴性者有15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1例阳性者(女,1岁),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2001-2008年7月有既往病史者52例,其中治愈50例,死亡2例.捕获的374只雌蛉,经解剖鉴定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3只雌蛉体内查见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论 伽师县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
伊斯拉音·乌斯曼左新平顾灯安兰勤娴童苏祥李雄张仪茹孜古丽·朱马洪麦麦提敏·艾海提麦麦提艾力·阿卜力米提姚新华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
新疆库尔勒市哈满沟煤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调查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镇哈满沟煤矿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现况。方法2008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况调查相结合,对哈满沟矿区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室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并对15岁以下儿童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体检(肝、脾触诊)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具备内脏利什曼病症状和体征、试条阳性者进行骨髓穿刺,镜检是否感染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在居民点及附近野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白蛉,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85人,阳性39例,阳性率为21.1%(39/185)。在当地居住不足6年的成年人和在当地出生的5岁以下儿童共45人,均为阴性;在当地居住6年以上者阳性率为27.9%(39/140)。15岁以下儿童皮内试验阴性者(81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阳性1例,经骨髓穿刺镜检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捕获的12只白蛉,经剖检鉴定为亚历山大白蛉(Phlebotomus alexandri),其中1只雌蛉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阳性。结论哈满沟矿区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伊斯拉音·乌斯曼顾灯安左新平兰勤娴周晓俊童苏祥李雄张仪茹孜古丽·朱马洪陈伟赵文清李建发尹艳菊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
新疆南部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媒介白蛉监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部分流行区媒介白蛉动态。方法选择库尔勒砾漠地带、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和伽师荒漠农业区作为监测点;3种类型监测点采用粘性油纸法、诱蛉灯法、捕蛉管人工捕集法和白布灯照诱引法捕集白蛉;对捕集的白蛉观察密度、鉴定蛉种并检查雌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结果喀什、伽师和库尔勒捕蛉管人工捕集法白蛉密度分别为34.83、27.69和0.73只/人工小时;喀什解剖白蛉860只,其中吴氏白蛉占77.6%,长管白蛉占22.4%。伽师解剖白蛉604只,均为吴氏白蛉;库尔勒解剖白蛉11只均为亚历山大白蛉;吴氏白蛉是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和伽师荒漠农业区夜间在有灯光的户外和人房外墙活动的优势蛉种;长管白蛉是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白天主要在人房内和畜舍内活动的优势蛉种,夜晚也可在人房外墙捕到;亚历山大白蛉是库尔勒砾漠地带的优势蛉种。结论喀什和伽师白蛉密度甚高,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控制传播媒介,降低人群内脏利什曼病发病率。
伊斯拉音·乌斯曼左新平顾灯安兰勤娴周晓俊童苏祥李雄张仪茹孜古丽·朱马洪开塞尔·克尤木麦麦提敏·艾海提麦麦提艾力·阿卜力米提陈伟赵文清姚新华李建发尹艳菊
关键词:媒介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Ⅰ.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对新疆民丰县一个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流行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007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民丰县安迪尔乡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中20年来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包括已过世者),并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查(触诊肝、脾);对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共调查居民313人,未见现症病例。既往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60例,其中13例已过世。171人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为99.4%(170/171),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者的阳性率为96.6%(28/29)。197人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阳性率为10.2%(20/197),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的阳性率为19.4%(6/31),追溯诊断为既往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结论新疆民丰县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伊斯拉音·乌斯曼金长发左新平顾灯安兰勤娴童苏祥李雄张仪茹孜古丽·朱马洪牛新玲阿不力米提木合塔阿布都外力库尔班
关键词:流行病学新流行区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Ⅱ.传播媒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在新发现的流行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调查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媒介蛉种。方法在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居民点和附近野外采集白蛉,经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数量比例;定人、定点、定时观察白蛉数量统计密度;观察白蛉昼夜活动的数量变动;解剖白蛉,分析雌蛉生殖营养周期;检查白蛉有无前鞭毛体自然感染。结果捕获白蛉1210只,其中99.17%(1200/1210)为吴氏白蛉;6月上中旬是该蛉季节消长的第一高峰;生殖营养周期分析表明吴氏白蛉为野生野栖蛉种,夜间活动的白蛉主要在户外吸血,有较强的亲人性;在2只白蛉体内查到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结论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存在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媒介吴氏白蛉,并有利什曼前鞭毛体自然感染,表明当地存在内脏利什曼病自然疫源地。
金长发左新平顾灯安伊斯拉音·乌斯曼兰勤娴张仪童苏祥李雄茹孜古丽·朱马洪阿不力米提木合塔阿不都外力库尔班牛新玲
关键词:新流行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