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萨日娜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安全评价
  • 2篇覆盖度
  • 2篇GIS
  • 1篇压力-状态-...
  • 1篇遥感与GIS
  • 1篇英语
  • 1篇沙质荒漠化
  • 1篇生态
  • 1篇情感
  • 1篇情感教学
  • 1篇荒漠化
  • 1篇教学
  • 1篇RS
  • 1篇初中英语

机构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包头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萨日娜
  • 2篇宁小莉
  • 2篇海全胜
  • 1篇银山
  • 1篇包玉海

传媒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华少年
  • 1篇阴山学刊(自...
  • 1篇地理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6年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情感因素也是重要之一。为了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克服单一知识教学的局限性,大力发挥情感教学的巨大功能。在本文中,先是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再针对情感教学的作用,对利用情感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想法提出了几条建议。
萨日娜
关键词:情感教学
基于RS、GIS的呼包鄂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2017年
本文以呼包鄂地区为研究区,以MODIS的NDVI数据16日最大合成法合成的MYD13Q1产品为数据源,借助ENVI、ArcGIS平台,对研究区的10年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其中首先计算了2003、2005、2007、2009、2011、2013年植被覆盖度,其次计算10年平均植被覆盖度,最后分析了2003年至2013年植被覆盖度转移,从而得出的结论是呼包鄂地区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北较低。2003~2009年呼包鄂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浮动,2009~2013年呼包鄂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改善趋势。呼包鄂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整体退化、局部改善的现象,因此对于生态环境必须多加治理才能趋于良好。
萨日娜
关键词:RSGIS植被覆盖度
达茂旗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建立达茂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准则层的指数值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研究发现:达茂旗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从2000年的0.512降低到2005年的0.489,2010年又上升到0.494,表明该地区近10年的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下降,但随着近几年围栏封育等生态工程的恢复,生态承载力有一定的上涨趋势.
海全胜宁小莉霍擎萨日娜
关键词:生态安全评价
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4个时期的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植被覆盖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2009年,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草地、城镇工矿居民地、水域、林地的面积在整个时间段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增加趋势,而低覆盖度草地、耕地、裸土地的面积呈下降趋势.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面积在不同年份的起伏变化,说明各种沙地的治理和绿化措施得到了落实,加强了植树造林、强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
萨日娜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达茂旗生态安全现状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安全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今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在学习和吸引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影响生态安全稳定与平衡的因素出发,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结合达茂旗的自然条件、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选取17个代表性评价指标,评价了该地区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为把达茂旗8个乡镇划分成3个生态安全等级:百灵庙镇和希拉穆仁镇在"较安全"的生态安全区,明安镇、巴音花镇、乌克忽洞镇、石宝镇、达尔罕苏木处在"安全过渡区"的生态安全级别,满都拉镇处在"较不安全"的生态安全级别.
海全胜宁小莉霍擎萨日娜
关键词: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评价
基于遥感、GIS的内蒙古沙漠和沙质荒漠化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利用内蒙古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提取两期 沙质荒漠化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2000年全区沙质荒漠化现状,同时统计计算了内蒙古 中部地区十年内不同程度沙质荒漠化土地之间的转换面积,采用转移矩阵法和数学模型法,建 立了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内蒙 古土地沙质荒漠化严重,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含沙漠和潜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全区总面积 的67.72%;②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及影像 解译结果可分三个纬度带,即呼伦贝尔沙质荒漠化带(48°—52°N)、阴山后山—浑善达克—科 尔沁沙质荒漠化带(42°—44°N)、阿拉善—毛乌素沙质荒漠化带(38°—40°N);③内蒙古中部地 区是沙质荒漠化严重且强烈发展的地区,中度以上沙质荒漠化土地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2%以 上;④内蒙古中部地区80年代末至2000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净增约10万hm2;⑤轻度风蚀 荒漠化土地增加了121011.45hm2,中度风蚀荒漠化土地增加了327831.59hm2,强烈和严重沙 质荒漠化土地分别增加了402497.13hm2和143998.67hm2;⑥沙质荒漠化的强烈发展,严重制 约着自治区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也威胁?
银山包玉海萨日娜
关键词:遥感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