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世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26 H指数:6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低温对创伤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新认识 被引量:17 2013年 低温常见于严重创伤患者,与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一并被视为创伤患者的"致命三联征",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低温在心跳骤停和创伤患者的救治,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等方面亦发挥着积极作用。文中就低温对创伤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葛世伟 刘云 何先弟关键词:创伤 生理功能 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 被引量:54 2011年 目的:总结该院专科护士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专科护士的科学使用方法,为临床更科学、有效地使用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38名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该院专科护士开设护理门诊2个,组织与落实护理教学42例,撰写护理论文64篇,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15期,担任科室护理组长31人,制定专项技术指南6本,举办门诊义务健康教育12次。与普通护士相比,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显著。结论:专科护士制度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方向,专科护士的临床使用要明确定位,专科护士的发展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刘云 田付丽 霍孝蓉 张爱琴 王金金 范杰梅 葛世伟关键词:专科护士 军队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方案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当前,大部分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成分多元,并存着军人护士、文员护士和聘用制护士3种身份、3种政策制度和3种管理模式[1],这种多元化的护士管理模式为统一管理护理队伍带来不可克服的制度障碍,不同身份的护士之间不但难以形成统一的良性竞争标准,而且由于薪酬待遇和各种政策保障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引发不同身份人员间相互攀比的消极情绪,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总后勤部卫生部要求军队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号召,严格按照《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试点开展护士岗位管理。我院在多年来实施护士分级管理的基础上[3],探索护士岗位管理改革,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刘云 李晓婷 葛世伟 周博 葛婧 张爱琴 王金金 李芸关键词:医院护士 岗位管理 后勤部卫生部 护理队伍 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13年 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目前被外科和危重病医学领域广泛接受并普遍采用,但严重创伤、休克及外科手术等危重病人对肠内营养难以耐受,极少数甚至发生非梗阻性肠坏死。据调查,内科病人早期能耐受全肠道营养者不到50%。 葛世伟 刘云 何先弟 张爱琴关键词: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耐受性 构建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5 2013年 阐述目前国内外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政策法规、教育资源和继续学习的意向等现状。提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的关键,并结合本院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护理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刘云 葛世伟 诸葛海鸿 孙琳 张爱琴 王金金关键词:继续护理教育 1例腹部抽脂致肠瘘患者肠造口管理的循证护理 2013年 目的运用循证方法,为1例腹部抽脂致肠瘘患者制定合理的肠造口及周围皮肤管理方案,为后期腹壁缺损植皮术和上段空肠瘘口修补术做好准备。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有效封堵造口、选择何种造口器具、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如何护理等,用"肠造口""皮肤炎症""enterostomy""dermatitis"等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推荐级别为A级和B级的文献证据并对其严格评价后,将所获得的最终证据应用于该患者。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文献17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应用于1例肠瘘患者,肠液漏出量明显减少,营养状况好转,炎症得到控制,造口周围皮肤及腹壁缺损处组织生长良好。结论手术前有效封堵造口,联合使用新型造口袋和防漏膏管理造口,并结合微波、无痛保护膜等方法,可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有效预防和治疗腹部抽脂致肠瘘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炎症。 葛世伟 刘云关键词:肠瘘 肠造口 循证护理 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腹腔感染行肠内营养患者67例,分析其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患者中42例(占62.7%)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25例(占37.3%)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经相应处理后有10例患者转为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等对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总体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等因素相关。 葛世伟 何先弟 张爱琴 叶向红 刘云关键词: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耐受性 影响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