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元输

作品数:36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矫治
  • 14篇正畸
  • 12篇正畸治疗
  • 12篇磨牙
  • 9篇口腔
  • 7篇前牙
  • 6篇下颌
  • 6篇口腔正畸
  • 5篇乳牙
  • 5篇拔牙
  • 4篇牙合
  • 4篇矫治后
  • 4篇矫治器
  • 3篇骨性
  • 2篇第二磨牙
  • 2篇第三磨牙
  • 2篇第一磨牙
  • 2篇牙根
  • 2篇牙根吸收
  • 2篇牙弓

机构

  • 32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5篇葛元输
  • 27篇刘进
  • 23篇郭鑫
  • 21篇韩剑丽
  • 3篇秦春平
  • 3篇邓凯雄
  • 3篇彭兆伟
  • 3篇钟春梅
  • 2篇石四箴
  • 2篇周佳
  • 2篇何燕
  • 2篇陈晶
  • 1篇许世梃
  • 1篇孙洁
  • 1篇王红梅
  • 1篇林琳
  • 1篇干芸根
  • 1篇刘芙蓉

传媒

  • 17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第十次全国口...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五)——减数下颌第二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对垂直向关系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矫治后患者牙、、面垂直关系的变化。方法: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病例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3.4~17.2岁,平均15.0±1.6岁。所有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上反映垂直向关系的角度、线距及比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UM-PP增加1.83mm、LM-Gn增加5.38mm(P<0.05),UM-S及LM-MP无显著改变。SN-OP减小4.57°,SN-PP增加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无显著改变。ANS-Me和Na-Me分别增加了2.22mm和2.77mm(P<0.05),但Na-ANS、S-Gn、ANS-Me/Na-Me及S-Go/Na-Me均无显著改变。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矫治后下颌平面角无显著改变。但上颌第一磨牙伸长,平面出现逆时针旋转,同时腭平面发生了顺时针旋转。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显著,而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磨牙关系得到基本改善。上颌磨牙的伸长导致前下面高及总面高有所增加,提示在矫治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上磨牙高度的稳定,从而避免前面高的增加。
葛元输刘进郭鑫韩剑丽
CBCT在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CBCT在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正畸患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11~16岁,平均13.8岁。入选病例均是因采用传统平片无法确诊,需要拍摄CBCT来辅助诊断和治疗的病例。CBCT影像使用NEW TOM VGi(QRs.r.l.Corp,Verona,Italy)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机拍摄,采用NEW TOMNNT软件进行图像的重建和分析。结果:CBCT可以清晰的显示阻生牙、异位牙的牙根形态、长度,弯曲牙根与牙长轴所成的角度;三维显示异位牙与邻牙的空间位置关系,邻牙的牙根吸收情况;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的位置关系等。结论:CBCT三维重建技术可大大提高正畸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为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利指导。
韩剑丽刘进葛元输
关键词:锥形束CT正畸
不同垫底材料用于乳牙深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垫底材料用于乳磨牙深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收治的乳磨牙深龋患儿800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9岁,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氢氧化钙DMG双层垫底、聚羧酸锌水门汀、DMG复合体垫底,及树脂直接充填,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术后1年,四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78%、43.3%、47%、40%。术后2年,4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65.3%、38.0%、38.7%、29.9%。结论几种垫底材料的临床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用氢氧化钙双层垫底治疗乳牙深龋成功率高,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秦春平葛元输彭兆伟陈晶
关键词:垫底乳牙深龋
下颌全牙弓后移量及最后界的测量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下颌牙弓的有效后移量及找寻下颌牙弓移动的后界。方法:选取涉及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或下颌第三磨牙缺失的病例18例(男6例,女12例)。采用种植支抗牵引下牙弓向远中,治疗完成时所有病例均明确到达下颌牙弓后界,即下颌第二磨牙远中到达下颌升支前缘软组织交界处。应用治疗前后的曲断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远中到升支前缘的距离。结果:下颌第二磨牙后移量为(3.49±1.21)mm;治疗后磨牙后间隙的长度为(4.43±0.97)mm。结论:下颌牙弓可确定性地实现整体后移;最大后移量由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决定;其最后界止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下颌升支前缘软组织交界处。
韩剑丽刘进葛元输郭鑫
关键词:全颌曲面断层片下颌牙列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四十四)——骨性Ⅲ类错畸形拔除下颌磨牙矫治后追踪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恒牙期骨性III类错拔除下颌磨牙矫治及矫治后4年牙、、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恒牙期骨性III类错病例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2.1~16.9岁,平均14.2±1.6岁。均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性治疗,并在矫治结束后追踪观察2.8~7.5年,平均4.3±2.2年。治疗前(T0)、治疗后(T1)及追踪期末(T2)头颅侧位片以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上下颌前牙覆盖增加5.37mm(P<0.001),i-i/Olp减少4.67mm(P<0.001),ii/Olp-Pg/Olp减少3.15mm(P<0.01);LL/Olp减少2.18mm(P<0.01),UL/Olp-LL/Olp减少2.47mm(P<0.001)。在追踪期内前牙覆盖减少1.73mm(P<0.001),ii/Olp增加2.85mm(P<0.01);A/Olp增加1.07mm(P<0.05),Pg/Olp增加1.97mm(P<0.05)。将追踪期末的数据与治疗期间比较,虽有复发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显著改善。结论:恒牙期骨性III类错畸形患者在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矫治后下颌切牙的内收使前牙反覆盖得以纠正。在追踪期内随着内收切牙的复发及下颌矢状向生长,前牙覆盖显著减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增加。在软组织方面,下唇凸点在治疗期间的后退导致上下唇凸点间的距离显著减小,从而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在追踪期末患者仍然维持良好的软组织侧貌。在治疗期及追踪期内患者前下面高增加并在观察期末出现下颌平面角的增大。
葛元输刘进郭鑫韩剑丽
关键词:拔牙
深圳地区正常Bolton指数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正常Bolton指数的性别差异,确立正常Bolton指数的范围并对上下颌牙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正常模型85例,测得上下牙弓3-3和6-6的长度,计算Bolton指数。结果:上下颌牙弓长度和Bolton指数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牙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确立了深圳地区正常Bolton指数的范围并建立了回归方程,为临床诊断和矫治计划设计提供了依据。
秦春平葛元输彭兆伟陈晶林琳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七)——全牙弓间隙分析在磨牙拔除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全牙弓间隙分析方法对涉及磨牙的拔除和保留病例进行拔牙牙位的设计。方法:选择成人正畸疑难病例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18~30岁,平均24岁。采用全牙弓间隙分析方法,结合各牙齿近远中宽度提出可能的拔牙牙位选择,再结合临床情况做出拔牙设计。结果:全部病例下颌牙弓所需间隙平均21±4.5mm,上颌牙弓所需间隙平均19±3.5mm。结论:对于磨牙拔除病例应做好全牙弓间隙的分析,利用磨牙间隙合理分配前后牙弓段所需间隙,在解除前、中段牙弓问题的同时,关注后段牙弓问题。
郭鑫刘进葛元输韩剑丽邓凯雄
关键词:口腔正畸磨牙拔除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十一)——拔除第二磨牙与拔除第一前磨牙后第三磨牙牙胚位置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二磨牙与拔除第一前磨牙后第三磨牙牙胚位置的不同改变。方法:选择拔除第二磨牙患者18例及拔除第一前磨牙患者2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第三磨牙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及倾斜角度的改变,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垂直位置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拔除第二磨牙组比拔除第一前磨牙组第三磨牙向牙合方移动快。水平距离的改变两组之间无差异。拔除第二磨牙组的下颌第三磨牙在矫治后明显竖直,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两组上颌第三磨牙的角度均有较大改善,但两组之间的改变无差异。结论:拔除第二磨牙比拔除第一前磨牙加速了第三磨牙向牙合方的移动,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竖直,为其以后的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了第三磨牙阻生的可能性。
葛元输刘进郭鑫韩剑丽
关键词:第二磨牙第一前磨牙拔牙第三磨牙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总结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 3 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1— 14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结合上颌小平导打开咬合。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待咬合打开 ,后牙有接触时拍阶段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头影测量指标 2 2项 ,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MP -SN、PP -MP、S -Ar -Go三项指标在戴小平导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下颌平面角增大 ,并且主要是下颌骨后旋的结果。S -Go、N -Me、ANS -Me在戴用后也有显著增大。这均有利于改善低角病例的面形。L1-MP(mm)、Overbite(mm )戴小平导后显著减小 ,而U 6-PP(mm)、L6-MP(mm)显著增大 ,说明下前牙明显压低 ,上下后牙明显升高。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上颌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解除前牙深覆牙合的方法。
郭鑫刘进葛元输刘芙蓉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平面导板
X线头影测量中眶耳平面的可靠性研究
刘进郭鑫葛元输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