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改变。方法通过对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63例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肺通气和弥散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应常规检测肺功能。
- 姜正华黄谦乔云飞葛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
-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对控制肺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姜正华桑慧颖朱慕云朱湘平葛辉丁平
- 关键词:肺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预后
- 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紫杉醇类药物化疗患者化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63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后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但弥散功能指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化疗后患者弥散功能明显降低,紫杉醇类药物可能对肺癌患者肺功能产生损害,化疗前后应常规检查肺功能。
- 葛辉姜正华朱慕云丁平
- 关键词:紫杉酚
- 肺癌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vwF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vWF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增高,这种增高与肺癌患者转移与预后是否相关有待于进行一步的临床研究。
- 姜正华朱慕云桑慧颖许文景卞京文葛辉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9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别进行测定,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呈负相关(P<0.0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70%。血清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1.02%,85.71%,91.8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癌胚抗原。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良好的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诊断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血清癌胚抗原。
- 姜正华桑慧颖葛辉桑琳莉朱慕云王正东
- 关键词: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预后
- 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肺癌是呼吸系统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无手术指征。本文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63例正常人进行比较,以了解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化疗对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许文景姜正华黄谦葛辉
- 关键词:肺癌肺功能吉西他滨
- 护士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肺康复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护士在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提供肺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体验,为促进高质量的肺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1年3月对扬州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分析得出四大主题:肺康复训练中护士存在诸多压力,肺康复护理难度大;领悟肺康复知识的重要性,学习肺康复知识意愿强;感知肺康复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完善肺康复全程评估;期望多学科合作,获得管理者及家属等多方面支持。结论需重视护士在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提供肺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压力和需求,在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的同时,强化肺康复知识培训,优化肺康复管理模式及鼓励家属参与,提升护士肺康复的护理能力。
- 郭晓娟王蓉葛辉杨爱春王庆冒鑫娥季梅王彦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肺康复危重病护理
- 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收集59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方案组和含紫杉类方案组,对化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另选取6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肺癌组化疗前的肺通气功能指标RV和RV/TCL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通气指标和弥散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化疗后除FEV1/FVC%较化疗前增高外(P<0.05),其余肺通气功能指标基本无明显改变,但弥散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GP方案组化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较化疗前增高(P<0.05),其余各项通气功能指标化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肺弥散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含紫杉类方案组化疗后肺小气道功能指标V25%较化疗前增高(P<0.05),其余各通气功能指标化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后各项肺弥散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减退,应用吉西他滨或紫杉类药物化疗后肺弥散功能明显降低,提示两者均有一定的肺毒性,建议化疗前、后应常规检测肺功能。
- 姜正华黄谦葛辉朱慕云乔云飞
- 关键词:吉西他滨紫杉醇化学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1)。结论NSCLC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液存在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反映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葛辉姜正华朱慕云黄谦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预后
- 痰热清联合兰苏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兰苏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临床表现、病原体特点及辅助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痰热清联合兰苏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咯痰等方面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未见呕吐、胃部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的病例。结论:痰热清联合兰苏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平葛辉王正东
- 关键词:痰热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