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向元

作品数:73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电容层析
  • 16篇电容层析成像
  • 15篇生物质
  • 11篇水热
  • 9篇图像
  • 8篇麦秆
  • 8篇风干
  • 8篇感器
  • 8篇传感
  • 8篇传感器
  • 7篇图像重建
  • 5篇液化产物
  • 5篇炭化
  • 5篇腐殖化
  • 4篇电容
  • 4篇真空过滤
  • 4篇热风
  • 4篇热风干燥
  • 4篇热管
  • 4篇自然风干

机构

  • 57篇中原工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东北电力学院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3篇董向元
  • 51篇郭淑青
  • 17篇刘石
  • 14篇于海龙
  • 9篇李惊涛
  • 9篇刘开拓
  • 8篇马富芹
  • 8篇吴婷婷
  • 7篇石凤娟
  • 6篇朱彩霞
  • 5篇肖云汉
  • 5篇韩洋洋
  • 4篇李小民
  • 4篇王海刚
  • 4篇阎润生
  • 4篇范晓伟
  • 4篇陈琪
  • 3篇张桂芳
  • 3篇刘磊
  • 3篇高洪亮

传媒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科技信息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热力发电
  • 2篇东北电力学院...
  • 2篇中原工学院学...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科教文汇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4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动热管可视化流型分析与换热研究
本文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方法,从流型和流向两个方面,对脉动热管进行了可视化测量研究.同时,结合流型进行了换热特性分析.对不同流型的影响因素、运行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探讨.在较宽的充液率和热负荷变化范围内研究多种流型的形成和变化,...
刘石李惊涛陈焕倬董向元
关键词:脉动热管热工测量层析成像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阈值分割的ECT图像重建方法被引量:2
2008年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过程成像技术之一,图像重建算法是其应用的关键。但由于ECT的软场特性,重建的图像往往具有边界模糊效应。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阈值的ECT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采用Landweber法进行图像重建,引入模糊阈值法确定重建图像的最佳阈值。采用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图像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董向元郭淑青刘石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模糊阈值图像重建
电容层析成像算法的比较
对12电极方形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几种不同的方形管道内流动形状,比较了采用LBP(线性逆反推)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和MLRR(多元线性和正则化算法)等三种算法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Landweb...
阎润生刘石王海刚董向元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
文献传递
玉米秸秆水热炭化产物特性演变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水热炭化过程及固体目标产物特性的演变规律,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温度为180-290℃、停留时间为8 h的水热炭化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固体水热焦产率从180℃时的71%逐渐下降至290℃时的36%,而C质量分数从玉米秸秆原料中的44.86%增加至72.36%,O质量分数从原料中的44.2%下降至15.36%,明显提高了其能量密度。至290℃时,水热焦的H/C和O/C原子比分别为0.88和0.16,接近于煤的H/C和O/C原子比,高位热值高达29.79 MJ/kg。水热焦中特征官能团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而C=C、C=O和芳香特征峰红外吸收逐渐增强,同时热重分析表明水热焦热稳定性逐渐提高。元素组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玉米秸秆经水热炭化处理,低于230℃时主要经历脱水和脱羧反应,而高于230℃以后,以缩聚反应和芳香化为主。
郭淑青董向元范晓伟于海龙吴婷婷韩洋洋
关键词:玉米秸秆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喷嘴入射角对水煤浆气化炉内冷态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考察气化炉炉侧喷嘴入射角对炉内流场分布、压力分布和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uent软件对600 kg/h的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内三维流场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炉侧喷嘴入射角为45°,气化炉炉内流场分布最合理,压力分布和颗粒浓度分布最均匀.分析结果为气化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于海龙张桂芳董向元郭淑青刘建忠
关键词:水煤浆气化炉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不同时间下反应水溶液对麦秆水热碳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回收溶液环境下不同停留时间时生物质的水热碳化过程和产物特性,在自动升温高压反应釜中,以麦秆为实验原料,回收220℃和120 min麦秆水热反应溶液作为溶剂,进行反应时间为30~180 min,反应温度为220℃条件下的水热碳化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回收溶液环境中,同纯水环境相同的停留时间条件下,麦秆水热固体产物产率无明显变化,而碳含量则有所增加,芳香化和有序化程度逐渐提高;液体产物中还原糖浓度从90 min时的11.16 g/L下降至180 min时的6.25 g/L,糠醛和5-HMF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回收反应溶液对于改善固体产物碳化程度和固存液体产物中碳是有利的。
董向元吴婷婷吴婷婷郭淑青韩洋洋马富芹韩洋洋
关键词:麦秆
可降解有机废物湿解产物干燥方法的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可降解有机废物湿解产物的干燥涉及节能与环保的双重考虑,构建了过热蒸汽干燥与可降解有机废物湿解相联合的高效节能新系统,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并与常规热风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过热蒸汽干燥可以完全满足湿解所需的蒸汽与热量,并且可以回收剩余蒸汽加热干燥介质,使得系统实现高于60%的能量自给率;同热风干燥相比,节能超过40%。
郭淑青董向元肖云汉
关键词:过热蒸汽干燥热风干燥
基于预优化变换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电容层析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重建的病态问题转化为泛函极小化问题,然后采用Fletcher-Reeves算法(FR)有效地求解该泛函,并在求解的过程中引入物理意义上的约束使获得的解更符合实际情况。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图像重建效果优于线性反投影法、Tikhonov正则法和Landweber迭代法,而且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
雷兢孙猛董向元刘石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一种生物质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有效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质与水按质量比1:5~1:15的比例在缺氧气氛中加热液化和炭化,得到一次液化产物和一次炭化材料;(2)将步骤(1)所得到的一次液化产物进行膜分离,然后通过透...
郭淑青董向元石凤娟马富芹于海龙
文献传递
CFD和电容层析成象对旋风筒的浓缩特性的对比研究
本文运用CFD对无排气管旋风筒浓缩特性进行了计算,并采用ECT测量了管道截面上固体颗粒的浓度分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显示了较好得一致性.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为浓缩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董向元陈琪刘石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旋风筒图象重建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