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敦科

作品数:27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4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病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药物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炎
  • 2篇受体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胃癌前病变
  • 2篇问诊
  • 2篇霉菌性食管炎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21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蒋敦科
  • 9篇林瑶光
  • 8篇刘莹
  • 6篇陈晖
  • 4篇李素艳
  • 3篇井洁
  • 3篇石昌荆
  • 2篇李彧
  • 2篇钱静
  • 2篇叶力
  • 2篇苏锦明
  • 2篇覃金爱
  • 2篇曾锦荣
  • 2篇李素艳
  • 2篇张君红
  • 2篇王昕云
  • 2篇罗捷
  • 2篇蒋建坤
  • 2篇张宏亮
  • 2篇赖铭裕

传媒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桥蛋白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胃良性病组30例,胃癌组患者30例;另选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对三组的血清OPN、TPS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和胃良性病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OPN、TPS水平均有显著升高,阳性率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分化胃癌患者相比,高中分化的胃癌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P<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胃癌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中OPN表达与TPS表达呈正相关(r=0.363,P<0.01)。结论 OPN和TP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指示作用,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刘莹蒋敦科
关键词:胃癌骨桥蛋白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消化系统类癌41例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类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77年12月—2007年10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类癌41例的诊治经过。按类癌浸润深度分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全层三组;按类癌直径大小分三组,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类癌浸润、转移与年龄、病程、肿瘤直径大小的关系。结果本组直肠多见有20例(48.8%),其次为胃6例(14.6%),胰腺4例(9.8%),阑尾3例(7.3%),十二指肠、结肠各2例,食管、肛管、肝、后腹腔各1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为主要表现。有远处及淋巴结转移共9例。行胃肠镜检查确诊18例;CT诊断2例;MRI诊断1例;B型超声引导穿刺诊断1例,手术探查确诊19例。类癌直径大小在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与肌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全层组与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浸润全层组与浸润肌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癌转移在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与肌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全层组与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肌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类癌直径的增大,转移发生率增高。治疗:内镜下肿瘤黏膜下切除1例,手术切除37例,拒绝治疗3例。结论对消化系统类癌的诊断,临床表现是主要指征,对直肠、肛管的类癌行直肠指诊尤为必要;内镜检查和手术探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对消化系类癌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新方法。
林瑶光蒋敦科
关键词:类癌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内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2017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影响结肠癌生物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体外CCK8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UNEL凋亡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与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处理结肠癌HCT116 24 h后,随着白藜芦醇剂量(25、50、100μmol/L)的逐渐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活力逐渐下调。TUNEL凋亡实验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白藜芦醇50μmol/L生理剂量可明显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染色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在白藜芦醇生理剂量(50μmol/L)的处理下,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d的表达均上调。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内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刘莹蒋敦科李素艳井洁林瑶光
关键词:白藜芦醇结肠癌凋亡
有关CEACAM1和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CEACAM1和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08例,观察组)和正常人(10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EACAM1水平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A199水平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测定所具有的临床价值。结果无论在CEACAM1(46.6±21.1VS1.68±1.6,单位:ng/ml)水平上,还是在CA199(138.8±32.4VS11.9±5.9,单位:U/ml)水平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阳性诊断方面,'CEACAM1+CA199'比单独应用更加灵敏。结论对疑似胰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建议采用联合检测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该病的临床检出率,这对后期治疗及预后具有相当积极的临床意义。
蒋敦科
关键词:CEACAM1CA199胰腺癌
DRG付费改革对广西某三甲医院患者住院费用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分析广西实施DRG付费改革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Welch’s ANOVA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变动度分析等方法,对样本医院在DRG付费改革前后的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实施DRG付费改革后,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下降(P<0.05),住院费用结构发生改变,药品费占比降低,材料费和治疗费用占比增高;手术和操作治疗患者占比增高,高权重病例占比增高。结论:DRG付费改革能够促进医院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优化费用结构,需要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提升改革成效。
陈凤磊梁冰钱静宾能海周颖蒋敦科张宏亮
关键词:DRG住院费用
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建设与管理情况分析——以G医院为例
2023年
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激增,但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线上与线下诊疗脱节。以医院主导型互联网医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平台医务人员分布、线上咨询量、线上医疗服务情况和线上线下转化情况出发,分析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以数据为导向分析现阶段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科学管理互联网医院提供参考。
王冶王昕云蒋敦科梁露颖石昌荆
关键词:运营管理
143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霉菌性食管炎是指霉菌侵入食管黏膜造成的食管感染。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但有关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的报道不多,本文首次对广西地区143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霉茵性食管炎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开展霉菌性食管炎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陈晖林瑶光罗捷蒋敦科刘莹井洁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
消化系统类癌41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类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7年12月~2007年5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类癌41例的诊治经过。按类癌浸润深度分粘膜及粘膜下层、肌层、全层三组;按类癌直径大小分三组,用SPSS1...
蒋敦科
关键词:消化系统癌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干扰素对Toll样受体在Huh7细胞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干扰素对肝细胞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3、4、7、9表达的影响。方法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JFH-1病毒的Huh7细胞分别加入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IFN-β、IFN-γ、IFN-λ1处理24 h,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Toll样受体3、4、7、9以及HCV复制水平的变化。结果各干扰素均能抑制HCV的复制(t分别为-45.699、-68.165、-70.994、-67.111,均有P<0.001)。方差分析显示各干扰素处理组间TLR3、TLR4、TLR7及TLR9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25.901、263.537、163.289、31.774,均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IFN-α、IFN-β能上调TLR3(t分别为21.312、25.420,均有P<0.001)、TLR7(t分别为26.456、24.289,均有P<0.001)的表达,同时下调TLR9的表达,而对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IFN-γ可上调TLR4、TLR7的表达,对TLR3和TLR9的表达没有影响;IFN-λ1可上调TLR3、TLR7、TLR9的表达水平,但对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不同干扰素对肝细胞不同Toll样受体表达的作用不同,反映出不同干扰素具有不同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陈晖李彧蒋敦科苏锦明曾锦荣阮族明莫林芳叶力
关键词:干扰素丙型肝炎病毒TOLL样受体
质子泵抑制药物中长期使用对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中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情况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观察中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率的影响,比较2组患者研究前(0个月)和复查史的HP感染率变化,比较患者复查时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1年内的癌前病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4个月后,观察组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质子泵抑制类药物疗效显著,但长期的应用可能导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提高,故临床应用时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避免药物滥用。
刘莹蒋敦科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