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沁婷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与税费改革对农村卫生筹资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徐盛鑫徐芸李鲁陈天辉邢海燕蒋沁婷赵玉婉
- 关键词:公共卫生税费改革农村卫生筹资
- 随访队列的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环境暴露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的联系 ,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嘉善结直肠癌筛检队列为研究人群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正常人对照 343例 ,以及随访至今发生的结直肠癌存活病例 12 6例 ,进行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调查 ,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 结果 同事吸烟、粘液血便史、服用导泻药史、肠息肉史、乙肝史、家族结直肠癌史和常食动物油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OR值依次为 :4 .87、2 8.84、13.0 0、7.6 8、6 .98、5 .5 5和 2 .4 1,香蕉 (OR =0 .6 6 )是保护因素 ;粘液血便史 (OR =112 .0 4 ) ,腺瘤史 (OR =31.92 ) ,肠息肉史 (OR =8.0 7) ,腹部手术史 (OR =2 .4 0 ) ,食用炸肉 (OR =12 .88) ,红烧鱼 (OR =1.77) ,均为直肠癌的危险因子 ,常饮深井水 (OR =0 .32 ) ,常吃白菜、蘑菇、西瓜和爱吃白糖能显著降低直肠癌的风险 ,OR依次为 :0 .32、0 .6 0、0 .5 1、0 .6 7和 0 .5 5。结论 同事吸烟、粘液血便史、服用导泻药史、肠息肉史、乙肝史、家族结直肠癌史、和动物油、炸肉、红烧鱼、香蕉、白菜、蘑菇、西瓜等饮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 蒋沁婷陈坤邹艳赵玉婉马新源李其龙姚开颜郑树
- 关键词:结直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 叶酸、蛋氨酸摄入量,MTHFR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叶酸、蛋氨酸摄入量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法,检测12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例正常对照者的MTHFRC 677T和A1298C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以及两个多态位点与叶酸、蛋氨酸的联合作用。结果: MTHFR C677T和A1298C突变基因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9.7%和17.1%。MTHFR A1298C突变基因携带者与野生型相比,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OR=0.51,95% CI:0.27~0.95);在叶酸个别摄入量组,MTHFR C677T多态使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3,95% CI:0.06~0.93)。结论: MTHFR A1298C位点多态性是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在叶酸摄入充足的条件下,MTHFR C677T多态是结肠癌的保护因素。
- 陈坤蒋沁婷马新源李奇龙俞维萍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结直肠癌叶酸蛋氨酸
-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饮食暴露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陈坤蒋沁婷俞维萍马新源姚开颜李其龙郑树
- 关键词:结直肠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GSTT1解毒酶多态
-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CYP)1A1、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M1和T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mnosyltransferase,UGT)1A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及其交互作用。方法2002年5月在浙江省嘉善县开展的现场病例对照研究及单纯病例研究,获得14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名健康对照,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检测CYP1A1、GSTM1、GSTT1和UGT1A7的基因多态,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YPIA1 MspI多态(非编码区T6235C)C/C基因型、T/C和C/C基因型者相对于T/T基因型者的OR值分别为0.493(95%CI:0.254—0.956)和0.638(95%CI:0.427—0.952),具有统计学意义;GSTM1、GSTT1非缺陷型与缺陷型的分布频率对照组和病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病例组UGT1A7变异/变异型基因与野生纯合型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1,95%CI:1.456—4.296)。单纯病例研究分析,CYP1A1与GSTT1、GSTM1与GSTT1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COR值分别为2.617(95%CI:1.015—6.752)和3.935(95%CI:1.323—11.706);而CYPlAl与GSTM1、CYP1A1与UGT1A7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CYP1A1 MspI变异型可降低机体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而UGT1A7的变异/变异基因型可增加结直肠癌的罹患风险,CYP1A1与GSTT1、GSTM1与GSTT1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
- 范春红金明娟张扬宋亮徐虹蒋沁婷俞维萍陈坤
- 关键词:酶类结肠直肠肿瘤基因
-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研究叶酸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rahydrofolate,MTHFR)、蛋氨酸合成酶 (methionine synthase,MTR)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
- 宋亮陈坤金明娟范春红蒋沁婷俞维萍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 文献传递
- 大肠癌环境暴露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陈坤金明娟蒋沁婷赵玉婉马新源张扬沈毅裘炯良
- 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浙江省卫生厅资助,进行了研究。一、概况:大肠癌,即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延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环境影响因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子流行病学
-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以自然随访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 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多重PCR分析技术,检测140例CRC患者和343名健康对照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1A1 6235T/C、CYP1A2 734C/A、CYP2E1-1259G/C和-1019C/T各位点多态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Mu(GSTM1)和GST Theta(GSTT1)缺陷型,以及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NAT1和NAT2各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其对CRC易感性的影响。结果等位基因CYP1A1 6235C、CYP1A2 734A、CYP2E1-1259C、CYP2E1-1019T、GSTM1缺陷型、GSTT1缺陷型、NAT1*10和NAT2 Mx (x=1,2,3)的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依次为31.65%、63.77%、23.02%、32.61%、57.25%、17.39%、26.45%和39.21%,对照组依次为39.85%、66.62%、20.27%、28.61%、55.46%、20.35%、25.22%和39.36%,所有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单基因、多基因联合分层分析表明, CYP1A1 6235CC突变纯合型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79,95%CI:0.63~0.99);在携带CYP1A2 734A等位基因个体,CYP1A1 6235C等位基因也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53,95% CI:0.34~0.83);在GSTT1缺陷型个体,GSTM1缺陷型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显著升高(OR= 4.41.95%CI:1.21~16.10)。结论CYP1A1 6235C等位基因、GSTM1和T1缺陷基因型可影响机体对CRC的遗传易感性,前者是CRC的保护因素,后两者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增高。
- 陈坤金明娟范春红宋亮蒋沁婷俞维萍马新源姚开颜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S-转移酶N-乙酰化转移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结直肠癌
- 临饮水类型与结直肠癌发病率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背景及目的:以往的研究认为,饮用河水、池塘水等易被污染的地表水,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水源,但少见直接基于人年发病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队列人群,探讨不同饮水类型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以浙江嘉善县1989年5月~1990年4月期间,参加结直肠癌筛检的10个乡镇30岁及以上人群共64115人为研究队列,按不同饮水类型建立5组不同的暴露人群,通过肿瘤登记、肠癌报卡和死亡登记等系统对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结直肠癌发病及人群死亡截尾情况。随访11年后,以个人为单位计算人年,分析不同饮水类型的结肠、直肠癌人时发病率,并应用Poisson回归估计调整人群特征及吸烟等混杂因素后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长期饮用自来水、河水、泯沟水、混和水和井水者结直肠癌人时发病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9.61/10万、32.67/10万、33.45/10万、40.87/10万和58.67/10万;以发病率最低的饮用自来水者为参照,只有饮用井水者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Poisson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也只有饮用井水与结肠癌、直肠癌和结直肠癌发病有显著性相关,RR值分别为1.741(95%CI1.001~3.029)、2.228(95%CI1.432~3.466)和2.022(95%CI1.432~2.854)。结论:长期饮用井水是嘉善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直肠?
- 陈坤俞维萍马新源姚开颜郑树蒋沁婷
- 关键词:饮水类型结直肠癌发病率队列分析
- 谷胱甘肽转移酶T1和M1基因多态性及吸烟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M1、T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12 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 343例随机抽样的正常对照者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其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吸烟情况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结果 GSTM1和GSTT1缺陷型基因型在对照人群中的频率分布为 5 5 .5 %和 2 0 .4 %。在GSTT1缺陷型基因型的人群中 ,GSTM1缺陷型患直肠癌风险是非缺陷型者的 9.74倍 (95 %CI为 1.13~83.85 )。现在吸烟者中 ,GSTM1缺陷型基因型患结肠癌的风险是非缺陷型者的 2 .2 2倍 (P >0 .0 5 ) ;GSTT1缺陷型基因型患结肠癌的风险是非缺陷型者的 4 .5 5倍 (95 %CI为 1.14~ 18.17) ,患直肠癌的风险是非缺陷型者的 4 .6 0倍 (95 %CI为 1.11~ 19.11)。结论 GSTM1和GSTT1缺陷型基因型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危险性 ,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两者的联合作用上 ;环境暴露因素———吸烟和相关代谢酶多态性也表现出增加结直肠癌危险性的联合作用。
- 陈坤蒋沁婷马新源姚开颜冷曙光俞维萍周海光
-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吸烟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