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享丽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舞蹈
  • 3篇民俗舞蹈
  • 3篇客家
  • 2篇艺术
  • 2篇审美
  • 2篇美育
  • 2篇民族
  • 2篇教育
  • 2篇芭蕾
  • 1篇当代化
  • 1篇新教
  • 1篇新教学模式
  • 1篇新元素
  • 1篇心理
  • 1篇信仰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表现力
  • 1篇音乐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机构

  • 16篇嘉应学院

作者

  • 16篇蔡享丽

传媒

  • 4篇嘉应学院学报
  • 2篇美与时代(美...
  • 2篇黄河之声(科...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尚舞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乐舞的原生浪漫主义风格被引量:1
2011年
大量的中国乐舞都表现出了含而不露却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味道的浪漫风格——原生浪漫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生成以道家美学思想为基础,受庄子"天乐"和楚文化这片沃土上孕育出的楚舞之影响,成为中国乐舞原生浪漫主义的源头,并形成了以神话思维建构的审美形式,主观思维孕育的审美趣味,细腰长袖呈现的审美形态以及儒释道演绎的浪漫"飞天"等独具中国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的浪漫风格特征。
蔡享丽
浅谈偏远地区舞蹈教育
2006年
舞蹈,作为最早出现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胚胎性艺术,最大特点是广泛的群众性和浓烈的自娱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舞蹈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中也具有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偏远地区舞蹈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期使人们深刻认识舞蹈教育的真正目的.
蔡享丽
关键词:舞蹈教育
赣、梅两地“席狮舞”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狮舞"是中华大地上炎黄子孙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而用席子作为道具的"席狮舞"是客家地区独有的一种"狮舞"形式。分析同属于客家文化传统的江西赣南信丰古陂镇的"席狮舞"和广东梅州梅江区的"席狮舞"两者的舞蹈形态共性与个性中得到舞蹈形态的产生与变化与其所处地区的舞蹈生态环境和舞蹈心态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蔡享丽
谈梅州地区宗教舞蹈的“客味化”被引量:3
2010年
梅州地区客家民俗舞蹈的现存种类有近一半是属于宗教舞蹈,这些只在宗教仪式中表演的舞蹈,其表演形式、表演风格、表演内容大都来源于客家民间舞蹈,充满了民间舞蹈的活性、情趣,而作为宗教意义存在的色彩已经大大削弱,这种宗教舞蹈的"客味化"与梅州客家人的"复杂、随意"性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蔡享丽
关键词:客家宗教舞蹈信仰
舞蹈生态学理论下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生存机制研究
2022年
“舞蹈生态学”理论下,自然舞蹈的生存、发展、变异和消失,由“舞体—生态环境—舞目”的各种关系生成。一个舞业的兴衰、消亡受到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与舞体心理的关系,对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生存现象有着显著影响。环境变迁改变了客家人的经济方式,从农业劳作为主转向海外经商、考取功名为荣的价值观转换,从而对舞体心理产生的间接影响,在这种心态制约下呈现出梅州客家节庆舞蹈的非持久性和宗教祭祀舞蹈的持久性现象。以“梅州客家民俗舞蹈舞体心理对舞目原初功能产生的影响”为经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然舞蹈的生存发展是当今社会舞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命题。
蔡享丽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民俗舞蹈生态环境民族心理
“一课双师三能”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6
2019年
目前,国内部分院校的舞蹈学专业课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差距。按舞种建立"课程横轴线",在每一舞种课程横轴线上建立该舞种的身体技能训练、教学法、剧目表演、剧目分析、编创技法、舞种文化等知识网,打造"教学、表演、编创"能力于一体的网状式知识体系,实现"一课双师三能"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此试图改变部分院校舞蹈教学的中专教学痕迹,为部分高校舞蹈学专业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手段与方法。
蔡享丽任艳花
关键词:舞蹈学教学改革
谈舞蹈审美对象的“形式三变”与“身份双变”的独特价值在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意义
2024年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美的生成:首先是形式的二次转变,即大自然赋予的一次形式,以及人通过理性赋予的包含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元素的二次形式。其次,审美对象只有通过与审美主体心理情感相契合,才能作为审美对象完成审美活动。从审美对象的生成角度看舞蹈,认为舞蹈具有超出一般审美对象的独特价值:首先,舞蹈美经历了三次形式转变:人体的完善,大自然的第一次形式创造;人体的舞蹈素质的训练,人的第二次形式创造;舞蹈作品在舞台的呈现,人的第三次形式创造;其次,舞蹈审美对象的身份具有双重转换性:舞蹈的审美对象是人体,这是唯一可以由审美对象转换成审美主体的一门艺术。第三,当舞蹈作品在舞台上呈现时,它同时汇聚了色彩、线条、形状、音响以及此时作为舞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的统一。基于舞蹈美的这些独特价值,认为舞蹈应是基础教育中美育的最佳路径。
蔡享丽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育舞蹈
南宗禅改革对梅州香花佛事舞蹈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南宗禅改革表现出世俗性、创新性、圆融性三大特点。梅州客家香花佛事与南宗禅有着特殊渊源。梅州香花佛事舞蹈在创作思维、创作元素、表演形式、表现对象等方面受到南宗禅改革精神的影响。
蔡享丽
梅州客家香花佛事舞蹈的审美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香花"是梅州客家地区独有的、普遍流行的佛教度亡仪式。仪式中整套香花佛事舞蹈在其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写意式的形象美与灵动的动态美展示出"打席狮"独特的审美形象;集结构美、内容美、情感美、形式美的"打莲池"完美展现了宗教舞蹈娱神又娱人的审美宗旨;"鲫鱼穿花"中变化无穷的队形美是僧人智慧的完美表达;而全凭技艺美展示的"铙钹花"赋予了僧人法力无边的审美印象。
蔡享丽
探寻梅州地区客家民俗舞蹈的符号被引量:4
2011年
舞蹈以身体舞姿作为表达的符号传达出内在的情感。相同的舞蹈动作姿势由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语境的差异性。而最能成为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符号代表的,不是那些与中原民俗舞蹈有着同样的动作姿势,而是从这些相似动作中透射出来的"客家精神"。
蔡享丽
关键词:客家民俗舞蹈客家精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