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对ERCP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配合率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ERCP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手术配合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56例ERC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2.86%,对照组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系统的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在术中的配合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
- 蔡秀梅
- 关键词:健康教育ERCP配合率围手术期
- 伪膜性肠炎48例内镜与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我院诊治的48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因受累黏膜表面覆有黄白色或黄绿色伪膜而得名。是一种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并发症,多发于合并长期慢性疾病、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外科大手术后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均在广谱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发现多数患者黄白(绿)色伪膜呈连续性或散在性分布。结论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或重症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有无PMC,尽快行结肠镜检查,它是诊断PMC快速而可靠的方法,一旦确诊应及早停用相关抗生素,使用足量、足疗程的甲硝唑、万古霉素和相应的微生态制剂是治疗PMC的有效方法。
- 兰世迁黄美华蔡秀梅
-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消化内镜抗生素
- 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 2009年
-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年龄等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严重者可以发生癌变。而消化道息肉切除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有蒂或亚蒂息肉,直径大致在1cm~2cm。我院自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92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蔡秀梅姜添荣
- 关键词:下消化道息肉护理配合电切除术消化内镜常见疾病消化内科
- 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行EMBM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生活质量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69.0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73%)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心理、社会、环境及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黄美华林栋谢如飞蔡秀梅兰世迁
-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早期食管癌生活质量
- 肠镜下支架置入在直肠癌性梗阻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直肠癌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肠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晚期直肠癌性梗阻16例。结果 16例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均成功置入金属支架,梗阻症状即刻或1~3 d后得到缓解或消除。结论经肠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直肠癌性梗阻,能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的梗阻症状,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 兰世迁林栋蔡秀梅
- 关键词:结肠镜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