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穴贴定喘膏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机理研究
- 狄留庆谢辉许惠琴毛春芹郭戎张余生毕肖林赵晓莉蔡宝昌许济群范碧亭张同远薛明张莉燕珂丛许涛郦宏岩王维
- 该课题为穴贴定喘膏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机理研究。该研究所针对的治疗病症系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该制剂为中医有效经验方与中药新剂型的结合,与当前使用的治疗哮喘制剂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药物用量少...
- 关键词:
- 关键词:穴位敷贴哮喘透皮吸收
- 青蒿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薛明田丽娟
- 关键词:青蒿多糖免疫活性
- 麝香酮在不同分子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中的经皮转运动力学研究
- 麝香酮为穴贴定喘膏中人工麝香的主要活性成份,为提高其稳定性,促进经皮渗透,本文主要研究了麝香酮在β-环糊精、HP-β-环糊精包合物中以及脂质体载体中的经皮转运动力学.
- 狄留庆郭戎毛春芹谢辉薛明郦红岩燕珂张莉
- 关键词:麝香酮中药现代化
- 文献传递
- 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在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2年
-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多为复方制剂 ,药味较多 ,成分复杂 ,各种成分含量较低 ,为体外和在体透皮实验带来了困难 ,而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中药的透皮吸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具有试验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的优点。对近年来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在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 薛明
- 关键词:中药透皮吸收制剂
- 干姜挥发油的N-LOK变性淀粉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对干姜挥发油的N -LOK变性淀粉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为N -LOK变性淀粉的应用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以挥发油的包结率为指标确定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 ,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进行鉴别。结果 :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 :挥发油∶N-LOK变性淀粉 (v m) =1∶4、包合温度为 4 0℃、超声时间为 4 5min ;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无明显变化。结论 :N -LOK变性淀粉用于挥发油的包合具有用量少。
- 郑颖刘汉清薛明
- 关键词:干姜挥发油
- 麝香酮的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比较麝香酮(muscone)在β-环糊精、HP β 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中以及脂质体载体中的透皮扩散情况。方法:采用Franze扩散池,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扩散试验,比较其透皮扩散特征。结果:麝香酮HP-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以及脂质体后的经皮渗透速率明显大于麝香酮,麝香酮β-环糊精包合物则较低。结论:麝香酮HP-β-环糊精包合或脂质体化后能够促进麝香酮的经皮渗透。
- 狄留庆毛春芹谢辉郭戎薛明燕珂张莉郦红岩
- 关键词:麝香酮脂质体包合物透皮扩散离体皮肤扩散池
- 细辛辛夷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对细辛、辛夷混合挥发油 (1∶ 1V/ V)的羟丙基 -β-环糊精 (HP-β- CD)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以挥发油的包结率为指标确定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 ,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挥发油与 HP-β- CD比例为 1∶ 8(v/ m) ,包合温度 4 0℃ ,研磨时间 60 min;
- 薛明狄留庆黄耀洲
- 关键词:细辛挥发油包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
- 青蒿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研究青蒿多糖(HQG)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考察HQG的急性毒性实验,考察HQG对移植性肿瘤Eac,Heps,S180的抑制作用。结果HQG的急性毒性为347.769 8,HQG100 mg/kg剂量组对小鼠移植瘤Eac,Heps和S180的抑瘤率分别可达到51.19%,56.75%,46.41%。结论HQG的急性毒性小,HQG可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Eac,Heps和S180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 薛明田丽娟
- 关键词:青蒿多糖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