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洁
- 作品数:75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钟敬文的文化观与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被引量:1
- 2001年
- 钟敬文阐明了民族的整体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确定了民俗文化在整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文化认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前提。钟敬文的文化观对保护和利用新疆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新疆经济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 薛洁
- 关键词:文化观民族文化资源西部大开发
- 军垦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阐释——以石河子垦区民间文学为例被引量:4
- 2001年
- 薛洁
- 关键词:纪念碑周总理民间文学
- 当代中国民众公正观的变迁被引量:3
- 2014年
- 中国建国之后几十年的发展脉络显示,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不断调整,社会公正观念的发展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对一些民众的访谈结果显示,随着分配方式的转变,民众对于公正的态度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最初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现在的逐步认识到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和可调整性,同时对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分析和制度保障逐渐有了清晰而成熟的认识。
- 薛洁张馨月
- 关键词:公正观民众公平正义平均主义
- 公民合作正义的实现路径
- 2013年
- 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大的合作体,是人们共同生存的领域。相互交往和彼此需要是人们实现这种合作生存的首要前提,没有人能够孤立隔绝于社会生活之外;其次,实验证明,合作产生并成功的条件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重复交往;最后,合作成功的基础是合作的公平性。合作作为公民间及公民与政府间的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它要求不仅在公民间实现成本与利益的均摊,而且也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益品的时候,必须提供真正有益的公共服务,以避免公民在合作过程中搭便车或被迫进入合作。唯此,才能实现公民间的公平合作。
- 薛洁
- 关键词:公平原则公民
- 逃出平等的“阴影”——身份焦虑的现代性解析被引量:3
- 2014年
- 近代工业革命和宗教改革的出现,撼动了世俗的封建等级与教会的教阶制度,改变了身份由血统决定的事实,让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恰恰在社会打破等级进入现代平等制之后,社会却出现了人们内心普遍的关于身份的焦虑。究其原因,首先是现代平等社会成功的标准由获得救赎变为了彰显蒙召;其次是人们在等级制度下与工业体制之下获取财富的方式、目标以及财富观发生了改变;最后还因为进入平等社会人们的比较对象发生了转变。现代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社会的公平福利、改变成功的单一标准来减少平等观念带来的焦虑"阴影"。
- 薛洁
- 关键词:身份焦虑中世纪宗教改革
- 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
- 薛洁
- 关键词:协商民主信任
- 文献传递
- 公民义务感:彰显文明的政治态度被引量:5
- 2012年
- 与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相比,基于公民身份产生的作为政治态度的公民义务感,服从的是一定政治权力系统下公共生活的合作秩序。公民义务感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是主动承担社会合作成本的意愿——如守法、分担税款、服兵役等,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也是公民在真正构成选择的情况下的内心对"应当"的认同,而不是"被迫"的服从。促使公民义务感的产生关键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不仅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义务的平衡对比中,还体现在社会合作的成本在不同公民间的分布与比较。
- 薛洁张丹竹
- 关键词:公平角色期待
- 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被引量:43
- 2007年
- 对我国部分普通民众进行的"公民公平感"问卷调查表明,人们在司法、医疗、住房、就业、教育、尊重和户籍制度等问题上,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过去与现在、地区间与行业间,都对社会有着基本的认同与公平感受以及较强的纳税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在引起不公平感的诸多社会现象中,人们对普通百姓看不起大病重病、贫富差距拉大和普通百姓买不起房三大问题意见集中,并把对抗大病风险的医疗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和调控房价等方面的责任与期望赋予了政府。
- 薛洁
- 关键词:公民公平感相对剥夺感社会调查
- 国家礼制对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构建
- 2024年
- 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创造了符合中国地理历史特征的政治传统与社会秩序。商周与秦汉两个时期开创了适应农业社会的“大一统”格局,周秦礼制在事功、疆域和物质文明上为统一国家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稳固的思想文化基础。几千年来,各民族政权继承与发展汉“礼”,各朝礼制在儒家伦理价值观的引导下推行教化,于不断变革完善之中逐步构建起尊卑有序的共同体秩序,并由于礼义文化对社会伦理关系的全方位塑造而闪烁着文明的光辉。相较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显现的延续性特征得益于各朝重视通过官方修典来总结兴衰治乱的智慧经验,通过构建中央集权体制来实现对天下土地与人口资源的全面掌控,以及宗法体系形成的集体主义传统和“家国一体”的整体秩序观。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礼制中以长幼亲疏为基础的人伦法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薛洁
- 关键词:国家礼制共同体中央集权文明秩序
- 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
——群体选择的困境
- 由于人类社会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无限,生命中的一切都具有价值。由于利益的多元化和信念的多样性,不同价值在每个人心中的排序就成为社会成员各自的偏好。社会行为的一致性要求社会成员必须以各自的偏好形成集体的偏好,做出群体选择。这...
- 薛洁
- 关键词:协商民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