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飞
-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活圈理念下既有住区绿色空间量化研究——以北京七个不同年代建成小区为例
- 在社区生活圈背景下,既有城市住区的绿色空间如何与新时代功能需求相协调,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户外空间成为多方关注的议题。基于谷歌地球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百度地图中服务设施的种类与位置数据,对北京七个不同年代(1958/1...
- 高军杰薛飞赵月赵腾飞国淏才舒宁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杆塔无线监测终端机的专用测试平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杆塔无线监测终端机的专用测试平台,这是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它为监测终端机提供一个模拟现场的真实环境,对产品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使其性能指标达到设计的要求。自动测试系统需要模拟的信号包...
- 王瑛李可民薛飞李少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包覆药柱-顶盖涂胶自动固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药柱‑顶盖涂胶自动固化装置,包括药柱定位组件、顶盖定位组件、到位检测传感器、装置架体。所述药柱定位组件安装在装置架体上,所述顶盖定位组件安装在药柱定位组件正下方,固定于装置架体上,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安...
- 初红艳马旭辉赵永胜薛飞吴超孙富权
- 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模式探索
- 2023年
- 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时代价值,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外在体现。文章以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为例,论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显性思政要素和隐性思政要素,进而针对性提出以讲授引导法为主、正反面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的思政要素切入模式,结合原教学章节构建本课程具体的思政教学整体框架,以实现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合,丰富学科底蕴和理论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王威瞿孜诺费智涛郭小东薛飞
- 关键词:课程模式设计
- 铁路红外轴温探测系统数字探头的模拟调试技术研究
- 铁路红外轴温探测系统是对列车轴温实时监测,防止燃轴、切轴事故的重要设施。随着我国铁路不断提速、重载,对于轴温监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热轴兑现率仍然不够理想。这不仅与轴温信号的采集和识别方法有...
- 薛飞
- 关键词:列车轴温红外探测器车轮传感器虚拟仪器PID控制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居民点出行碳排放的核算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居民点出行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出租车轨迹大数据测算出租车碳排放量;根据出租车轨迹的上、下车点及其步行范围内的POI,确定出租车轨迹的出行类型;将轨迹碳排放汇总至居民点,获得居...
- 夏楚瑜李淞薛飞张健李强
- 一种应用驱动的卫星遥感图片处理传输一体化管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驱动的卫星遥感图片压缩传输一体化管控系统,包括空间端和地面端,空间端由遥感卫星组成,地面端由接收站及管控平台组成;其中,遥感卫星,用于实时响应管控平台发来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图像压缩算法、激活...
- 段禹心徐晓斌薛飞李飞翔姚海鹏
- 文献传递
- 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植被层次制图量化研究--以北京西海和庆丰公园东区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尝试对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中植被垂直层次展开水平制图,分步骤对北京西海岸边和庆丰公园东区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场地尺度的植被用地和垂直层次调研、分类、制图和量化分析,共划分出5类用地植被类型和19种植被层次类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显示,2个样本场地以中等垂直层次丰富度的植被结构类型占优。其中庆丰公园场地的高、中层次丰富度植被综合占比有优势,西海场地高层次丰富度植被比例较高。植被垂直层次制图是一种服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兼具科学性、直观性、便捷性的空间量化研究方法,既是城市绿色空间场地尺度可行的前期调研手段,也可以为城市中稀缺的绿色空间的评估、保护、管理提供基础。
- 薛飞张君宇崔岳晨贺利平钟乐
-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色空间
- 一种基于天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管控平台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天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管控平台,包括:天基网络、近地网络、人工勘探模块、多源数据获取模块、多源数据融合模块、侦测任务发布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管控平台获取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航拍的地面数据,人工勘测...
- 刘银阳徐晓斌薛飞李晓伟姚海鹏
- 文献传递
- 城市生态韧性水平空间评估及其驱动力——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被引量:13
- 2023年
-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系统逐渐变得脆弱不堪,增强城市生态韧性水平对城市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以韧性的核心内涵为基础评估城市生态韧性水平,探究城市防范化解生态风险能力在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制定分区生态治理制度,是提升城市防范化解生态风险能力的有效办法。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三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韧性水平空间评估模型,以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行政边界、土地利用、重点排污单位、人口等数据为例,评估了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生态韧性空间格局,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分区生态治理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进行驱动力分析,探讨社会经济层面对城市生态韧性水平空间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空间结构上,通州区生态韧性低值区域最多,占比为52.80%,主要分布于通州区北部、东北部、中部偏西及东南部;高值区域最少,占比0.83%,零星分布于偏西部地区和偏南部地区。通州区由于缺乏相对适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受到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东南地区抵抗力弱。同时,近年来降水点的南移使得大量水资源在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下流失,通州区东南部及通州大运河沿线区域内恢复力呈现出大范围低值水平。(2)通州区中心偏西北地区为副中心的核心地带,呈现低韧性水平-高排污企业密度的集聚分布情况,且生态韧性低值区域主要集聚于新华街、中仓街、玉桥街等区域,说明这些区域的环境生态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比较低,需要因地制宜地对生态危机做出可持续的分区生态治理,增强区域对生态风险的调节能力。(3)结合GWR模型的驱动力分析,城市生态韧性水平主要被城市功能多样性驱动,且城市功能多样性越强,�
- 薛飞张念慈夏楚瑜张健王楚玥李淞周珺
- 关键词:人本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