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传璋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史记
  • 3篇征引
  • 3篇司马迁
  • 3篇宋人
  • 3篇佚文
  • 3篇考索
  • 2篇生年
  • 2篇项羽
  • 2篇考论
  • 2篇《史记》
  • 2篇《史记正义》
  • 1篇短歌
  • 1篇短歌行
  • 1篇对酒当歌
  • 1篇虚妄
  • 1篇学风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遗址
  • 1篇疑义
  • 1篇司马谈

机构

  • 15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袁传璋

传媒

  • 5篇渭南师范学院...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史哲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被引量:7
2006年
论述了子夏对孔子的学术承传及其在中华学术史上的地位;辨析了郑玄、郦道元、司马贞、张守节诸家关于西河地域指认的谬误;考证了子夏系卫国人氏,其从孔子游当在夫子第四次访卫时起。子夏退教及归老的西河,在卫国故商墟王畿之内,而非如郑玄所说的在河西“龙门至华阴之地”。
袁传璋
关键词:六艺卫国
《桃花源记并诗》疑义论被引量:3
1997年
《桃花源记并诗》是篇含义深永的奇文。由于文字平浅如话,千百年来的陶集注家率尔作注,不觉以讹传讹,致使许多重大误解至今视为当然,陶渊明寄寓在字里行间的苦心孤诣遂长期埋没。本文在对这篇奇文的整个文本反复涵泳仔细审察的基础上,对“悉如外人”、“问今是何世”、“奇踪隐五百”等十个疑义未明的关键词句,作出新的阐释,以期正本清源恢复原义,使作品固有之品质,如陶公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及社会理念,重新焕发出来。
袁传璋
关键词:外人何世
《玉海》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宋人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之一
2011年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系学术价值最高的《史记》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时,以《史记集解索隐》为本注,以《正义》为增注附刻其内。编刻者为减少与《索隐》注文的重复,对《正义》删削独多。自《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风行于世,单本《史记正义》遂湮没以至失传,明人已无缘复睹《正义》全貌。20世纪初叶,日本泷川资言从传入彼邦的《史记》古本栏外标注,手辑《正义佚存》一千余条,后散入《史记会注考证》相应《史》文之下,自谓"略复张氏之旧"。然而宋人吕祖谦、王应麟、胡三省等人著作中大量征引单本《史记正义》,泷川均未寓目。笔者从王应麟《玉海》辑得所引《正义》105条,其中67条为《史记》三家注合刻本所遗佚。这批《正义》佚文对深入理解《史记》文义甚有价值,尤其是所引张华《博物志》,为解决司马迁生年疑案提供了确切的文献根据。
袁传璋
关键词:《玉海》《史记正义》
垓下聚遗址当在濠城东北二十余里处
2011年
《史记》本纪与世家记载的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最后决战发生在垓下毋庸置疑。两汉人士也从无疑义。《汉书.地理志》及汉魏旧注均认定垓下乃沛郡国下属的聚邑,与陈郡无涉。《史记正义》所主垓下"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说"无文献根据,且自相矛盾,不可采信。从《汉书.地理志》本注体例可知垓下聚与城属于不同层级,决非同地。近年安徽固镇县濠城镇北"霸王城"(原名圩里村)考古发掘成果,证实此处为"大汶口文化最早的遗址",亦为秦汉城遗址,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但认定即垓下聚遗址,既与汉魏权威文献违戾,亦有移花接木之嫌,恐难以成立。据唐《元和郡县志》及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垓下聚遗址应在濠城镇东北二十余里处探寻。
袁传璋
关键词:李吉甫乐史
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被引量:1
2021年
《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论者或谓正本藏之于家、副本存于皇室,或谓正本入藏皇室、副本留在京师。二说皆有待商榷。经考证,京师特指长安城。“副在京师”的是副本,呈献皇室书府,横遭刊削,“十篇缺,有录无书”。“藏之名山”的是正本,史公传于其女,秘藏华阴,后由外孙杨恽免官家居时“宣布”,自此民间始有抄传本。副本严禁外传,唯班斿蒙赐副本又副本,班彪在安陵评《史记》、作《后传》,班固于兰台撰《汉书》,皆据副本又副本。史公手稿正本佚于杨恽蒙难,副本毁于王莽之乱;副本又副本亡于董卓移都。后汉流布的一百三十篇俱全的《太史公书》(《史记》),当系正、副两大系统抄传本配补而成,但羼入褚少孙等续补增窜的数万文字,已失史公手定原本旧貌。
袁传璋
关键词:京师
司马谈临终遗命与司马迁人生转向被引量:2
2016年
司马氏家族的传统实为多元,司马迁并非出身于纯粹的"史官世家"。他处于武帝"有为"之世,青少年时期志在立功荣祖。仕为郎中后以"辩智闳达"得到武帝器重,奉使西征南略,仕途不可限量。司马谈临终遗命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取向,继任太史,由立功转为立言。先父遗命成为司马迁的纂著指南和精神动力,指导、鞭策、支持他发愤著书,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第二部《春秋》——《太史公书》。
袁传璋
关键词:司马迁立功立言
项羽所陷阴陵大泽考被引量:3
2009年
公元前202年,楚王项羽在与汉王刘邦的垓下会战失败后,深夜溃围南驰,欲渡乌江退保江东以图再起。不料途中被田父骗入阴陵大泽延误时机,而被汉骑追及。可见,阴陵大泽是导致项王东渡乌江计划失败的关键地点。然而秦楚之际阴陵大泽的确切方位,《史记》三家注未著一字,南宋以前的舆地志书亦无记录。南宋末年王象之始主在历阳阴陵山旁;但此说与《史记》所叙项羽南驰行程背戾,显系附会。今人则指认古阴陵县西的高塘湖即阴陵大泽;但此湖20世纪中叶方逐渐成形,故此说亦属无根。秦楚之际阴陵大泽的实际方位,根据《梁书.韦睿列传》及《资治通鉴.梁纪二》的明确记载,当处在合肥与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的南北连线上,值古东城县邑西北、阴陵县邑东南,约在今安徽省定远县城西西卅店迤南一带。
袁传璋
关键词:项羽
项羽死于乌江考被引量:4
2008年
项羽东城决战发生在东城县域的四隤山。秦代的乌江亭属于东城县。项羽"欲渡乌江"与临江拒渡二者统一于一身,是其人格的必然发展。司马迁叙写项羽的结局在《项羽本纪》正文中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在篇末赞语中正式书为"身死东城",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体现了太史公严谨的史法。
袁传璋
《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前记
2017年
《史记》有三家注:刘宋裴胭《史记集解》取合本子注体式,合《史记》本文与裴氏注义为《集解》八十卷;李唐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依傍《集解》,标字列注各为三十卷,原不与《史记》本文相附而单本别行.司马贞与张守节生当同世而略有后先,为《史记》作注的底本同为裴驱《史记集解》,征引的典籍文献同出唐室馆阁祕书,虽各自为书不相为谋,但为同-事典作注时因引据同源,注文往往相同或相近.宋人合刻三家注时,以先刻行世的《集解》《索隐》合刻本为本注,
袁传璋
关键词:《史记》著作
论裴骃“《史记集解》八十卷”系合本子注本被引量:2
2022年
清儒卢文弨、邵晋涵等首倡《史记集解》原别自单行而不与《史记》正文相附之说,张元济持同样的观点,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的《出版说明》、修订本的《修订前言》沿袭张说,陈陈相因,形成定论,影响至巨。通过研读隋、唐史《经籍志》《艺文志》的著录以追本溯源,解析《史记集解序》《史记索隐序》《史记索隐后序》关于“集解”与《史记》本文合体的言说,全面清点并分析《史记》本文与三家注字数,可证明《史记集解》别自单行而不与《史记》正文相附之说不能成立。“《史记》八十卷裴骃集解”是裴骃据徐广《史记》校本随文施注,合本文、子注为一体的合本子注本。裴骃本保存了《史记》文本,是《史记》三家注本形成与传播的源头。
袁传璋
关键词:《史记集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