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7篇造影
  • 6篇血管造影术
  • 6篇造影术
  • 4篇数字减影
  • 3篇血管模型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中动脉
  • 2篇容积再现
  • 2篇上矢状
  • 2篇上矢状窦
  • 2篇矢状
  • 2篇矢状窦
  • 2篇颅骨
  • 2篇静脉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作者

  • 11篇谢惠
  • 9篇张丽娟
  • 9篇蒋孝先
  • 9篇吕发金
  • 2篇房文皓
  • 1篇展群岭
  • 1篇姚开情
  • 1篇李琦
  • 1篇李建秋
  • 1篇覃川
  • 1篇吕富荣
  • 1篇张志伟
  • 1篇谢鹏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四届全国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9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探讨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表现及蛛网膜颗粒与桥静脉的关系。方法分析102例患者的资料,观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目、形态、大小、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和角度;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大小及与桥静脉的关系。结果 102例共有桥静脉837支,以中部最多(约2支/侧),后部最少(约1支/侧),前部主要集中在起始点附近;桥静脉大致有三类形态:圆管状或带状(65.95%)以前部和后部居多、扁平不规则形(24.73%)以中部居多、扁平筛孔状(9.31%)主要位于中部;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前部以窦基底部汇入为主,中部以窦中部水平汇入稍多,后部则主要从窦下缘汇入;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前部主要以直角汇入为主(84.25%、80.14%),其次为锐角汇入(13.70%,13.70%),中部以直角汇入为主(71.35%、66.45%),后部均以钝角汇入(100%);102例中发现135个蛛网膜颗粒,均小于5mm,大部分(68.89%)与桥静脉无关,部分(22.22%)位于桥静脉狭窄处。结论 VCTDSA是显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理想影像学方法 ,可从不同角度充分显示其解剖形态及与蛛网膜颗粒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各种纵裂间手术时保护桥静脉。
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关键词:上矢状窦桥静脉
血管模型管径阈值调节测量与自动测量准确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用64层螺旋CT阈值调节测量和自动血管分析软件(AVA)分别测量血管模型管径,评价两种方法血管管径测量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建立9个密度递增的血管模型,置于9种不同密度的介质中;游标卡尺测量血管模型标准内径;CT扫描后图像行VR重组,根据血管模型内CT值调节VR图像显示阈值,进行阈值调节测量血管模型内径,后用自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比较阈值调节测量和自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管径大小的差异。结果:阈值调节测量组血管模型内径为10.71±0.08mm,与真实内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组血管模型内径为12.15±0.41mm,与真实内径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测量的血管模型内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血管模型管径测量中,阈值调节测量法较自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更准确、更能反映真实内径大小。
谢惠吕发金房文皓张丽娟蒋孝先覃川
关键词:血管血管造影术
上矢状窦及属支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的解剖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头部或头颈部联合VCTDSA、符合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研究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资料。观测上矢状窦起始点及输出端形态;上矢状窦的形态、大小;属支静脉的数目;上矢状窦与其他静脉窦间的吻合。结果上矢状窦起点为盲端占40.2%,59.8%由静脉汇合形成;输出端形态以直窦分支,上矢状窦偏侧型最多(48.0%、49/102),其次是双分支型(36.3%、37/102),而简单型只占12.7%(13/102);上矢状窦截面形态以三角形为主,占79.4%(81/102);显示Trolard吻合106个,Labbe吻合155个,上矢状窦通过大脑镰静脉与下矢状窦、直窦的吻合25个。结论VCTDSA是清晰显示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解剖形态的有效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整、充分显示血管的形态、分布,有助于临床上矢状窦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张丽娟吕发金吕富荣谢惠蒋孝先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术上矢状窦静脉
不同介质对CTA测量血管模型管径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介质对血管模型CT值、CT后处理技术容积重建(VR)显示阈值、血管模型管径的影响。方法建立9个血管模型,即空气、清水、对比剂浓度递增的介质A~G;在9种介质中分别测量血管模型CT值;VR重组调节图像显示阈值以测量9个血管模型的标准管径,记录标准阈值;分析介质密度、血管模型的CT值、标准阈值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血管模型管径测量的影响。结果介质密度与血管模型CT值呈明显负相关(r=-1.000,P<0.01);介质密度与标准阈值呈完全负相关(r=-1.000,P<0.01)。介质对血管模型CT值及阈值均有影响,介质密度每增加1HU,血管模型CT值和标准阈值各降低0.09个单位.以B介质为例,血管模型CT值与标准阈值呈明显正相关(r=1.000,P<0.01);标准阈值和血管模型管径呈明显负相关(r=-0.780,P=0.01)。结论血管模型CT扫描VR重组图像血管管径测量受周围介质密度、血管内对比剂密度、VR重组显示阈值的影响。
谢惠吕发金展群岭李琦房文皓张丽娟蒋孝先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容积再现
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紧贴骨结构的血管模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①未注射对比剂螺旋扫描20次,球管曝光时间为2.1s,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1.9s、3.9s、5.9s、7.9s、9.9s、11.9s、13.9s、15.9s、17.9s、19.9s,2.9s、4.9s、6.9s、8.9s、10.9s、3.0s、4.0s、5.0s、6.0s、7.0s。②注射对比剂后螺旋扫描10次,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9.9s、11.9s、13.9s、15.9s、17.9s,10.9s、12.9s、11.0s、12.0s、13.0s,其余扫描参数同①。减影后数据行3D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后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后全幅图像CT值、记录球管曝光角度差。结果注射对比剂前后同步扫描15次,减影后图像质量均为Ⅰ级,非同步扫描15次,减影后图像质量Ⅰ级2次、Ⅱ级12次、Ⅲ级1次;20次未注射对比剂减影后图像CT值比较,非同步扫描减影后图像CT值均数高于同步扫描;同步扫描的球管曝光角度差均数明显小于非同步扫描。结论同步扫描保证球管曝光的起始位置相同,可明显提高VCTDSA的图像质量。
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谢鹏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与轴位骨窗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组与轴位骨窗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至10月本院连续性颅脑外伤病例500例,颅脑CT扫描资料薄层重组后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组,盲法评估轴位骨窗、VR及MIP三维重组图像检出骨折的情况。结果 轴位骨窗、VR、MIP平均检出骨折例数分别为53例(10.60%,53/500),73例(14.60%,73/500),87例(17.40%,87/500),其中粉碎性骨折10例(2.00%,10/500),三种方法均可检出,三者检出骨折条数分别为86、139、210条(粉碎性骨折除外,不计其数量),无论是例数还是条数,轴位骨窗与MIP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VR与MI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MIP相比轴位骨窗漏诊骨折34例(39.08%,34/87),124条(59.05%,124/210)。MIP检出颅缝分离21例(4.2%,21/500),轴位骨窗检出2例,VR检出1例。结论 MSCT扫描MIP重组对颅骨骨折检出率高,轴位骨窗对颅骨骨折漏诊率高,VR重组显示颅骨解剖结构有优势,MSCT三维重组可作为颅骨骨折诊断的常规技术。
蒋孝先吕发金谢惠张丽娟
关键词:颅骨骨折多层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
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技术CT减影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MBE减影后行3DV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全幅图像CT值(无对比剂);前后提取两组骨蒙片相减评价图像质量(无对比剂);比较同步MMBE与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结果采用MMBE减影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图像质量均为Ⅱ级13次、Ⅲ级2次;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减影图像CT值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次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均为Ⅰ级,而非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Ⅱ级8次、Ⅲ级1次、Ⅰ级1次;同步MMBE减影图像质量Ⅱ级13次、Ⅲ级2次,15次VCTDSA减影图像质量均为Ⅰ级。结论同步MMBE技术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方法,可提高MMBE减影后的图像质量;VCTDSA减影图像质量优于同步MMBE。
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不同时期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技术(FLAIR)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不同时期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5T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检查,以盲法对比分析...
谢惠方祥勇屈亚林吕发金刘波张丽娟杨俊潇荣天施武非周帮建周琴
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年5月7月于我科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者颅脑资料130例,头颅数据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VR)、最大密度投影(maxi mumintensity projections,MIP)三维重建,观察颅骨解剖;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的表现;颅缝整体形态及闭合情况。结果:本组共检出蛛网膜颗粒压迹27例(20.77%,27/130例),血管压迹51例(39.23%,51/130例)。颅缝整体形态分3型:普通型(86.15%,112/130例);②囟门骨型(5.38%,7/130例);③骨内颅缝型(8.46%,11/130例)。每条颅缝闭合形态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3.0%,16/531条);Ⅱ型,嵌合型(78.3%,416/531条);Ⅲ型,缝间骨型(7.0%,37/531条);Ⅳ型,未完全闭合型(3.6%,19/531条),颅缝平均宽度1.41mm±0.70mm;Ⅴ型,混合型(8.1%,43/531条)。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骨解剖结构清晰,VR更好地显示颅骨三维解剖,MIP显示颅缝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更清晰和敏感,颅缝整体形态分3型,闭合状态分5型。
蒋孝先吕发金谢惠张丽娟张志伟
关键词:颅骨颅缝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
大脑中动脉M1段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报道运用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段)走行及其分支解剖和变异。方法前瞻性观测脑血管或头颈血管VCTDSA检查脑底动脉表现无异常者120例,在VR图像上观测MCA-M1段走行及分支类型,测量M1段起始处管径,比较不同侧别、性别管径有无差异。结果120例240侧MCA中,M1段走行分为4型:水平型40.41%(97/240侧),上斜型14.58%(35/240侧),下斜型7.92%(19/240侧),波浪型37.08%(89/240侧);M1段主干分3型:单干型7.91%(19/240侧)、双干型88.75%(213/240侧)、三干型3.33%(8/240侧);M1起始处管径左侧:(1.98±0.44)mm,右侧:(2.05±0.46)mm;男性:(2.01±0.39)mm,女性:(2.03±0.41)mm;管径不存在侧别和性别的差异(P=0.062、0.792)。M1段分支类型除TanrioverN划分八种类型外,另还有IIB、IIC、IVC亚型共3种亚型。发育变异包括窗式变异2例、副大脑中动脉1例、早分叉5例。结论VCTDSA能清楚地显示MCA-M1段血管的解剖和变异,管径正常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参考。
谢惠吕发金覃川姚开情张丽娟蒋孝先李建秋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