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晋湘

作品数:38 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血压
  • 23篇高血压
  • 10篇原发性
  • 10篇原发性高血压
  • 9篇动态血压
  • 7篇卡维地洛
  • 6篇动脉
  • 5篇动态血压监测
  • 5篇血压监测
  • 4篇心肌
  • 4篇睡眠
  • 4篇睡眠呼吸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降压
  • 4篇EH
  • 3篇诊室
  • 3篇诊室血压
  • 3篇中度原发性高...

机构

  • 30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8篇谢晋湘
  • 27篇刘力生
  • 12篇刘丽芳
  • 7篇姜红
  • 6篇吴海英
  • 5篇孙宁玲
  • 5篇黄建凤
  • 4篇蒋雄京
  • 4篇刘国仗
  • 3篇李莉
  • 3篇胡大一
  • 3篇顼志敏
  • 2篇王建昌
  • 2篇王蕾礼
  • 2篇黄永麟
  • 2篇闫西艴
  • 2篇崔亮
  • 2篇蒋立新
  • 2篇石湘芸
  • 2篇谢英

传媒

  • 14篇高血压杂志
  • 6篇中国医药导刊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1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13
2001年
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控制、伴有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细胞主动死亡 ,在后生动物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不适当的凋亡可引起许多疾病。在心血管系统中 ,慢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引起一系列相关激素的升高 ,这些升高的激素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刘丽芳谢晋湘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
临床病理讨论——胸痛、意识丧失被引量:1
1999年
华伟谢晋湘阮英茆
关键词: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硬化胸痛病理
汞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20例受试者,男、女各60例,年龄22~70岁,平均(47.0±13.2)岁,分别采用汞柱、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各3次,每次间隔1min,分别取平均值,比较两种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差异。结果 54例(45%)既往诊断高血压。电子与汞柱血压计测量值有良好的相关性(收缩压:r=0.849;舒张压:r=0.871;P均为0.000)。受试者总体分析显示,汞柱与电子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差为-0.19mmHg(1mmHg=0.133kPa,P>0.05),舒张压差为0.3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汞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的一致性分别为90%、100%;所测量收缩压差值<5、10、15mmHg的百分比分别为69.2%、83.3%、90.0%。进一步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电子、汞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分别为0.9mmHg(P>0.05)、-1.54mmHg(P>0.05);正常血压及正常体重指数的受试者与汞柱血压计相比,电子血压计所测量舒张压略低。结论电子与汞柱血压计测量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可替代汞柱血压计,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工具。
刘丽芳谢晋湘晋库根王建昌刘力生
关键词:血压测量汞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正常高值血压中升高的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472例受试者(理想血压组167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29例,及高血压组176例)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转换函数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计算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的比例、血尿酸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3.39 mmHg(95%CI,9.71~17.08 mmHg)、11.66 mmHg(95%CI,8.37~14.94 mmHg)及1.95 mmHg(95%CI,0.52~3.38 mmHg),增强指数增加3.97%(95%CI,0.27%~7.68%)。虽然正常高值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但经年龄、性别及身高、心率等调整后,两组的增强指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患者左心室负荷加重,动脉顺应性下降。这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有助于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危险分层及防治。
刘丽芳谢晋湘王建昌魏璇张力刘力生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偶测血压中心动脉压
北京降压0号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对比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北京降压0号是由利血平、硫酸双肼苯哒嗪、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已经应用多年,但1次/日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尚未系统观察。本试验根据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并按照Ⅱ期临告床试验要求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苯磺酸氨氯地平为对照药物,进一步观察了北京降压0号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孙宁玲吴彦洪昭光谢英崔亮赵秀丽刘国树谢晋湘刘丽芳王海燕黄永麟吴印生何桂英张金枝程龙献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北京降压0号原发性高血压病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双盲对照研究
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治疗的研究——中国APTH临床试验(研究设计)被引量:10
1996年
中国 APTH 临床试验是"A Trial on 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Chinese"的简称,是一项评价用动态血压测量指导高血压治疗是否优于偶测血压的临床试验。普通汞柱测血压法广泛用作临床常规测量方法,但由于偶测血压值变异性大,重复性差。
谢晋湘刘国仗刘力生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动态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被引量:33
2001年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对 2 4h血压的影响。方法 同步进行 2 4h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检查 ,选择未用药或停服血管活性药 2周患者 5 6例 ,按呼吸紊乱指数 (AHI)分为正常、轻度SAS和中重度SAS三组 ,比较AHI与 2 4h血压参数的关系。结果 多元回归显示 ,AHI与白天收缩压、舒张压 (P <0 0 5 ,P <0 0 0 1)、夜间收缩压、舒张压 (P <0 0 0 1,P <0 0 0 1)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数显著相关 (P <0 0 0 1,P <0 0 5 )。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AHI增加 ,白天血压升高 ,与正常组和轻度SAS组相比 ,中重度SAS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数减少 (P <0 0 5 )。结论 SAS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独立于年龄和体重。在中、重度SAS患者中 ,出现血压生理节律的改变 ,这些改变与SAS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李莉黄建凤谢晋湘刘力生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心衰时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治疗对策被引量:10
2000年
刘丽芳谢晋湘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
电介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全国16个地区调查分析结果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阐明钠、钾、钙、肌酐等电介质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全国南北方 1 6个城市和地区的 2 0~ 59岁男女居民 32 4 8人进行人体测量收集夜尿换算成 8小时尿量计算尿钠、钾、钙、肌酐排出量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北方点为 9.3 % ,南方点为 5 .5 % ,北方明显高于南方 ,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组尿钠、钠 /钾比高于正常组P <0 0 1。逐步回归分析 1 6个地区的尿钠、钠 /钾比与血压未发现有相关性。但个体的尿钠、钠 /钾比与SBP、DBP呈正相关 ,而与尿钾、尿钙呈负相关。结论 应指导人群改善生活方式 ,降低钠盐摄入量 。
谢晋湘郝建生刘力生
关键词:电解质高血压
大规模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盐敏感性和交感神经调节的遗传作用(研究方案及预试验)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 ,盐敏感及交感神经调节的影响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学 在选定的现场调查中心对该地区所登记的家庭进行随机抽样 ,同时在指定的高血压门诊筛选病人 ,最终共入选 2 0 0个家庭、约 10 0 0位受试者。采用连锁分析方法对入选家庭中年龄为 18~ 5 9岁的核心成员肾素系统的遗传变异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严格标准化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严格的质量控制来确定血压与其他特征相结合的综合表型。常规血压为 2次独立家访测量的血压 (共 10个读数 )的平均值。确定综合表型的方法包括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作为心血管系统自主调节指数的心率变异性能谱分析及作为钠敏感性的内源性锂清除率测定。问卷将调查个人及家庭的医疗史及重要的生活方式。除血常规检查 ,还将测定血生化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原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及 2 4小时尿电解质排泄量。预期结果 在中国 ,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为 11.2 6 % [2 ] ,其主要并发症为脑卒中 ,而后者是致残的主要危险。本研究将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遗传学的研究 ,将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预试验结果 共调查 4 8例 (男 2 0 ,女 2 8) ,平均年龄 38.
刘丽芳谢晋湘刘力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盐敏感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