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瑾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戏曲
  • 2篇形制
  • 2篇声乐
  • 2篇声乐作品
  • 2篇箜篌
  • 2篇戏曲教育
  • 2篇民族声乐
  • 2篇民族声乐作品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课程体系
  • 2篇乐教
  • 2篇颤音
  • 1篇东传
  • 1篇多样性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教师
  • 1篇润腔
  • 1篇润腔技巧
  • 1篇身份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 7篇谢瑾
  • 2篇邓伟民
  • 1篇徐希茅

传媒

  • 1篇音乐研究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福建高教研究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民族音乐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箜篌在宋代宫廷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09年
谢瑾
关键词:箜篌宋代宫廷身份特征史料
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课程体系中渗透戏曲教育之途径初探
2010年
自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各试点学校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中小学戏曲教育师资。目前来看,各地的师资培训主要有四个途径:选拔中小学音乐教师赴戏曲专业剧团或院校进行培训;聘请戏曲专业人员到中小学做师资培训;聘请戏曲专业人员担任中小学外聘教师;聘请戏曲票友担任外聘教师。
谢瑾邓伟民
关键词:戏曲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课堂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部办公厅师资培训
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课程体系中渗透戏曲教育之途径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面对当前各试点中小学的戏曲教育刚刚起步的现状,若要解决中小学戏曲师资问题,尚需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地"——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入手来寻求解决途径,应逐渐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有课程体系的音乐理论、音乐表演、作曲技术、基础音乐素质、艺术实践五个教学板块中渗透戏曲教育,以在大学阶段为那些将来的基层音乐教师打下较为全面的戏曲知识基础。
谢瑾邓伟民
关键词:戏曲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民族声乐作品中颤音唱法的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以民族声乐作品中的颤音唱法为例,从音高、速度、力度、曲调装饰、词曲结合、对称性六个方面对其演唱特点作了分析,总结出民族声乐作品中颤音唱法的四个主要特征:即兴性;自由性;与民间音乐技法的共通性;传统音乐美学风格的独特性。
谢瑾徐希茅
关键词:颤音唱法民族声乐作品
明代箜篌的形制及其运用被引量:2
2009年
从明代的文献及图像资料来看,明箜篌基本沿袭了前代竖箜篌的形制,多为二十或二十三弦制,竖持抱弹演奏方式。这种源自西域的箜篌不仅与旧有中原乐器共存于宫廷仪式乐队中,且继续被用于异域风格的四夷乐队里。宫廷乐队中的箜篌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的娱乐功能,另一方面又作为仪式性乐器,被赋予较强的礼仪功能。此外,明代吟咏箜篌的诗文说明箜篌音乐在这一时期仍在民间流传。
谢瑾
关键词:箜篌明代
戏曲唱腔中颤音的多样性及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各类剧种唱腔的润腔中都有灵活多变的颤音技法,这些技法不仅已为当代作曲家与表演艺术家所关注,且已被运用于一些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中,这在近几届青歌赛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然而,就声乐研究领域而言,戏曲唱腔的润腔法不仅尚未成体系,而且某些特殊的润腔技巧如颤音等,仍亟待深人的研究。
谢瑾
关键词:戏曲唱腔民族声乐教学颤音多样性民族声乐作品润腔技巧
汉魏两晋十六国时期竖琴的东传及形制考察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图像资料与考古文物,分析了汉魏两晋十六国时期竖琴的东传路径、传播区域及竖琴形制等问题。
谢瑾
关键词:竖琴形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