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与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活检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与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活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共181例。所有181例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其中116例患者磁共振检查时发现可疑病灶而行靶向穿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97例,前列腺增生84例。采用χ2检验比较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与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差异;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81例患者穿刺共检出前列腺癌97例,检出率为53.6%(97/181)。其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检出前列腺癌63例,检出率为34.8%(63/181);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检出前列腺癌81例,检出率为44.8%(81/181);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830,P=0.015)。其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漏诊34例前列腺癌,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漏诊16例前列腺癌,分别占检出前列腺癌的35.1%(34/97)及16.5%(16/97)。181例患者共穿刺1 896针,其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1 448针,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448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71.8%(224/312),特异度为22.7%(360/1 584),准确性为30.80%(584/1 896),阳性预测值为15.5%(224/1 448),阴性预测值为80.4%(360/448);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9.8%(280/312),特异度为87.4%(1 384/1 584),准确性为87.8%(1 664/1 896),阳性预测值为58.3%(280/480),阴性预测
- 刘春媚黄品同游向东王尧张旭谭延斌向可伟耿艳华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介入性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MRI表现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SANT患者的MRI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10例均行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双回波同反相位磁共振成像(IP/OP)。结果 (1)单发9例,均为类圆形肿块,4例(44.4%)见假包膜;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8例(88.9%),不均匀稍高信号1例(11.1%);动态增强扫描均为向心性、渐进性强化,其中辐条轮状强化7例(77.8%),明显结节样强化2例(22.2%),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内均见裂隙;7例DWI检查中,低信号6例(85.7%),等信号1例(14.3%);病灶内出血2例(22.2%),均未见坏死囊变。(2)多发1例,表现为脾内弥漫分布的类圆形小结节(>10个),T1WI均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结论单发脾SAN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病灶周围假包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多发SANT与脾脏其他脉管性肿瘤鉴别困难。
- 杨旦君谭延斌钱姿桦许永明方圣伟徐敬峰余日胜
- 关键词:脾脏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 超声双重造影与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CEUS)与多层螺旋CT(MD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DCEUS与MDCT检查,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癌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为87.6%,其中I、Ⅱ、Ⅲ、Ⅳ型准确率分别为90.3%、86.5%、87.1%、88.2%;MDCT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为80.9%,其中I、Ⅱ、Ⅲ、Ⅳ型准确率分别为87.1%、78.4%、78.6%、85.3%;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高于M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CEUS与MDCT术前BorrmannI型和Ⅳ型分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I型X2=1.194,P=0.349;IV型x2=4.370,P=0.094),DcEus术前BorrmannII型和Ⅲ型分型准确率高于M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x2=22.938,P=O.000;III型X。=19.199,P=O.000);此外,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O.891、0.860,P均为0.000),MDCT术前Borrmann分型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84、O.852(P均为0.000)。结论DCEUS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有较高的准确性,重复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申屠伟慧黄品同鄢曹鑫黄朝旭潘敏强周丽明谭延斌王六红
- 关键词:微气泡胃肿瘤BORRMANN分型
-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一例
- 2013年
- 患者男,42岁,因“偶然发现左锁骨上区肿瘤2周”来我院就诊。主诉2周前偶然发现左颈根部占位,约鸽蛋大小,
- 谭延斌方圣伟赵鲁峰耿艳华张敏鸣
- 关键词:错构瘤性胸腺瘤锁骨上区颈根部
-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在诊断颈动脉斑块特性方面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分别应用超声造影(cEuS)和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MRA)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特性,并对其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对46例(48个斑块)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前行颈动脉CEUS和CEMRA检查,观察斑块的表面光滑情况、有无钙化、内部成分是否均一,测定直径狭窄率,分别以病理结果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EUS参数和CEMRA检查在判断斑块特性方面的价值。结果48个斑块中有42个易损斑块,6个稳定斑块,CEUS和CEMRA正确诊断47个颈动脉斑块的特性,误诊1个,两者在整体评价斑块易损性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EUS和CEMRA在诊断斑块表面光滑情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斑块表面有无钙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CE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和CEMRA在诊断斑块内部成分均匀性方面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EUs诊断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方面的准确性为97.92%(47/48),CEMRA检查的准确性为100%(48/4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和CEMRA在评价颈动脉斑块特性方面各有优势,两者互补性强,两种方法结合有利于对斑块特性进行系统性评估。
- 贲志飞张莹刘春媚黄品同谭延斌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疾病斑块
- 超顺磁性氧化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及其磁共振成像效应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影响及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为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成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典共沉淀法,合成柠檬酸包被的SPIO。实验组为浓度分别为0.01、0.05、0.10、0.15 mg/ml的SPIO,共同孵育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为细胞在不含SPIO的培养液中孵育。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对SPIO的摄取情况。采用Calcein-AM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进行荧光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局部粘着斑蛋白激酶(FAK)进行荧光染色,评价细胞迁移、粘附能力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SPIO在细胞内的分布及细胞内细胞器的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SPIO的含量。通过Philips 3.0T磁共振,对细胞琼脂凝胶细胞悬液进行磁共振扫描,了解磁共振扫描时信号的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按浓度依赖式摄取SPIO。与对照组相比随SPIO孵育浓度的增加,SPIO对细胞的活性的毒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纤维紊乱,FAK颗粒变粗,分布稀疏。SPIO主要位于胞质的溶酶体内,随孵育浓度的增加,溶酶体的数量增多,并出现大小不一空泡样结构。当SPIO浓度为0.15 mg/ml时,细胞内铁含量为(55.86±9.935)pg。磁共振扫描图像显示与SPIO共同孵育的细胞,信号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摄取SPIO的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被MR检测到,但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骨架、粘附、迁移造成了一定影响,而这些影响与SPIO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 谭延斌武新英张景峰张敏鸣
-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