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志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心血管
  • 4篇头低位
  • 4篇航天员
  • 4篇飞行
  • 3篇心电
  • 3篇心率
  • 3篇心血管反应
  • 3篇血管反应
  • 3篇女性
  • 3篇下体负压
  • 3篇立位
  • 3篇立位耐力
  • 2篇电图
  • 2篇心电图
  • 2篇血压
  • 2篇运动锻炼
  • 2篇体位
  • 2篇头低位卧床
  • 2篇头高位

机构

  • 20篇中国航天员科...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0篇谷志明
  • 18篇吴萍
  • 18篇吴斌
  • 11篇刘兴华
  • 8篇王跃
  • 6篇刘敏
  • 6篇黄伟芬
  • 3篇王焰磊
  • 3篇鲁力立
  • 3篇孙喜庆
  • 3篇宫献文
  • 3篇孙洪义
  • 3篇唐芸
  • 2篇周越
  • 2篇白延强
  • 2篇丁佳
  • 2篇耿捷
  • 2篇仝飞舟
  • 2篇赵东明
  • 2篇刘玉盛

传媒

  • 8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载人航天
  • 2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国际太空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反复改变试验与立位试验(HUT)和头低位试验(HDT)中人体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差异,指标的变化施压人体体位可以训练人体的血液重新分布适应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是进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的方法之一。本研...
吴萍吴斌谷志明王跃刘兴华
文献传递
中长期飞行对人体超重耐力的影响及防护被引量:7
2013年
超重(+Gx)是载人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遇到的主要环境因素,航天员具有良好的+Gx耐力是确保飞行任务成功的关键。概述了+Gx作用对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利用卧床试验和实际飞行数据进行中长期飞行对人体+Gx耐力影响与防护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空间站任务中长期飞行航天+Gx生理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吴萍吴斌黄伟芬谷志明刘兴华王跃
不同体能的健康女性对下体负压的心血管反应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能健康女性对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的反应特点。方法1)用运动平板测最大耗氧量;2)采用逐渐递增负压的方法,最大负压-50mmHg。被试者为21名30岁年龄组女性健康志愿者,分为惯于久坐的女职业组(A组:Vo2 max33.69±4.50mL·kg^-1·min^-1)11人,经常锻炼的女飞行组(B组:Vo2 max39.61±3.84mL·kg^-1·min^-1)10人。结果两组HR均随LBNP的负荷增加而增加(P〈0.01~0.001)。B组SBP明显降低(P〈0.01)。A组DBP明显增高(P〈0.05)。B组MBP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女职业组相比,女飞行组对LBNP心血管反应不良,表明体能对LBNP有影响。
鲁力立吴斌黄伟芬谷志明王焰磊刘兴华唐芸莫言
关键词:心率血压下体负压健康女性
中长期飞行对人体超重耐力影响及防护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讨中长期空间飞行(30 d以上)后飞船应急返回对机体超重耐力的影响及防护技术,首先选用42只健康雄性成年猕猴,随机分为4组,进行中长期模拟失重再超重的病理生理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之后选22名健康被试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穿着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抗荷服,测定各自选定的高低2种压力制度时的下体负压耐力;最后选8名健康志愿者,测试在不穿抗荷服、穿着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抗荷服三种状态下承受超重过载时的生理反应。实验表明,高+Gx作用,使猕猴脏器出现病理性损伤,相同G值猕猴头低位卧床后再超重组引起的病理损伤要比单纯超重组严重;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和充气式抗荷服可以提高人体下体负压耐力和超重耐力。
吴萍吴斌陈晓萍阚广悍谷志明黄伟芬白延强王跃刘敏
关键词:加速度下体负压病理生理抗荷服
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丁佳吴斌吴萍谷志明刘兴华周越
关键词:心血管效应立位耐力航天员训练
循环抗阻训练对女性+Gz耐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循环抗阻训练对女性+Gz耐力的影响,为女飞行员或航天员体质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30名女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参加8周循环抗阻训练,两组均正常参加日常活动.两组实验前后均用载...
谷志明仝飞舟孙洪义吴萍唐芸刘敏吴斌
关键词:航天员飞行员+GZ耐力
运动锻炼对30d-6°头低位卧床所致承重骨丢失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锻炼和功率车锻炼对30 d-6°头低位卧床引起骨丢失的防护效果,为筛选航天员暴露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动锻炼方法提供参考。方法1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锻炼组和功率车锻炼组,每组5人,在30 d-6°头低位卧床期间,两个运动锻炼组共进行了25 d(次)的运动锻炼,下肢肌力组每天锻炼1618 min,功率车组每天锻炼30 min。分别于卧床前和起床后测量了全身骨密度(BMD QDR-4500/W Hologic)和腰椎骨小梁比值(CTPhilips-Mx-8000)。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以后全身骨矿含量显著下降(P〈0.05)、左髋总骨密度和右髋大转子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第24腰椎骨小梁比值显著下降(P〈0.05),功率车锻炼组虽然全身骨密度显著增加,但是第34腰椎骨密度却显著下降(P〈0.05),下肢肌力锻炼组全身和腰椎及髋部等承重部位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均无明显下降。结论30 d-6°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腰椎和髋骨等承重部位明显的骨丢失,功率车锻炼方法不能改善腰椎部位的骨丢失,下肢肌力锻炼方法对于维持全身和承重部位的骨密度具有明显的防护效果,该结果将对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失重对抗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刘玉盛吴斌费军谈诚赵东明孙洪义谷志明吴萍刘兴华王俊仲崇发耿捷孙喜庆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运动锻炼骨丢失
不同职业健康女性与男性对-30°头低位的反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职业男女人群在头低位倾斜实验中的反应,比较其异同点。方法被试者42名,分为4组:女职业组(A组)11人、女飞行组(B组)10人、男特飞组(C组)14人和男职业组(D组)7人。观察他们在-30°45min头低位期间心率(HR)、血压(BP)和症状的变化。结果男女4组心率均随头低位倾斜(HDT)时间延长而下降,以男职业组和女飞行组的降低明显(P<0.05);男特飞组SBP、MBP显著高于女性两组(P<0.05),DBP明显高于女飞行组(P<0.05);男职业组HR、BP均显著高于女职业组(P<0.05)。女职业组DBP、MBP显著高于对照值(P<0.01),DBP两女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组对HDT的症状反应较男性组轻。结论女性组心率对HDT的反应趋势与男性一致;血压的调节在女性与男性间,女性不同职业间存在差异,症状是判断HDT耐力的因素之一。
鲁力立吴斌吴萍谷志明王焰磊刘兴华唐芸
关键词:心血管反应心率血压症状
循环抗阻训练对女性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循环抗阻训练方法对女性受试者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的影响,为航天员体质训练和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提供技术参考.方法:27名健康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2人)两组,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循环...
刘敏吴萍宫献文谷志明仝飞舟杜晓平王跃吴斌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统计并比较不同负荷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百分数。结果在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23.33%(35/150)的志愿者心电图出现了节律失常,其中7.33%(11/150)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UT实验、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P<0.01),出现典型节律失常的志愿者在其它5项实验或检查中均未出现。结论一定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可引起健康志愿者心电图较高频率的节律失常,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这提示反复体位改变实验有可能在航天员和飞行员医学选拔或医学鉴定中得到应用。
吴斌吴萍王跃谷志明黄伟芬刘兴华
关键词:心脏节律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