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鹏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楸树
  • 2篇生芽
  • 2篇组培
  • 2篇丛生
  • 2篇丛生芽
  • 1篇芽诱导
  • 1篇腋芽
  • 1篇腋芽诱导
  • 1篇乙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殖
  • 1篇试管
  • 1篇组织培养体系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酮
  • 1篇外植体
  • 1篇灭菌
  • 1篇灭菌方法
  • 1篇茎段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费鹏飞
  • 4篇傅玉兰
  • 2篇刘小云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楸树组培初代培养技术被引量:13
2009年
以楸树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对组培初代培养阶段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和腋芽诱导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最佳灭菌措施为:自来水冲洗30 min→70%酒精浸泡6 s→无菌水冲洗2次→(100mg/L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浸20 min→0.1%升汞液浸泡10 min→无菌水冲洗8次→100 mg/L PVP浸泡5min。楸树茎段腋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BA1.0 mg/L+ZT0.2 mg/L+IBA0.2 mg/L。添加食糖30 g/L琼脂8g/L,调整pH5.8。
傅玉兰费鹏飞刘小云
关键词:楸树初代培养腋芽诱导
楸树组培中材料灭菌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以楸树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对离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5g/l多菌灵浸泡30min+酒精棉球擦拭外植体+(400mg/l青霉素+200mg/l链霉素)浸泡20m in+0.1%升汞8min灭菌效果最好。
费鹏飞傅玉兰
关键词:楸树茎段灭菌方法成功率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牡丹组培褐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以牡丹腋芽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处理抑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结果表明,以WPM作为培养基时,对外植体褐化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MS、1/2MS.PVP在浓度为500mg/l时对外植体褐变的...
费鹏飞傅玉兰
关键词:褐化聚乙烯吡咯烷酮
文献传递
楸树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
楸树(Catalpa bungei)属紫葳科梓树属的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栽培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自古就有“木王”之称。楸木物理性能好,而且化学性能稳定,可应用于高级家具、器具和特殊用材。同时楸...
费鹏飞
关键词:楸树外植体丛生芽增殖
文献传递
楸树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楸树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诱导的腋芽丛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增殖培养以MS+IBA 0.5 mg/L+BA 4.0 mg/L+PVP(100 mg/L)添加食糖30 g/L、琼脂0 g/L、pH为5.8的培养基为宜。食糖、葡萄糖和蔗糖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没有明显区别。当培养基中不添加琼脂时,可以显著促进丛生芽增殖,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傅玉兰费鹏飞刘小云
关键词:楸树继代增殖丛生芽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