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CH、VEGF信号通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发生及血管新生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克隆性血液病,近年研究表明AML的发生、发展及化疗敏感性都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1-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NOTCH通路在调节胚胎血管发育和肿瘤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然而,
- 贺今纪春岩
- 关键词:血管新生急性髓性白血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芳香烃受体介导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苯致造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及逆转对策
- 研究目的 苯(C6H6)作为芳香烃毒物,既是油漆、喷漆、制鞋、制药和粘胶等行业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也是汽车尾气排放、室内装修和香烟烟雾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因此职业暴露人群及普通人群均有机会接触苯,导致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
- 贺今
- 关键词:苯芳香烃受体骨髓造血衰竭
- 文献传递
- Caspase-9及其相关分子基因表达水平对苯中毒诱导凋亡的影响
- 造血系统是苯毒性作用的靶器官,苯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发现长期接触苯的人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概率明显增加。苯对造血毒性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证明与细胞凋亡有关。通过观察苯对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
- 贺今刘军李芳邻黄涛郭春
- 关键词:苯中毒发病机制基因表达
- 2例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调查
- 2004年
- 贺今林莉王军
- 关键词:急性氰化物中毒职业性中毒
- 一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 2003年
- 患者男性,70岁,因多饮,多食、消瘦15年,视物不清1年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行走困难,视力:双眼指数/20cm,晶体混浊,心肺(-),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腱反射减弱(+),痛、温、触觉明显减退。左足跟部及拇趾外侧出现一深溃疡,分别为2.5cm×2.
- 王军贺今秦静
-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 济南市某区社区家庭病床现状调查分析
- 2015年
- 目的凋查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济南市某区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为家庭病床合理运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以某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的58例家庭病床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诊断病种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8例家庭病床中,男性43.10%,女性56.89%,年龄70~96岁者最多,占75.86%,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疾病康复需求日益增长,结合中国国情,以全科医学为依托,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成为解决这一需求的优选途径之一。
- 李巧玲王丽华秦静贺今王娜王辉吴振超
-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师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
- 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职业病科的实施与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职业病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济南医院职业病科实施一系列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改革措施,对改革前后患者满意度和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了2年的实施,通过对180份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满意度从(85.12±4.31)%提高到(94.0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科室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从63.64%提高到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这2年实施的情况来看,在职业病科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优质护理的实施,优化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协同性与积极性,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成为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之一。
- 李巧玲吴振超贺今林大伟于永红孙远东王娜王丽华
-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
- 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动物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的血象及病理改变,探讨最佳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 60只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AA模型组,每组各30只。AA模型组给苯剂量为2 ml/kg(以玉米油补足4 ml/kg),对照组单纯注射玉米油4 ml/kg。两组均每周3次注射,共注射25次。采用小鼠尾静脉取血法,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进行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细胞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骨髓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加,各项指标符合AA,提示本实验中苯诱发AA模型成功。结论建立苯诱发AA动物模型可通过CD1小鼠每周3次皮下注射2 ml/kg苯,共注射25次获得;此方法简便、可靠、成功率高。
- 贺今郭春黄涛王秀英
- 关键词:苯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
- 职业性重症中暑16例被引量:2
- 2017年
- 中暑(heat stroke)是指人体持续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重症中暑体温一般超过40℃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继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1].许多患者遗留永久性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及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2].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16例职业性重症中暑患者,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温状态以解除中暑导致的高热,对重症中暑可有效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现报道如下.
- 林大伟贺今吴振超秦静
- 关键词:重症中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体温调节中枢高温高湿环境神经系统损伤皮肤干燥
- 淫羊藿多糖对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的进展,对淫羊藿多糖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中药在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调节治疗及理论研究方面提供思路。
- 贺今王秀英李晓东
- 关键词: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淫羊藿多糖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