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波
- 作品数:76 被引量:3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一例足月小样儿的染色体畸变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一例足月小样儿的染色体畸变,探讨患儿低出生体重的原因。方法采集临床已确诊的足月小样儿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患儿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培养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确定患儿染色体畸变的来源。结果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患儿在10q25.2→qter区域存在长22Mb片段的重复,同时在15q26.2→qter区域存在长5MD片段的缺失。核型分析显示患儿核型为46,XY,-15,+der(15)t(10;15)(q2S;q26)pat。结论患儿在10q25.2→qter区域存在部分三体,而在15q26.2→qter区域存在部分单体,这两种染色体畸变可能均是导致患儿表现为足月小样儿的病因之一。
- 孙顺昌罗福薇贺敬波陈武斌
- 关键词:足月小样儿染色体畸变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核型分析
- 肌母细胞MSTN基因沉默后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肌母细胞MSTN基因沉默后的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探讨沉默MSTN基因治疗肌肉萎缩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可沉默MSTN基因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通过转染导入肌母细胞并进行培养,计数培养肌母细胞,并观察肌母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肌母细胞MSTN基因沉默后细胞数增加,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STN基因沉默后肌母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微绒毛。结论MSTN基因沉默后肌母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形态正常,因此沉默MSTN基因可能成为治疗肌肉萎缩的一种新途径。
- 彭运生孙顺昌贺敬波
- 关键词:MSTN基因基因沉默细胞形态学
- 人CAPN3基因在骨骼肌和白细胞中存在不同的剪切
- 2010年
- 目的 比较CAPN3基因在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骼肌组织中的剪切变异,探讨用外周血白细胞CAPN3 mRNA进行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抽提正常人外周血和骨骼肌组织中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确定CAPN3基因的cDNA序列,比较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骼肌组织中CAPN3cDNA序列.结果 由骨骼肌组织抽提的RNA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为CAPN3基因全长cDNA,包含全部24个外显子;而由外周血白细胞抽提的RNA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为CAPN3基因非全长cDNA,包含23个外显子,缺失了第15外显子.结论 人的CAPN3基因在骨骼肌和外周血自细胞中存在着不同的剪切方式,若用外周血抽提RNA进行CAPN3基因的编码序列分析时会漏检第15外显子的突变.这提示从cDNA水平分析CAPN3基因突变时应采用患者肌肉组织,而非外周血白细胞.
- 孙顺昌彭运生宋慧文林志坚贺敬波
- 关键词:骨骼肌白细胞
- 临床教学十年回顾被引量:1
- 2007年
- 创办高等医学教学基地十年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陌生到比较熟悉,由自发性到规范化,不断改进、充实、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健全教学管理组织,加强和完善教学条件基本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教学相长,加强医院与高校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从而促进综合化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 董临江黄巧娱贺敬波
- 关键词:临床教学管理
- 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β-珠蛋白基因( AC)n(AT)x Ty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β-珠蛋白基因(AC)n(AT)xTy多态性与其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89例已知基因突变类型的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10名中国汉族人群健康对照者.抽取所有个体外周静脉血,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序列,经DNA测序确定(AC)n(AT)xTy序列的多态性,分析(AC)n(AT)xTy多态性与其基因突变的关系.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AC)n(AT)xTy多态性单倍型频率的比较,以及同一单倍型患者的不同突变类型发生率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在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存在9种(AC)n(AT)xTy多态性序列,分别是(AC)2(AT)7T7、(AC)2 (AT)8T5、(AC)3 (AT)7T5、(AC)2 (AT)9T5、(AC)2 (AT)8T9、(AC)3 (AT)8T5、(AC)2(AT)10T3、(AC)2(AT)7T5和(AC)2(AT) 11T3,其中(AC)2 (AT)7T7和(AC)2(AT)8T5是常见单倍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AC)2(AT)7T7、(AC)3 (AT)7T5和(AC)2(AT)8T9单倍型频率分别为38.8%( 69/178)、11.8%( 21/178)、9.0%( 16/17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4.1%(53/220)、5.4% (12/220)、3.2% (7/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66、4.371、6.093,P<0.05);(AC)2 (AT)9T5单倍型频率为10.1%(18/17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3.2% (73/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91,P<0.01);而(AC)2 (AT)8T5单倍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3% (45/178)和29.1% (64/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18,P>0.05).在(AC)2 (AT)7T7单倍型患者中,codon41/42(-TTCT)和IVS-II-654(C→T)的突变率分别为59%( 10/17)和29%(5/17),�
- 孙顺昌周指明宋慧文彭运生贺敬波莫宝妹
-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类多态现象
- 温阳舒筋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温阳舒筋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30例,给予温阳舒筋汤治疗,疗程各为3个月,观察两组症状和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
- 贺敬波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 文献传递
- 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及理论探讨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加减暖肝煎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 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加减暖肝煎胶囊组 33例和对照组 33例 ,连续用药 3周。结果 :治疗后加减暖肝煎胶囊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 ,改善异常心电图 ,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症状综合评分下降 (P <0 0 1) ,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合用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加减暖肝煎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提示可从肝入手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结果为中医隔治法提供了有益的探讨。
- 贺敬波黄绵清张勤廖万柏王立军张玉英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现状与进展
- 1996年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 chemia,SMI)是指患者虽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不伴有各种类型心绞痛的症状,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SMI发生率高,表现隐匿,易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宜积极治疗。
- 丘瑞香贺敬波
- 关键词: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痛定钙拮抗剂
- 冠心病炎症的中医辨证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病变,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炎症的病因病机无明确认识,作者探讨冠心病炎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提出冠心病炎症也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热和瘀血为主,为冠心病抗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 贺敬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炎症中医辨证
- 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 沈维增吕红梅陈晓峰谢峥伟贺敬波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