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单链构象多态性毛细管电泳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基因突变的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 ationPolym orphism,SSCP)分析是检测突变最流行的方法之一.SSCP分析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相结合的技术更是具有灵敏度高、花费低、简单、快速的优点.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于人类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其它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主要综述了各种参数对CES-SCP分析的影响以及CES-SCP分析技术将来的发展方向.
- 陈巧云王荣贾正平贾海谢华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荧光标记
- 限制性内切酶色谱指纹—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检测pBR322/BsuRI DNA片段方法学研究
- 1 引言近年来,分离大分子 DNA 倍受人们关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ersis,CE)分离技术被广泛地应用[1-3],但在测定实际样品时,由于管壁表面对 DNA 有较强的吸附,为了提高分...
- 王荣贾正平谢华陈巧云贾海张强
- 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质粒中基因突变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基因的点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基冈点突变成为分析癌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方法采用以一对引物PCR法扩增出的pBR322和pUC19c氨苄抗性基因为点基因突变模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基因单点突变模型。结果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分离介质,分离温度为19℃,分离电压为13 kV,可分离出模型中的4个单链DNA构象。结论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
- 贾海贾正平付敏强王荣陈巧云谢华马骏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
-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基因突变分析中的方法学及应用研究
- 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所以探索研究新的、灵敏度高的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是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交叉学科。检测基因突变的经典及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多种,如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其中分析基因...
- 贾海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基因突变单链构象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限制性内切酶色谱指纹-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检测pBR322/BsuRI DNA片段方法学研究
- 本文使用线性聚丙烯酰胺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方法进行石英熔融毛细管柱的分离,同时为了考查所修饰毛细管柱的分离特性,通过优化筛分介质浓度、电压、温度、缓冲液添加剂和pH对质粒pBR322/HsuRI标准DNA片段分离的影响,得...
- 王荣贾正平谢华陈巧云贾海张强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 文献传递
- 肿瘤相关物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肿瘤相关物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恶性过程的特异性、整体瘤细胞荷载、肿瘤微弱转移的出现和预测肿瘤的复发。检测肿瘤相关物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毛细管电泳及其相关联用技术在分析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肿瘤生物标记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引用文献42篇。
- 王荣贾正平贾海陈巧云谢华马骏李文斌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 毛细管电泳与MFOLD软件研究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分离二级结构被引量:7
- 2007年
- 从Gene Bank数据库中下载质粒基因序列,用DNAssist软件分析并最终建立了单点碱基突变模型,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单链DNA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探讨。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LIF)方法,以线性聚丙烯酸胺为筛分介质对模型进行分离分析,并与MFOLD软件所预测的单链二级结构进行对照分析。分离条件为:线性聚丙烯酸胺浓度为6%,负极进样,13kV分离,温度为19℃,λem=488nm、λex=520nm。结果发现毛细管电泳实际分析结果有4个单链峰,而MFOLD软件预测的只有3种二级结构,预测的准确度为75%,MFOLD软件虽然有局限性,但预测DNA二级结构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贾海王荣贾正平陈巧云谢华马骏敖燕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
- 限制性内切酶指纹-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原核/真核质粒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线性聚丙烯酰胺修饰石英毛细管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技术,对原核/真核质粒用不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运用限制性内切酶指纹-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REF-HPCE-LIF)检测法同时对内切酶酶切后多个和较长DNA片段进行了检测,电泳缓冲液为1×TBE(pH8.3),阴极电压进样(10kV,5s),分离电压13kV,25℃,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检测(λex=520nm)。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EF-HPCE-LIF方法可对原核/真核酶切后多个和较长DNA片段进行检测,获得了满意的限制性内切酶指纹图谱,能够检测片段大小相差不超过10bp。所建立的方法较琼脂糖电泳分辨率高,可应用在检测多个和较长DNA片段的突变,在诊断肿瘤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 王荣贾正平阮金秀谢华陈巧云贾海张强徐娟敖燕
-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激光诱导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