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水稻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污泥
  • 3篇堆肥
  • 3篇突变体
  • 3篇土壤
  • 3篇泥鳅
  • 3篇污泥堆肥
  • 3篇细胞
  • 3篇卵细胞
  • 3篇菌根
  • 3篇菌根真菌
  • 3篇教学
  • 3篇高职
  • 3篇高产
  • 2篇淀粉
  • 2篇选育
  • 2篇有机肥
  • 2篇院校

机构

  • 39篇金华职业技术...
  • 12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浙江交通技师...
  • 1篇安徽喜多收种...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9篇赵华
  • 16篇梅淑芳
  • 12篇邢承华
  • 12篇梅忠
  • 7篇张树生
  • 6篇刘向蕾
  • 5篇吴殿星
  • 5篇舒小丽
  • 3篇唐建勋
  • 3篇方勇
  • 3篇程方民
  • 3篇马玲
  • 3篇刘忠良
  • 2篇程樟顺
  • 2篇刘汉卿
  • 2篇方英姿
  • 2篇龚萍
  • 2篇黄新
  • 2篇张其芳
  • 2篇胡蕾

传媒

  • 7篇广东微量元素...
  • 4篇核农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科技视界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金属Cu、Pb 对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卵细胞凋亡及 DNA 损伤的 SCGE 试验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研究了Cu、Pb不同浓度梯度与不同暴露时间联合染毒对泥鳅卵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各Cu、Pb浓度组DNA平均迁移长度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随着Cu、Pb染毒剂量的增加,各试验组DNA的平均迁移长度逐渐增加,在试验浓度梯度范围内(Cu0.01mg/L+Pb0.05mg/L、Cu0.10mg/L+Pb0.50mg/L、Cu0.25mg/L+Pb0.75mg/L),存在较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但未见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Cu、Pb可引起泥鳅卵细胞凋亡和DNA损伤,卵细胞的不同损伤水平可望作为较为理想的水环境基因毒性指标。
唐建勋程樟顺郑荣泉陶晓敏刘忠良赵华
关键词:PB泥鳅卵细胞SCGEDNA损伤
重金属Cu^(2+)、Pb^(2+)单因子及联合毒性对泥鳅卵细胞DNA的损伤效应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u2+(0.01、0.10、0.25mg/L)、Pb2+(0.05、0.50、0.75mg/L)单因子染毒以及Cu2++Pb2+(0.01 mg/L+0.05mg/L、0.10 mg/L+0.50 mg/L、0.25 mg/L+0.75 mg/L)联合染毒对泥鳅卵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并以SCGE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u2+与Pb2+单因子染毒对泥鳅卵细胞DNA的损伤具有较为显著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P<0.05)。Cu2++Pb2+联合染毒,在溶液暴露的0—5d表现为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P<0.05);Cu2++Pb2+暴露5—10d则表现出拮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u2+、Pb2+单因子及联合染毒均造成泥鳅卵细胞DNA损伤,具有基因毒性效应。
唐建勋唐奕扬孙红祥李君荣吴瑗赵华
关键词:泥鳅卵细胞PB2+
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首先,将需要青贮的苜蓿进行晾晒,其次,在晾晒好的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最后,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密封保存;苜蓿在进行晾晒的时候,使其晾晒后的含水量在45...
邢承华方勇赵华梅忠陈雪
文献传递
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综述了糯稻的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现状,包括糯米的饮食文化、加工应用、营养价值、品质要求和遗传育种,并展望了糯米市场研发和育种方向。
孙健梅淑芳赵华舒小丽吴殿星
关键词:糯稻育种进展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白菜重金属积累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以金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它对小白菜进行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以污泥作堆肥对土壤和小白菜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和小白菜地上部组织的Cu、Zn、Cd和Pb含量也呈积累趋势,当施用量为10%时,地上部组织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由此说明,在污泥堆肥和利用过程中应进一步严格控制重金属及其在作物体中积累,尤其控制可食部分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泥堆肥长期施用过程中的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积累。
梅忠宋晓英赵华
关键词:污泥土壤重金属
三个马棘突变体营养品质和利用价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野生型马棘为对照,对比研究了紫叶、黄叶和高黄酮三个突变体的主要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为26.54%,比野生型高24.31%,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8.92%,铁、铜、锰、锌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72.34%、7.02%、21.01%和38.75%,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分别比野生型高27.85%和27.68%;紫叶和黄叶突变体蛋白质含量低于野生型,含钙量分别比野生型提高15.22%和25.46%。研究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紫叶和黄叶突变体也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梅淑芳梅忠赵华黄新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
关键词:突变体营养品质
金华市区公园表层土壤铅污染分析及预防措施
2007年
对金华市区10个典型公园的表层土壤Pb含量做了调查分析,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公园表层土壤Pb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市区公园表层土壤Pb的平均含量为41.37 mg/kg,超半数公园为轻度污染至中等污染,即金华市区的公园表层土壤Pb含量污染并不是很严重。通过对土壤Pb含量的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金华市区公园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交通和工业污染。
赵华邢承华梅忠梅淑芳刘向蕾
关键词:公园表层土地积累指数
紫花苜蓿耐逆性状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2年
有关苜蓿的耐逆性研究一直是牧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领域也逐渐从形态水平发展到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更深入的领域,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简述了紫花苜蓿耐逆性状遗传、耐逆性状分子标记、耐逆基因克隆的研究,综述了利用生物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良紫花苜蓿耐逆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紫花苜蓿耐逆育种提供参考。
梅淑芳张树生黄新李真赵华
关键词:紫花苜蓿性状遗传分子生物学
橙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橙红叶石楠是一种优良的彩色观叶园林植物,利用其冬芽或春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培养基采用MS+6-BA3mg/L+NAA0.3mg/L,春芽的诱导率达到66.7%;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1.5mg/L+NAA0.1mg/L,丛生芽增殖率最高达5.1倍;壮苗培养基采用MS+6-BA0.7mg/L+NAA0.2mg/L+IBA0.2mg/L,壮苗率为90%;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NAA0.2mg/L+IBA0.3mg/L,平均生根数6.2条,生根率达100%。
赵华刘汉卿
关键词:培养基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探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建立最优番茄-AMF共生耦合体系,改良设施番茄次生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以4种AMF中初筛出的地表多样孢囊霉(D.v)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e)为接种菌剂进行土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两种AMF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及氮磷吸收等的影响,探究两种菌剂对番茄盐害效应的缓解作用,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菌剂。结果发现,D.v和C.e两种优势菌剂均具有较高的侵染率和侵染密度,明显减轻了盐逆境对番茄的伤害。盐害指数表明,未接菌组植株的盐害指数显著高于接菌组,D.v组最低,仅为35.63%。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AMF定殖可使MDA含量增幅减缓,叶片Pro含量显著下降,最大降幅可达60.66%。接菌处理能显著提高植物光合能力,盐处理下接种D.v、C.e后,番茄F_(o)降幅分别高达18.29%、8.94%,F_(v)/F_(m)最高增长率为7.48%、5.58%,P_(n)、G_(s)增幅最大可达49.12%、35.44%。接种AMF显著增强了宿主抗盐性,D.v处理后植物的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大增长率,分别为37.09%、95.60%、32.71%。对番茄植株各部分氮、磷营养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D.v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全氮、全磷含量比未接菌组分别增加了18.79%、14.81%,而C.e分别为5.49%、8.11%,地下部趋势与地上部相同。据此,从4种AMF中初筛得到的D.v和C.e均能提高番茄对盐逆境的适应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效应,其中D.v为最佳促生菌种,可适用于番茄的规模化生产。
赵华任晴雯王熙予李珍妮唐秀梅蒋丽慧刘鹏邢承华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番茄盐胁迫抗氧化保护酶光合特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