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生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2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赵太生郑磊李学文董建增李学斌刘兴鹏邓华喻荣辉吕吉元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CARTO三维标测系统心房颤动血栓并发症心血管事件电生理机制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A-V间期优化对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评价A-V延迟优化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病人早期心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A-V延迟间期的程控优化设置。方法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病人在程控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前提下,经组织多普勒超声(TDI)测量A-V延迟优化前后相应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及主动脉瓣口的速度-时间积分(VTI)等即刻心功能指标。结果 4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病人A-V延迟优化后LVEF、SV及VTI与优化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优化后LVEDd与优化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T起搏治疗在保障了心室舒缩同步的前提下,通过最佳的A-V延迟优化,对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应重视对CRT治疗病人A-V延迟的优化设置。
- 赵太生王裕岱李学文吕吉元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心功能指标
- 冠脉血清Angptl2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拟行冠脉造影患者不同危险因素作用下冠脉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的检测,探讨Angptl2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56例,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不同相关危险因素作用下,患者冠脉血清Angptl2水平的检测、比较,分析其与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性别、吸烟史、目前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对冠脉血清Angptl2水平有影响(P<0.05)。目前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史为Angptl2最大影响因素(目前吸烟P=0.006;高血压病史P=0.042)。结论性别、吸烟史、目前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对冠脉血Angptl2水平均有影响,以目前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史为著。
- 穆逢晨贾永平范春雨魏瑞鹏秦纲吴磊靳春荣赵太生
-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脂质过氧化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及冠脉病变进展情况。方法选择38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4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B组)进行PCI,分别在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30min,1h,24h及7d采血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动态随访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MDA与SOD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脂质过氧化物指标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在B组更加明显,至术后第7天,B组仍有明显变化,而A组已经接近术前水平。随访12个月发现,B组患者再狭窄,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显著高于A组(P<0.05),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χ2值分别为4.20、4.21、5.17、0.30、22.33。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出现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持续且时间长,糖尿病可能促进了这一损伤过程。
- 孙静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秦纲赵太生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脂质过氧化
- 主动与被动固定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对比分析
- 2010年
-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心室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0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30例螺旋电极置入的病人,分别于置入时、术后1周、术后3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及阻抗。结果两组起搏阈值在置入后1周均较置入时升高(P<0.05)。术后3个月时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阻抗均较术中降低(P>0.05)。结论置入螺旋电极者不论起搏阈值、阻抗的变化均与传统被动固定电极相近。
- 刘亮李学文王雄刘向东赵太生王群吴萍吕吉元
- 关键词:起搏电极起搏器置入术起搏参数
-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国人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 15例心肌梗死、39例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6例风湿性心脏病共 6 0例 ,其中男 41例、女 19例 ,平均年龄 ( 5 6± 13)岁 ,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途径行 Judkins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16 0例全部造影成功。采用 6 F导管者 31例 ,5 F者 2 9例。左侧桡动脉入路 46例 ,右侧 1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由股动脉入路 1例。 1例左侧入路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后桡动脉严重痉挛改由股动脉入路完成。 2 0例同时完成了左胸廓内动脉造影。 2并发症 9例。 1例手术过程出现肘部血肿 ,2例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 ( 3.4% ) ,6例术后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 10 .2 % )。桡动脉并发症女性 5例 ,高于男性 3例 ( P<0 .0 5 )。 6 F导管组 6例 ,高于 5 F导管组 2例 ,但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血管超声显示为桡动脉内血栓形成、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弱等。结论 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痛苦小 ,易止血 ,同时易于行胸廓内动脉造影等优点 ,特别适应于股动脉狭窄及不能持续平卧的患者 。
- 李学文马锋吕吉元张水旺贾永平李天亮靳春荣高宇平赵太生刘向东吴萍王群李玉梅王陆建闫晓梅刘卓敏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适应证
-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冠脉造影(CAG)的1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检测所有病人RDW、PDW、CysC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不同亚组,进一步比较各亚组RDW、PDW、Cys-C的差异,并对RDW、PDW、Cys-C与Gensini积分间进行相关分析,以明确RDW、PDW、Cys-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RDW、PDW、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RDW、PDW、Cys-C大致呈增高趋势,RDW、PDW、Cys-C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RDW、PDW、Cys-C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均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新的预测因子。
- 张春阳弓军胜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赵太生
- 关键词:冠脉病变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GENSINI积分
- 脑膜瘤术前经导管颈外动脉栓塞术被引量:1
- 1992年
- 对8例脑膜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患者进行了明胶海绵粉颈外动脉栓塞术。结果示肿瘤血管减少或完全消失。术中出血减少,肿瘤组织坏死。本组无严重并发症。
- 郑玄中刘起旺康春松赵太生王绍亮孙之洞
- 关键词:脑膜瘤术前
- 全文增补中
- 心外手术室对护校学生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2002年
- 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们通过采取对护生在心外手术室临床学习,使护生基本掌握除颤器、微量泵、电烧仪、头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能协助完成中心静脉压、桡动脉压的监测,独立完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术、导尿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心包纵隔引流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连接等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队伍整体水平.
- 牛成英赵太生
-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3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对照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TNF-α的变化。结果术前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RVA起搏组与术前、术后一周比较TNF-α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RVA起搏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加;RVS起搏组较术前、术后一周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TNF-α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 马剑芬李学文王雄吕吉元王群刘向东赵太生吴萍
- 关键词: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肿瘤坏死因子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