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引起药源性肾损害被引量:4
- 2007年
- 赵广娟闫芳
- 鼻腔滴入IFN-γ对AR大鼠鼻腔黏膜中GATA-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腔吸入IFN-γ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8只。A组为阴性对照组。B、C、D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IFN-γ治疗组、D组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对照组。B、C、D组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分别滴入PBS50μl、IFN-γ1μg和丙酸倍氯米松3.5μg。第39天取鼻腔黏膜,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3。结果与A组相比,B组鼻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GATA3表达增加;C、D组上述炎性改变明显减轻,鼻黏膜中GATA3表达减少。结论鼻腔滴入IFN-γ治疗AR可能与阻断GATA3表达,从而继发抑制Th2型反应有关。
- 李钦张永东孙崇伟陈彦林杜英华赵广娟张大良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 鼻腔吸入γ干扰素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鼻腔吸入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卵白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IFN-γ组(C组)和丙酸倍氯米松组(D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IFN-γ1μg和丙酸倍氯米松3.5μg,另设阴性对照组(A组)大鼠8只。第39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细胞成分、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浓度;取血测定血浆IgE水平;黏膜切片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及GATA-3的表达。结果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量(x^-±s,下同)为(0.005±0.003)×10^4/ml,明显低于B组(0.225±0.060)×10^4/ml(P〈0.01);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为(7.8±3.5)pg/ml,白细胞介素5为(12.5±4.3)pg/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C组血浆中总IgE为(38.5±9.6)μg/ml,卵白蛋白特异性IgE为(19.8±5.4)IU/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B组大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并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C组大鼠上述炎性症状改变减轻。免疫组化显示B组鼻腔组织中GATA-3表达增加,而C组的表达减少。结论鼻腔吸入IFN-γ可以抑制AR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合成,抑制嗜酸粒细胞在鼻腔内的炎性浸润,降低血浆中总IgE和卵白蛋白特异性IgE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阻断GATA-3表达,从而继发抑制Th2型反应有关。
- 李钦张永东孙崇伟陈彦林杜英华赵广娟张大良
- 临床输液反应288例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从反应人群结构、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患者及气侯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输液反应发生与性别因素无关,各年龄段以55岁以上发生率最高;预后情况较好。从用药情况看,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加入抗生素粉针剂或中草药制剂输液反应发生率高;引发因素以不溶性微粒超标最多,高发因素还包括内毒素阳性、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药物、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
- 赵广娟
- 关键词:输液
- 缬沙坦与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缬沙坦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并与赖诺普利相比较。方法将6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赖诺普利组(B组),经2w冲洗期后,分别给予缬沙坦80mg/d,赖诺普利10mg/d,口服治疗4w,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偶测血压(CBP)并行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转氨酶、心率测定。两组中各选10例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测定(ABPM)。结果两组降压总有效率CBP分别为80.64%和65.52%(P>0.05)。ABPM分别为70%和6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 Ratio(SBP分别为72.6%、68.4%,DBP分别为69.0%、60.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转氨酶以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A组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B组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结论缬沙坦80mg/d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不良反应轻,安全耐受性好。
- 赵广娟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赖诺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