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组胺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细胞
  • 3篇消风
  • 3篇消风散
  • 3篇抗组胺
  • 3篇抗组胺药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荨麻疹
  • 3篇风散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升高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 2篇用药
  • 2篇联合用
  • 2篇联合用药
  • 2篇合用
  • 1篇大疱

机构

  • 12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赵芬
  • 6篇田庆均
  • 5篇周小勇
  • 4篇田黎明
  • 3篇程杨
  • 3篇包诗杰
  • 2篇陈龙
  • 1篇胡彬
  • 1篇吴卓璇
  • 1篇孔庆云
  • 1篇曾宪玉
  • 1篇胡枫
  • 1篇陈柳青
  • 1篇范昉
  • 1篇陈金波
  • 1篇贺美林
  • 1篇夏旋
  • 1篇姜倩
  • 1篇夏旋
  • 1篇李腾龙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2014全国...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毒清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瘙痒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年
老年瘙痒症(SP)是无原发皮损,自觉瘙痒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夜间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病程较长出现色素沉着、皮肤角质层增厚[1]。中医学将SP归属于"痒风"范畴,病因病机为风寒湿热蕴于肌肤,血虚肝盛,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肝胆湿热下注导致本病[2]。治则为润燥凉血、清热除湿。
李琼赵芬
关键词:瘙痒症老年湿毒清胶囊西替利嗪
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科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痊愈率95%,疗效满意。因此,在临床中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感染灶及病原学依据,可以首先辨证使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可以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田庆均周小勇赵芬田黎明程杨包诗杰
关键词:消风散抗组胺药急性荨麻疹联合用药
念珠状发1例
患者男,15岁,因头枕部断发近15年,于2015年3月到我科门诊就诊。患者母亲诉患者出生后数月发现其头枕部头发较头部其它部位生长差,枕部头发较为稀释,干枯,并且生长长约1cm左右开始断发,最长约2cm左右,头发易脱落。同...
田庆均赵芬孔庆云陈龙
文献传递
维生素D衍生物卡泊三醇对小鼠斑秃治疗有效性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研究维生素D衍生物卡泊三醇对小鼠斑秃的缓解情况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构建小鼠斑秃模型,将维生素D衍生物卡泊三醇均匀涂抹在小鼠斑秃区域后,观察小鼠斑秃缓解情况;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斑秃区域皮肤组织CD4^(+)、CD8^(+) T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情况。结果 卡泊三醇处理后小鼠斑秃完全消失,治疗有效率达100%;小鼠毛囊细胞周围与炎症反应相关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降低,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下降(P<0.05)。结论 卡泊三醇可通过抑制小鼠毛囊细胞周围与炎症反应相关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以及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而改善小鼠斑秃。
赵芬贺美林田黎明胡枫姜倩陈龙田庆均
关键词:卡泊三醇维生素D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1例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总结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2至2021年11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BP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1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BP患者中,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67.73±13.06)岁,银屑病均先于BP发病,平均间隔时间为(15.95±13.17)年。11例BP均发生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5例有明确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史,8例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阳性,6例患者检测BP180抗体均为阳性,4例患者检测BP230抗体仅1例阳性,8例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给予四环素类、烟酰胺及局部外用激素治疗,其中1例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随访半年至6年,8例患者无新发水疱,银屑病局限性复发,3例死亡。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相对少见,中老年男性多见,中重度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后先对糖皮质激素规律减量,较少引起银屑病加重。
赵芬胡彬吴卓璇万立叶军罗红玉方美珍周小勇陈柳青陈金波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分析
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
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痊愈19例,无效1例,痊愈率95%,疗效满意。因此,在临床中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感染灶及病...
田庆均周小勇赵芬田黎明程杨包诗杰
文献传递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被引量:3
2017年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证的代表方,能解半表半里的阳证。小柴胡汤应用范围广泛。临床上,结合胡希恕的经方体系用其治疗药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疾病疗效彰显。小柴胡汤证主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结合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临辨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可退半表半里之热,外达透邪,
夏旋夏旋赵芬李腾龙
关键词:小柴胡汤皮肤病《伤寒论》
五味消毒饮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PHN)的影响。方法: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肌内注射甲钴胺。观察组加用五味消毒饮。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烧灼、瘙痒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GE2、IL-6、TNF-ɑ均降低,β-EP均升高,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辅治PHN疗效较好。
邓璐赵芬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五味消毒饮
清热解毒方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JS)的疗效。方法将48例SJ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皮损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皮损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CRP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SJS疗效较好,能明显缩短皮损愈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李琼赵芬
关键词: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免疫球蛋白清热解毒方炎性因子
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
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痊愈19例,无效1例,痊愈率95%,疗效满意。因此,在临床中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感染灶及病...
田庆均周小勇赵芬田黎明程杨包诗杰
关键词:消风散抗组胺药急性荨麻疹联合用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