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久芳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后马克思主义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概念
  • 1篇实践观
  • 1篇视阈
  • 1篇主义
  • 1篇追问
  • 1篇总体性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理性观
  • 1篇马尔库塞
  • 1篇马克思哲学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美国哲学
  • 1篇拉克劳
  • 1篇含混

机构

  • 4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邓久芳
  • 1篇丁立群
  • 1篇郭春明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马尔库塞理性观研究
哲学史的演变过程就是“理性”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起主导作用的为自然理性,意图对世界的构成给出本体论解释。文艺复兴以后,笛卡尔使人的主观理性摆脱了古希腊自然理性的束缚,否定了中世纪上帝的至上地位,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树立了人...
邓久芳
关键词:美国哲学马尔库塞
理论、制作与实践:实践的完整性被引量:2
2021年
对实践的不同理解导致哲学史上形成两种不同传统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观表现为偏重道德与政治实践而贬低制作。培根转变了对实践的理解,他用科学、技术相融合的制作代替了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成为实践的首要内涵,这引发了现代性和技术理性主义的文化危机。总体上看,两种实践观传统都把生产性活动与自由的道德活动对立起来,都割裂了人类行为的完整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摆脱了非此即彼的逻辑,克服了实践与制作的分裂,创立了总体性实践观。总体性实践观建基于劳动,通过劳动的自然与规范的双重意义,引申出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使体现主体间关系的自身目的性的活动(实践)与体现主客关系的单纯手段性的活动(制作—技术)统一起来,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从而超越了传统实践观。
丁立群邓久芳
“意识形态”发展研究
2014年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容庞杂、意义含混的概念,要想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范畴,必须考察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该文通过追问意识形态的起源,探讨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探讨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邓久芳
关键词:意识形态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含混追问
对拉墨后马克思主义解构逻辑的批判——基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视阈被引量:1
2016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主义哲学,尤其是以反本质主义与反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对马克思哲学的无产阶级主体地位、阶级斗争学说、领导权理论、社会规律等进行了多重解构,试图使社会主义斗争走向一种靠话语接合的多元的、差异的、偶然性的激进民主政治斗争。但这一系列解构逻辑却突显出拉克劳、墨菲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存在多重失误。要发展马克思哲学,发扬马克思哲学开放包容的理论品格,就必须在结合社会历史现实基础上与后马克思主义展开对话,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郭春明邓久芳
关键词: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