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志峰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晚明
  • 2篇万历
  • 2篇大礼议
  • 1篇读书
  • 1篇读书会
  • 1篇新论
  • 1篇学史
  • 1篇学术流派
  • 1篇学说
  • 1篇章学诚
  • 1篇儒学
  • 1篇师道
  • 1篇史学
  • 1篇书会
  • 1篇思孟
  • 1篇四权
  • 1篇青天
  • 1篇中唐
  • 1篇重读
  • 1篇荀子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邓志峰
  • 1篇陈新
  • 1篇章益国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世界历史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万历中期以后的“在朝王学”
张居正以后的万历政局经过最初的大小臣工之争,中期的阁部之争,以及晚期的言路党争以后,终于在天启初演化为东林与阉党之争。对于这一过程,以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过许多颇有价值的分析。作为纯粹的事件考证者有之,基于道德判断以清流...
邓志峰
文献传递
晚明思想漩涡中的利玛窦被引量:2
2002年
万历十一年(1583)利玛窦几经周折,终于从澳门进人中国内地,在广东从事传教活动。尽管对当时中国学术界的内幕尚不甚了然,但却很快就被卷入到一个个争论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邓志峰
关键词:传教活动利玛窦晚明
思孟五行说新论被引量:1
2018年
近代以来,学界关于五行问题极为聚讼,而以否定五行之合理性者为主流。不仅如此,自帛书《五行篇》出土以来,思孟五行与阴阳五行无关的观点几成定论。两种五行观念的表述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德性论的天人观念所致,思孟学派有见于此,在天人合一论之基础上,提出与天道五行相应的人道五行这一德性论的先天范畴,即后世所谓五常。子思唱之,而由孟子集其大成。本文重新抉发了孔子、《周易》、子思、孟子四种五行说之大义,并反驳了简帛《五行篇》出土以来,学术界所形成的简单化的思孟五行观。
邓志峰
关键词:荀子
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被引量:10
2004年
蒙文通先生曾经指出 ,在中唐天宝之后 ,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领域同时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更新运动。本文进一步指出 ,这一更新运动之产生除了外缘性的社会政治原因外 ,更重要的则是士大夫精神领域的变化 ,可称之为“师道复兴运动”。这一运动在史学上的变化 ,则是“义法史学”的兴起 ,其基本取向是用新经学的标准来衡量史学 ,进而讲究“春秋义法”便成为其主要特征。它在理论上的鼓吹者是隋朝的王通、唐朝的萧颖士、韩愈、皇甫、李翱 ;在实践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则是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晚近有关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义法史学”不仅在价值判断上多置贬词 ,而且对其学术渊源亦多有未审 。
邓志峰
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以党社为中心
党社运动作为晚明历史进程中间的关键环节,在明清学术史的转型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以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为线索,考察万历至崇祯时期不同学术流派因行动取向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纠葛.君道与师道的关系是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
邓志峰
关键词:古文运动学术流派
文献传递
王学史(1521—1584):以伪学到准官方学说——兼论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
王学作为一种思辩哲学,或者说与晚明时代经济与社会整体建制密切相关的一种儒学体系,在历代学者当中获得了取向各异的学术阐释.该文依时间的脉络,探讨了王学在三个不同时期的演化和发展,揭示了思想本身在现实中的具体展开,并按行动取...
邓志峰
关键词:师道
文献传递
文史之通义何在:重读章学诚暨《道公学私:章学诚思想研究》读书会
2021年
岳秀坤:今天由我客串主持人。感谢陈恒老师,感谢上海师范大学,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朋友们一起来聊一聊章益国的新书《道公学私:章学诚思想研究》(以下简称《道公学私》)。这几天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越来越感觉,他的确思考的是一些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到整个的历史学,所以,我们用“人类历史重大理论问题系列讲坛”来做这次讨论,也是恰当的。
岳秀坤陈新邓志峰章益国
关键词:章学诚公学读书会历史学
“谁与青天扫旧尘”——“大礼议”思想背景新探被引量:7
1997年
考察明中叶政治与学术的互动,嘉靖前期的“大礼议”与更定祀典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视角.“大礼议”反映了皇权与阁权之间的斗争,这已经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然而与以往许多赤裸裸的政争不同的是.“大礼议”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礼仪形式之争,权力的对抗是在议礼双方论辩的过程中逐渐展开的.既然是辩论就需要有一定的根据、以理服人,那么双方论辩的基础或思想背景如何?真的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大礼之议.重嗣者议虽非而心则忠.重统者议虽正而意则媚”,仅仅是一些下级官僚的“希意干进”吗?令人的考证其实已否认了这一点.而极为巧合的是,议礼过程中新旧两派的对立,实际在学术背景上正是正统的朱学与新兴的工学之间的互相诋娸.早在四十多年前.欧阳琛先生就已对此作过考证.他指出:“考赞礼诸臣之思想渊源.多为姚江王门高弟,则此一新旧士大夫集团之政争,实与当时新兴王学及正统朱学之对立有关,此又欲明大礼议之思想背景者不可不知也。”欧阳先生以朱王二派的对立考察了从嘉靖到万历一段时期的党争,这是颇有见地的。然而将嘉靖一朝很有影响的“伪学”之禁与“大礼议”《含更定祀典》关系极为密切,笔者对“大礼议”的整个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略述-孔之见。
邓志峰
关键词:大礼议《万历野获编》《明儒学案》《明史》明世宗
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被引量:12
1999年
“大礼议”是嘉靖初年的一个重要事件。传统的研究认为 ,“大礼议”的过程是明世宗借重张璁等一批低级官僚的力量打击内阁 ,是皇权与阁权相互斗争的过程。本文认为 ,“大礼议”一方面反映了皇权与阁权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当时朝内几种主要势力 :皇权、阁权、宦权、勋戚权力相互整合的复杂互动。皇权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不在于议礼新贵们的理论优势 ,而在于明世宗藩邸的“从龙功臣”充实锦衣卫 。
邓志峰
关键词:大礼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