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 作品数:15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前言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由攫取型经营逐步向生产型经营转变[1]。其中,如何利用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因此,系统研究动植物驯化和栽培及其关系,有助于还原先民的生业活动和探讨史前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史前粟黍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中国北方地区也是家畜驯化的中心区域[2]。然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相关考古发现却极其有限,迄今为止仅见于东胡林、转年、于家沟、南庄头、李家沟和扁扁洞等遗址(图一). 侯亮亮 李君 邓惠 郭怡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 雄安南阳遗址动物资源消费策略初探 2021年 本文借助骨骼破碎度、表面性状改变、死亡年龄结构以及骨骼部位发现率等分析,以南阳遗址第二发掘地点出土动物遗存为切入点,首次尝试探究战汉时期燕文化系统内一般城址居民的动物资源消费策略。分析表明,南阳先民在对家猪、家羊、家鸡主要进行肉食开发的同时,对黄牛、家犬与马的利用则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战国晚至西汉早的社会动荡与转变期,南阳先民适时调整策略,家畜经济由动物性资源完全依靠本地饲养的自给自足型,逐渐向饲养加购置的半"市场化"转型。 邓惠 张晓峥 刘凯凤关键词:燕文化 唐宋时期肉食消费的动物考古学证据——兼论历史时期肉食消费判断标准 2024年 凡探讨古代肉食消费,此前多以“六畜”为基础。其实早至先秦,所饲“六畜”与所食“六膳”已是不同概念。本文借助重新界定的肉食消费判断标准,选取历史时期动物考古材料相对丰富的唐宋阶段,尝试探究动物实体遗存对于明确和丰富历史时期肉食消费细节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至迟到唐宋,延续至今的猪、羊、鸡、牛加之水生动物的肉食组合基本形成,但肉食消费模式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相较于羊肉在华北区西部、北部自上而下肉食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在华北区南部、东北区尤其华中区始终都更倾向猪肉的食用。 邓惠关键词:唐宋 动物遗存 大同水泊寺北魏墓群人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试析北魏女性的地位 被引量:5 2019年 自人类产生,女性就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女性崇拜的现象[1,2]。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的复杂化程度开始加剧,男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女性的地位则开始逐步降低[3]。 侯亮亮 古顺芳 苏俊吉 肖晓鸣 吕晓晶 邓惠 郭怡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动物骨骼 北魏 社会财富 稳定同位素 女性崇拜 稳定同位素和植物微体化石证据所见山西忻定盆地4000a BP前后的生业经济 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揭示4000a BP前后地理条件封闭的忻定盆地考古学文化大发展与传统粟黍农业及外来麦类种植和牛羊饲养业的关系,讨论中国北方文明事件所产生的广泛的经济基础,文章以辛章遗址出土的9例人骨和58例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人牙结石上植物微体化石分析的研究方法,还原了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先民、猪和狗主要以粟黍类食物为生,牛和羊的食物中也包含一定量的粟黍副产品(如秸秆)等.然而,小麦等并没有在该地区被种植.显然,粟黍农业已对外来动物(牛和羊)的饲喂产生明显影响.由此可见,忻定盆地完全采用了以粟黍农业为主兼容诸多外来农业因素的新的农业体系(粟黍农业及猪牛羊饲喂业),进而证实了新的农业体系已成为更广阔区域先民生产和生活的最优选择,这为各地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甚至文明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广泛的物质基础. 侯亮亮 赵杰 邓惠 陈小三 陈涛 陶大卫 郭怡山西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以阳曲县西殿南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3例狗、5例牛、6例羊、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物结构以及先民对家畜的饲喂方式,进而还原龙山文化时期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AMS-14C测年结果显示,M1墓主人骨骼的14C年代为4200±30 a B.P.,树轮校正后的年代范围为4844~4620 cal.a B.P.,结合该遗址遗存及其组合群特征初步判断其应为一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C、N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鹿(δ^(13)C:-20.8‰~-18.7‰,均值-19.6‰±1.1‰;δ^(15)N:2.9‰~3.6‰,均值3.3‰±0.4‰,n=3)主要以C3类食物为生,说明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为C3类植物;与鹿不同,羊的δ^(13)C值和δ^(15)N值(δ^(13)C:-17.2‰~-14.3‰,均值-16.2‰±1.0‰;δ^(15)N:6.7‰~9.6‰,均值8.1‰±1.2‰,n=6)明显高于鹿,其内部存在一些差异性,可分为A、B、C三组:A组羊(YQ17和YQ19)的δ^(13)C值偏高(分别为-16.4‰和-16.3‰),δ^(15)N值(分别为9.3‰和9.6‰)较高,其年龄较小,食物中包含较多的羊奶或生活于缺水的环境中,抑或被投喂了高蛋白的饲料;B组羊(YQ16、YQ18、YQ20)的δ^(13)C值偏低(分别为-16.8‰、-14.3‰和-17.2‰),但δ^(15)N值(分别为8.3‰、7.4‰和7.2‰)偏高,其受到人工干扰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野外植被较少,羊群很可能无法自行获得充足的食物资源,这时人为投放的饲料(如粟黍的秸秆等)可能作为其食物的补充;C组羊(YQ15)的δ^(13)C值(-16.3‰)和δ^(15)N值(6.7‰)都较低,其食物来源以C3类植物为主,也有少量C4类食物,其数值符合羊作为食草动物的特征,同时反映出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以C3类植物为主。显然,以野外放养为主的羊,它们的食物结构仍然受到粟黍农业的强烈影响。大部分牛(δ^(13)C:-20.2‰~-14.6%,均值-16.4‰±2.6‰;δ^(15)N:3 杨柳红 姬凌飞 裴静蓉 邓惠 张国文 侯亮亮考古遗址中家鸡骨骼的辨识 被引量:4 2019年 前言据统计仅以2011年为例,全球大约有581亿只鸡被消费[1]。作为世界人均消耗量第一的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与人类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而在漫长的家禽饲养史中,人类对家鸡的利用甚至依赖,应当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其中首先被关注的,自然是家鸡源起于何时又驯化于何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出土,关注点开始自印度河流域向中国华北地区一路北移[2],时间更一度推进至距今万年左右。 邓惠 李君关键词:骨骼形态 徐州拉犁山汉墓M1出土动物遗存及相关问题探讨 2022年 本文是徐州地区汉代墓葬的首次动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对徐州拉犁山汉墓M1出土动物遗存进行种属鉴定、数量统计、部位与年龄观察以及性质判断,并结合徐州两汉时期其他贵族墓随葬动物和其他地区汉代墓葬动物鉴定报告的梳理,推测拉犁山M1出土野生动物较多可能与墓葬等级较高存在相关性;随葬动物可能是作为肉食献给墓主,并显示墓主对财富和资源的占有。将汉代墓葬出土动物与汉代图像、文物和文献记载中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中动物利用的情况结合观察,可知拉犁山汉墓中动物的随葬与墓主较高的社会等级以及当时社会上层的肉食风尚相匹配,也体现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和礼俗。 李凡 邓惠 李志鹏 赵晓伟关键词:动物遗存 动物考古 内蒙古中南部秦汉时期的家畜饲喂方式:以福路塔墓地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2023年 一、引言内蒙古中南部北接阴山山脉,南抵晋陕,西达河套平原,东至黄旗海附近地区^([1])。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关键区域。内蒙古中南部的开发始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达到高潮。战国时期,内蒙古中南部由东到西分布着燕、赵、秦三国,与北方匈奴、林胡、东胡、楼烦经常发生冲突,燕、赵、秦三国自是十分重视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将领土扩大到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带,筑长城,设郡县等^([2])。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3]),燕国在强盛时占有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的部分地区;赵国强盛时占有内蒙古中南部部分地区;秦在战国时代北方与鄂尔多斯相连,战国末年进入九原、云中地区,灭赵国和燕国后,燕、赵全境归入秦。 侯亮亮 胡春佰 赵燕妮 邓惠关键词:草原游牧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 动物骨骼 河套平原 先商文化时期人和动物骨胶原的H同位素研究 2023年 多学科研究已经为先商文化时期人群的迁移提供了重要线索,并发现了刘庄和南城墓地部分人群迁移的直接证据。目前,骨胶原中的H稳定同位素分析日益成为探索先民渊源及迁移的重要新生点。以刘庄墓地人骨和鄣邓遗址动物骨骼中的H稳定同位素进行相关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先民和动物的迁移活动,动物的饲喂方式及与先民的关系等。结果显示,杂食类的人、猪和狗的δD值比食草动物牛、羊的相应值高。同时,他们的δ15N值和δD值存在正相关性。尽管不同性别、年龄段和葬式先民的δD值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然而,木棺葬个体的δD值明显高于土坑竖穴葬个体、石棺及简化石棺葬个体的δD值,这可能与不同葬式个体潜在的迁移行为有关。为了发挥人和动物骨胶原的H同位素研究在揭示先民的迁移行为方面的潜力,日后工作需要更多样品量和不同地区的背景信息。 侯亮亮 李素婷 邓惠关键词:先商文化 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