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敬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腺癌微环境caveoli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肿瘤微环境中肿瘤实质与间质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仅少数研究探讨胃癌微环境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情况、目的:探讨胃腺癌微环境caveoli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外科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72例,32例正常胃窦黏膜组织作为对照,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实质和间质中的caveolin-1和原癌基因蛋白c-myc表达,分析胃癌实质caveolin-1表达与c-myc以及主要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机选取7例冰冻标本,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获取纯净胃癌和癌旁组织实质和间质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veolin-1和c-myc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常规标本中,胃癌实质和间质caveolin-1高表达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实质和间质(P<0.05):胃癌实质高表达c-myc,并与caveolin-1呈正相关(r=0.312,P<0.05)胃癌实质caveolin-1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LCM标本中,胃癌实质和间质caveolin-1表达分别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实质和间质(P<0.05)。caveolin-1与c-myc在胃癌实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5),在胃癌间质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975,P<0.05)。结论:胃腺癌微环境低表达caveolin-1。胃癌实质caveolin-1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临床进展呈负相关。c-myc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调节胃癌实质和间质中的caveolin-1表达。胃癌间质caveolin-1低表达有望为胃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邢敬刘朋伟彭延申陈晓宇
-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显微切割
- 核抗原Mina53在人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核抗原Mina53基因为原癌基因Myc的下游直接靶基因之一,在一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或患者生存期相关。目的:研究Mina53在人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选择Mina53表达水平较高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其Mina53表达,以转染无关序列siRNA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Mina53 siRNA转染组SGC7901、AGS细胞增殖受抑(96 h相对增殖率:60%和68%),并发生明显细胞周期G1期阻滞(SGC7901细胞G1/G2:2.76±0.12对1.86±0.06,P<0.05;AGS细胞G1/G2:1.78±0.13对1.34±0.05,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9.8%±1.2%和10.6%±1.5%(P<0.05),穿透Transwell小室基质胶细胞数(SGC7901细胞:11.67±0.88对24.33±1.45,P<0.05;AGS细胞:8.00±1.15对20.33±1.73,P<0.05)和穿透Transwell小室微孔膜细胞数(SGC7901细胞:7.00±1.53对14.67±2.03,P<0.05;AGS细胞:8.00±1.16对15.33±1.45,P<0.05)均显著减少。结论:Mina53对人胃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侵袭、迁移能力具有调控作用,可能影响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望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 林云王珂邢敬陈平陈晓宇
- 关键词:MINA53RNA干扰肿瘤侵润细胞迁移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胃肠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是一种在显微镜直视下,通过激光捕获和切割从异质性组织中获得纯净目的细胞群或单个细胞的技术。该技术既解决了组织异质性问题,又不脱离体内环境,是连接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桥梁。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亦逐渐升高。为此,本文对LCM的操作步骤及其与多种技术结合,在胃肠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邢敬陈晓宇审校
- 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胃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组学
-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site-1,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Bmi-1、c-myc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Bmi-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6.7%、30.7%、58.1%和78.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Bmi-1高表达率为45.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与c-myc、EZH2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s=0.567,P<0.001;rs=0.582,P<0.001)。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刘朋伟邢敬林云彭延申陈晓宇
- 关键词: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