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央
作品数:
1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宋宇鹏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罗孟飞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王向宇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何军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理学
主题
1篇
纳米
1篇
固溶
1篇
固溶体
1篇
CE
1篇
CE0
1篇
CO
1篇
CU
机构
1篇
郑州大学
1篇
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1篇
何军
1篇
王向宇
1篇
郑央
1篇
罗孟飞
1篇
宋宇鹏
传媒
1篇
工业催化
年份
1篇
2007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纳米Ce_(0.9)Cu_(0.1)O_(2-δ)固溶体的制备、表征和CO低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即前驱体先在N2气氛下高温预处理)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纳米Ce0.9Cu0.1O2-δ固溶体。采用XRD、TEM和Raman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它们的低温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得晶相比较完整的Ce0.9Cu0.1O2-δ固溶体,晶粒小于10 nm,明显小于常规方法制得的样品。随着样品焙烧温度的提高,表征氧缺位的600 cm-1左右Raman峰的位置向高波数方向迁移。采用改进方法制得的Ce0.9Cu0.1O2-δ固溶体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其原因归结为晶粒的减小,容易形成氧缺位和表面高分散CuO的增加,从而促进了CO的氧化。
宋宇鹏
王向宇
何军
郑央
罗孟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