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品
  • 3篇市售
  • 3篇市售食品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盐
  • 2篇疫情
  • 2篇食品安全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
  • 1篇胆囊
  • 1篇胆囊隆起性病...
  • 1篇胆囊息肉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碘盐监测
  • 1篇猩红热
  • 1篇性病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机构

  • 10篇榆林市疾病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宝鸡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郑振兴
  • 4篇焦亚东
  • 3篇李丽
  • 3篇吴惠忠
  • 2篇李东波
  • 1篇贾庆安
  • 1篇马经伟
  • 1篇王金莲
  • 1篇田永东
  • 1篇马建国
  • 1篇尤文宁
  • 1篇王娟
  • 1篇郭希伟
  • 1篇邵红英
  • 1篇王治平

传媒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影像、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及三者的关系,提高此类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6月-2009年6月期间419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对影像、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资料组中胆固醇息肉82.33%,炎性息肉6.44%,腺肌瘤0.5%,腺瘤7.9%,腺癌1.2%,腺瘤恶变1.7%,其中良性息肉占97.14%,恶性者仅占2.86%,良恶性息肉在民族、症状、性别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合并结石及伴有胆囊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胆固醇息肉多为多发,而腺瘤性息肉多为单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P<0.05),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及腺癌在发病部位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者在病灶直径方面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息肉占多数,对于年龄大于50岁伴胆囊炎合并结石且息肉单发大于1cm的患者应重点考虑手术治疗。
贾庆安马经伟郑振兴郭希伟马建国
关键词: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影像病理
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榆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19368例,年均发病率57.92/10万,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8.412,P<0.01)。发病高峰为5-8月,共15765例,占81.40%。定边县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83.10/10万,县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054,P<0.01)。5岁以下儿童16113例,占83.19%,男女性别比为1.64∶1。散居儿童15363例,占79.32%。重症病例319例,重症率1.65%。死亡10例,死亡率0.03/10万。实验室确诊1868例,其中EV 71型1294例,占69.27%。结论应在定边县等重点县区,针对儿童等重点人群加强消毒、手卫生、EV 71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
郑振兴汪惠晴王建利李舒焦亚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宁夏碘缺乏重点地区居民碘盐食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调查宁夏碘缺乏重点县(区)普供碘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碘盐覆盖率。方法在盐池等5个县区,各随机调查300户家庭的食盐、富碘食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社会经济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碘盐食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碘缺乏重点县区家庭妇女碘缺乏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5.3%,食用碘盐、菜熟放盐、食用富碘食品的行为分别占95.6%、47.8%和62.0%,婚育情况、购盐途径、是否菜熟放盐、是否知道富碘食品为食用碘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碘缺乏重点县区存在非碘盐冲销问题。健康教育影响家庭妇女的碘盐食用行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郑振兴李丽刘天锡吴惠忠
关键词:碘缺乏碘盐食用影响因素
陕北地区某小学一起人鼻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陕北地区某小学人鼻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供科学防控依据。方法对2020年5月22日陕北地区某小学报告一起不明原因发热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典型病例的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排查新型冠状病毒和16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累计报告病例37例,成年教师1例,学生36例,整体罹患率为1.75%,发病学生男女性别比3∶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6~12岁。病例主要集中在同一楼层一年级的3个班和二年级7班,一年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5.68%。病例所在班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1)。病例临床特征以发热(体温37.3~38.8℃)、咽痛、流涕、鼻塞和咳嗽为主,部分伴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实验室检测33份鼻咽拭子中14份鼻病毒阳性,阳性率为42.42%。结论本起聚集性疫情由鼻病毒感染所致,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陕北地区中小学应警惕鼻病毒暴发导致的聚集性不明原因发热。
师欢王东郭东王建美樊芯艇郑振兴
关键词: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2014-2021年榆林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榆林市2014—2021年猩红热发病水平,掌握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榆林市2014—2021年猩红热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1年榆林市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74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8/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4—7月和10—12月,报告发病例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例数的43.07%和36.7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3个地区依次为定边县(265例,35.67%)、榆阳区(206例,27.73%)、佳县(94例,12.65%)。男女性别比为1.86∶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30/10万,女性为2.54/10万;发病年龄以3~<7岁为主,占发病总例数的77.25%;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报告发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例数的46.97%、29.61%、22.34%。报告病例类型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99.19%)。结论2014—2021年榆林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整体呈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提示应在冬春季做好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同时推进猩红热病原学监测,提高确诊病例的比例。
刘剑锋师欢张捷刘俞希张晶梦郑振兴
关键词:猩红热发病率疫情
陕西省榆林市2018年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榆林市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现况,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食品、重点污染物和重点环节,为监管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榆林市12个县、市、区采集市售食品,定量检测各类化学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小型餐饮店、农贸市场、商店、网店共采集15类56种197份样品,检测元素、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共85项化学污染物,检出111份,总检出率为56.35%。农贸市场采集的鸡蛋中强力霉素超标1份、平菇中总汞超标1份,商店采集的鸡蛋中总汞超标1份,其余194份合格,总合格率为98.48%。结论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较高,但处于可控制的水平。需增加市售食品和餐饮店的采样数量,加强食品化学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管。
郑振兴王建利田永东李东波延芸李舒王建美师欢焦亚东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食品安全
陕西省榆林市2013-2018年市售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榆林市2013-2018年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检测结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方案》,采集榆林市2013-2018年12个县、市、区市售食品,定量检测铅、镉、总砷、总汞,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榆林市2013-2018年铅、镉、总砷、总汞分别检测835份、802份、488份、603份,检出率分别为72.81%、76.31%、12.70%、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405,P<0.05);分别超标21份、16份、3份、4份,超标率分别为2.51%、2.00%、0.6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0,P<0.05);污染指数中位数分别为0.147、0.090、0.010、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39,P<0.05);不同年份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002、297.153、353.466、374.175,P<0.05)。结论榆林市2013-2018年市售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的安全风险较低,仍需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郑振兴王建利吴忠辽李东波延芸乔俊伟焦亚东
关键词:食品总砷总汞
宁夏某县饮用水碘、氟、硒含量与小学生尿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某县常住居民饮用水中碘、氟、硒的含量,以及小学生尿碘浓度。方法调查县全部8个乡镇均为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地区,每个乡镇随机采集80名8-10岁小学生的尿样,检测水碘、水氟、水硒、尿碘的浓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该县8个乡镇总的水碘、水氟、水硒中位数分别为30.6μg/L、2.8mg/L、4.7μg/L,水中碘与氟、碘与硒、氟与硒的含量分别有相关性(P<0.01)。各乡镇水碘、水氟、水硒的公因子中位数与小学生尿碘的中位数未呈现相关关系(P=0.207)。结论该县饮用水碘、氟、硒含量呈正相关,其与儿童尿碘含量无生态学相关效应;该县应重点防治氟中毒,碘缺乏病次之,同时关注高碘和高硒相关疾病,改水降氟时,应避免同时降低碘与硒的含量。
郑振兴邵红英李丽刘天锡吴惠忠
关键词:尿碘
宁夏普供碘盐监测分析暨碘、氟、硒元素生态学效应的探讨
目的监测分析宁夏以县为单位的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和儿童碘营养水平,评价补碘效果,找出碘缺乏重点地区及消除碘缺乏病的薄弱环节。调查重点县(区)普供碘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碘盐覆盖率。调查碘缺乏合并氟中毒...
郑振兴
关键词:碘盐监测生态学效应
文献传递
宁夏南部山区某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宁夏海原县关庄乡"小手拉大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宁夏南部山区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分别问卷调查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抽样检测居民户的碘盐食用率,抽样调查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教师、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P〈0.01),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上升(P〈0.01),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下降(P〈0.01)。四至五年级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大众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结论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及小学生的入户宣传有关,可在整个南部山区推广。教育与电视等媒介传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家庭主妇等重点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
郑振兴李丽刘天锡吴惠忠尤文宁王金莲
关键词: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