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恩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留守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
- 留守个体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结构不完整而出现众多心理与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依恋、安全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低,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种差异也可能反映在创造性的发展上,即留守经历...
- 宋静静谷传华张永欣郝恩河
- 关键词:社会创造性留守青少年互联网使用
- 文献传递
- 多动症儿童媒体使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 执行功能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是指有机体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和社会发展。以往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存在多项执行功能缺陷,并指出媒体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会影响儿童...
- 宋静静李卉张菲菲郝恩河荆智谷传华
- 关键词:学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媒体使用
- 文献传递
- 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被引量:9
- 2013年
-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这表明,社会创造性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 谷传华张笑容陈洁郝恩河王亚丽
- 关键词:社会创造性小学儿童
- 大学生人格、网络交往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
- 社会创造性是个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个体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品质。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如神经质、开放性与社会创造性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互联网的产生为人...
- 郝恩河
- 关键词:社会创造性网络交往大学生人格
- 文献传递
- 精神分析疗法与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自我观比较
- 自我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文章主要介绍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疗法自我观和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以人为中心疗法自我观,并比较了两者的差异来源于其各自人性观的不同。
- 郝恩河谷传华
- 关键词:自我人本主义
- 电子游戏使用对创造性的影响
- 本研究探讨电子游戏使用情况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关系。我们有以下理由认为电子游戏使用会影响儿童创造性:(1)电子游戏是吸引玩家接受不同的挑战,最后取得胜利的游戏。因此一些个性特征比如好奇心、意志力、发散思维、冒险性和...
- 荆智宋静静张菲菲郝恩河谷传华
- 关键词:电子游戏青少年
- 文献传递
- 网络交往动机对网络关系成瘾的影响:沉醉感的中介作用
- 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心理需要的网络满足理论,考察了网络交往动机、沉醉感和网络关系成瘾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网络交往动机问卷、网络交往沉醉感问卷和网络关系成瘾问卷,对730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旨在探讨网络交往动机、沉醉感...
- 袁凯歌郝恩河范翠英
- 关键词:中介作用
- 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和老年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老年教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问题〔1〕,本文分析老年人生命教育的各种方法。1生命教育发展史及内涵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于1968年在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并在其中践行生命教育。
- 郝恩河谷传华张菲菲荆智宋静静
- 关键词:生命教育死亡教育
- 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抑郁:压力感与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
-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的日益普及,欺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网络欺负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复性地伤害不容易保护自己的个体的欺负行为。以往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抑郁呈正相关,...
- 胡阳范翠英张凤娟谢笑春郝恩河
- 关键词:压力感抑郁网络社会支持
- 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自我表露过程模型的网络适用性检验
- 信任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言辞、承诺和口语或书面陈述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信任不仅线下人际交往同时也对网络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有研究者指出人际信任是网络交往成功的关键。以往研究发现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
- 谢笑春孙晓军黄璐赵竞郝恩河
- 关键词:网络社会支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