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力强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种植体
  • 4篇牙种植
  • 3篇牙种植体
  • 3篇上颌
  • 2篇植骨
  • 2篇上颌窦
  • 2篇上颌窦底
  • 2篇上颌窦底提升
  • 2篇骨丧失
  • 2篇骨吸收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医学植入体
  • 1篇异种
  • 1篇异种脱细胞
  • 1篇异种脱细胞真...
  • 1篇异种脱细胞真...
  • 1篇英文
  • 1篇真皮
  • 1篇真皮基质

机构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郭力强
  • 8篇赵保东
  • 4篇徐昊
  • 3篇肖菲
  • 3篇许家森
  • 2篇谢苗苗
  • 2篇刘沂
  • 2篇郭苏伟
  • 2篇冯爱菊
  • 2篇王艳辉
  • 1篇孔玉敏
  • 1篇张雪健
  • 1篇王维英
  • 1篇肖文林
  • 1篇冯元勇
  • 1篇刘凤芝
  • 1篇周璇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种植体表面处理与骨结合效应:3i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种植义齿已逐渐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常规修复方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种植系统众多,在临床应用效果上各有特点。目的:观察经双重酸蚀或Nano Tite表面处理的3i种植系统对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效果。方法:95例患者植入双重酸蚀的OSSEOTITE种植体150枚(植入后1~3个月行永久修复),植入Nano Tite种植体7枚(植入后1个月行永久修复)。随访观察24个月,行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57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根周未见X射线透射区;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未见松动、脱落,留存率100%,成功率100%,无种植体宿主不良反应。提示经双重酸蚀或Nano Tite表面处理的种植体有利于引导成骨细胞趋化,修复效果满意。
肖菲刘沂王烁琳徐昊郭力强赵保东
关键词:牙种植表面处理
咽旁间隙脂肪瘤4例报告并文献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咽旁间隙肿瘤仅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1]。其中咽旁间隙脂肪瘤更为罕见,目前文献均为个案报道。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5—2009年共收治该病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郭力强冯元勇孔玉敏赵保东
即刻种植同期行软组织处理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背景:即刻牙种植关闭创口时,由于顶端附着龈的缺损,常用唇侧黏骨膜瓣滑行、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等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处理。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临床病例报道,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证据。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分析唇侧黏骨膜瓣滑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全麻后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四前磨牙,即刻植入BLB种植体。根据手术方式分为4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组。3个月后,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行二期手术;2周后烤瓷冠修复,负荷1个月后处死动物,制作带牙周组织的硬组织磨片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手术前、后均测量各组的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附着龈宽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愈合良好。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可以形成和天然牙周类似的结合上皮结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由于破坏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解剖结构,修复效果较差;自体游离龈瓣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可有效关闭软组织创口,不影响周围软组织形态;所有组龈沟探诊深度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组负荷1个月后的牙龈指数均高于术前(P<0.05),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负荷1月后附着龈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结果表明即刻种植同期进行适当的软组织处理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郭力强郑军刘沂许家森赵保东
关键词:牙种植体动物模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组织工程
用盘钻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及评估应用盘钻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及技术特点方法:应用顶端为凹面盘型的反方向螺纹钻对28例患者32个牙位行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为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
赵保东王艳辉许家森徐昊郭力强谢苗苗
关键词:牙种植体上颌窦底提升植骨
文献传递
用盘钻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及评估应用盘钻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及技术特点。方法:应用顶端为凹面盘型的反方向螺纹钻对28例患者32个牙位行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为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8.4±8.8)岁.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上颌窦剩余牙槽骨平均高度为(4.12±1.25)mm,平均提升上颌窦底高度(8.26±1.20)mm,无1例上颌窦黏膜穿孔,随访(4.2±2.1)个月,所有病例均无上颌窦并发症,成功率达100%。结论:应用顶端为凹面盘型的反方向螺纹钻,经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与上颌窦外提升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靠、并发症少,其近期效果满意。并对其适应症、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赵保东王艳辉许家森徐昊郭力强谢苗苗
关键词:牙种植体上颌窦底提升植骨
平台转移设计种植体植入1年后下颌后牙区的骨丧失(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传统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后种植体颈部牙槽骨的吸收一直被认为是种植术后的正常反应。目的:评价下颌后牙区两段式种植体应用平台转移设计后周围骨丧失情况。方法:50例患者共植入88颗种植体,实验组植入40颗Ankylos种植体,采用平台转移设计;对照组植入48颗3i种植体,采用传统对接设计。所有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植入,肩台均平齐牙槽嵴顶水平,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与结论:所有种植体均完成骨结合。与种植体植入时相比,功能负重12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高度为(0.31±0.39)mm,对照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高度为(0.94±0.43)mm,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随访期内,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组织健康,成功率为100%。结果显示种植体功能负重12个月后,平台转移设计可以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保持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稳定性。
冯爱菊王维英肖菲郭力强赵保东郭苏伟张雪健
关键词:种植体骨吸收医学植入体
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设计对犬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及生物学宽度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负重与非负重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及生物学宽度的影响。方法:6只犬随机编号,拔除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3个月后植入Ankylos、GS-Ⅱ、US-Ⅱ种植体,据种植体-基台连接不同分A、G、U三组。第4个月后右侧行金属全冠修复,左侧不修复。种植即刻、第12个月拍X线片,测量种植体肩台(IS)-种植体-骨结合冠方最高点(BIC)距离。制作带种植体的骨磨片,图像分析定位:种植体周围龈缘(GM)、结合上皮根方(aJE)、BIC、IS,测量各组GM-aJE(ED)、aJE-BIC(CTC)和GM-BIC(BW)垂直距离。结果:在负重或非负重条件下,A、G组IS-BIC、ED、CTC与U组有差异,A、G组间无差异。3组BW均无差异。各组间负重与非负重条件下无差异。结论:平台转移设计可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有更长结缔组织量。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对生物学宽度影响不大,但对结合上皮附着位置有影响。
冯爱菊周璇赵保东肖文林郭力强徐昊
关键词:生物学宽度
平台转换技术对上颌前牙区单枚种植修复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估应用平台转换技术对上颌前牙区单枚种植修复的影响,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5例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植入种植体与基台平台对接设计的3i种植体,B、C组为实验组,分别植入具有光滑斜面平台转换技术的Osstem GSⅡ种植体及具有粗糙水平平台转换技术的Ankylos种植体。负载12个月后测量种植体周骨高度丧失量并评价软组织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量及软组织情况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B、C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台转换设计有利于减少种植体颈部骨丧失、增进前牙种植修复美学效果,其远期效果可期。
郭苏伟赵保东刘凤芝郭力强肖菲冯爱菊
关键词:上颌前牙区种植体骨丧失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