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小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声全息
  • 4篇全息
  • 2篇声全息技术
  • 2篇声源
  • 2篇平面近场
  • 2篇平面近场声全...
  • 2篇全息技术
  • 2篇最小二乘
  • 2篇最小二乘法
  • 2篇相干
  • 2篇近场
  • 2篇近场声全息
  • 2篇格林函数
  • 2篇函数
  • 1篇虚拟阵元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源识别
  • 1篇运动声源
  • 1篇阵元
  • 1篇声场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7篇郭小霞
  • 7篇杨德森
  • 6篇时胜国
  • 4篇马佳男
  • 1篇胡博
  • 1篇张揽月
  • 1篇陈欢

传媒

  • 2篇2011年中...
  • 2篇中国声学学会...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信号处理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振速测量的HELS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提高重建声场中质点振速量的重建精度,在传统基于声压测量的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HELS)方法理论基础上,推导得到了基于振速测量HELS声场重建的测量模型,简称振速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声场重建算法和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并对基于振速模型的声场重建和声压模型的声场重建进行仿真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较传统模型的声场重建精度更高,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且能够更准确的识别定位声源,尤其是对振速量重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试验研究中,通过选取不同工况进一步证明了振速模型重建声场中振速量的优越性,显示了其在工程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德森郭小霞时胜国
关键词:平面近场声全息
运动流体介质中的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
基于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仍多应用于静止的流体介质中,而对于运动声场的研究更多局限于运动声源产生的声场,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格林函数对运动流体介质中点声源产生的声压场进行全息重构。当声源与测量面位于流体介质中时,声源与测量面间不...
马佳男杨德森时胜国郭小霞
关键词:声全息技术格林函数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声矢量阵虚拟阵元波束形成被引量:7
2009年
遗传算法在声源方位估计中的应用已有很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阵元数量及如何用较少的阵元数得到较好的波束性能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遗传算法及声矢量阵P-V互谱的抗噪能力,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声矢量阵虚拟阵元波束形成方法。根据实际阵元接收的数据,估计虚拟阵元上的接收数据,使基阵孔径在虚拟意义上得到扩大,从而实现高指向性窄波束。计算机仿真和湖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虚拟后比虚拟前波束宽度锐化了21°左右。
陈欢杨德森张揽月郭小霞
关键词:声矢量阵遗传算法波束形成
基于声压-振速联合处理的相干声源分离技术研究
针对在相干声源的辐射声场中声学测量无法对单个声源进行测量,而无法获得单个声源的贡献量的问题,提出利用声压-振速联合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和求解相干声源在全息面上的声压和质点振速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实现全息面上相干声源的分离...
郭小霞杨德森时胜国马佳男
关键词:声场重建声源识别
文献传递
基于声压-振速联合处理的相干声源分离技术研究
针对在相干声源的辐射声场中声学测量无法对单个声源进行测量,而无法获得单个声源的贡献量的问题,提出利用声压-振速联合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和求解相干声源在全息面上的声压和质点振速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实现全息面上相干声源的分离...
郭小霞杨德森时胜国马佳男
关键词:声学测量最小二乘法
文献传递
运动流体介质中的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
基于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仍多应用于静止的流体介质中,而对于运动声场的研究更多局限于运动声源产生的声场,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格林函数对运动流体介质中点声源产生的声压场进行全息重构。当声源与测量面位于流体介质中时,声源与测量面间不...
马佳男杨德森时胜国郭小霞
关键词:平面近场声全息格林函数
文献传递
基于亥姆霍兹方程最小二乘法的运动声源识别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有效解决水下运动声源的噪声源识别问题,研究了基于移动框架技术(MFAH)和亥姆霍兹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的运动声源识别理论,建立了基于MFAH与HELS的组合声全息算法,并通过了水池实验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算法能够对水下任意形状运动声源进行准确识别,能够获得较高的声源定位精度,并且适用的频率范围较宽;对于存在多个相干声源的复杂声场,仅要求阵列的全息测量面为重建面的1.3倍就能够较准确的识别定位噪声源,实现了用小测量面、快速识别定位运动噪声源,为进一步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方便。
杨德森郭小霞时胜国胡博
关键词:声全息运动声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