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岳霖

作品数:85 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磁共振
  • 23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成像
  • 15篇X线
  • 13篇动脉
  • 12篇缺血
  • 11篇造影
  • 9篇新生猪
  • 9篇影像
  • 9篇生猪
  • 9篇脑梗
  • 9篇64层螺旋
  • 8篇缺氧
  • 7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7篇弥散
  • 7篇冠状
  • 6篇血性
  • 6篇体层摄影
  • 6篇加权成像

机构

  • 80篇汕头大学医学...
  • 10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 1篇茂名市人民医...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59...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83篇郭岳霖
  • 45篇刘国瑞
  • 29篇程英
  • 23篇关计添
  • 21篇郑文斌
  • 21篇张远芳
  • 17篇饶海冰
  • 16篇黄楚绵
  • 16篇方文辉
  • 15篇吴仁华
  • 15篇黄映宏
  • 13篇陈振强
  • 9篇肖叶玉
  • 8篇耿义群
  • 7篇李仰康
  • 5篇洪璧楷
  • 3篇邱礼德
  • 3篇翟玉霞
  • 3篇郑浈浈
  • 3篇于晓军

传媒

  • 13篇现代医用影像...
  • 9篇放射学实践
  • 9篇中国CT和M...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河北医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1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1H-MRS及病理学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1H—MRS波峰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7日龄健康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只)、假手术组(n=5只)及缺氧缺血组(n=30只)。1.5T磁共振^1H MRS测定脑内代谢产物。观察每组新生猪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造模后0~24h,NAA峰明显下降,Lac峰呈典型的双峰状显著升高,NAA/Cho、Lac/NAA、Lac/Cr、Lac/Cho和Lac/(Cr+Cho)比值逐渐降低,HI后3h,NAA/Or、NAA/(Cr+Cho)比值升高,然后逐渐降低,G1x峰和mI峰无明显变化。②造模后0~24h随着时间延长脑水肿逐渐加重,24h出现坏死灶。结论:①NAA/Cho、Lac/NAA、Lac/Cr、Lac/Cho和Lac/(Cr+Cho)是定量反映脑缺氧缺血生化改变的最敏感指标;②早期缺氧缺血后脑NAA、Lac与病理学的变化一致。
关计添刘国瑞程英耿义群郭岳霖李仰康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猪病理
急性重症小儿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重症小儿肠套叠的定位、定性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急性重症肠套叠的患儿89例,所有患儿直接具手术指征或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进行肠套叠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肠套叠松解术患儿70例,肠套叠松解术并部分肠管切除19例;所有患儿术前常规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为对照,系统研究普通二维超声对肠套叠的定位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重症小儿套叠肠管壁血供情况的定性诊断能力及缺血肠管长度测量。结果:普通二维超声对肠套叠的定位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重症小儿套叠肠管壁血供情况的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诊断肠套叠并肠管缺血的假阳性率为17.4%;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缺血肠管长度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两者结果相关分析提示两者测量长度呈正相关(γ=0.6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套叠并肠管缺血坏死的诊断及累及肠管长度的测量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因此,肠套叠的诊断必须强调影像学结合临床,不宜单纯依赖超声检查结果而贸然选择治疗方案。
饶海冰翟玉霞郭岳霖张璇
关键词:多普勒肠套叠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DWI影像表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应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探讨HIE早期弥散加权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动态演变规律。方法:3天龄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缺氧缺血组动物结扎双侧颈总动脉,3%O2混合气体吸入30分钟。采用1.5T磁共振仪,进行DWI和T2WI检查;应用FuncTool软件生成ADC图,测量各组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区的ADC值。结果:缺氧缺血组动物缺氧时出现四肢抽搐、竖尾、角弓反张等体征,HE染色神经元有变性、坏死。缺氧缺血后3小时DWI上出现高信号,ADC图低信号灶,随缺氧缺血后时间的延长病灶范围扩大。病变各中心区ADC值呈明显下降趋势,各组P<0.01;周边区ADC值3~6小时P>0.05,6小时与24小时ADC值比较P<0.01;各组中心区和周边区ADC值比较P<0.01。结论:①DWI结合ADC图可以敏感地显示HIE病灶。②ADC值的动态变化结合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早期HIE病灶内尚存可逆的脑组织区域。
程英刘国瑞黄映宏关计添郭岳霖
关键词:ADC值DWIHIE新生猪影像表现
1300例胸部DR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提高胸部的检查效率和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1300例胸部DR检查的图像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结果:1300例采集图像2031幅,照片2290张,一次性采集图像成功率99.52%。在DR系统一次性曝光可以得到多种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图像,如肺像、纵隔像、胸壁软组织像、肋骨像以及肺气肿、胸腔积液、肥胖等不同病人进行分别处理的图像。结论:胸部DR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图像质量优良、效率高。在工作强度、存储、传输、信息调用、查阅等具有方便、快捷、环保等优点。
陈振强刘国瑞黄映宏黄楚绵郭岳霖唐大治
关键词:数字化成像胸部
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与X线表现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及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食道镜确诊及处理的29例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及X线食管钡餐表现。结果:食管黏膜下血肿临床症状轻且定位不明确,X线食管钡餐表现为食管腔内充盈缺损21例、液-钡平面影6例及囊状钡剂充填影4例。结论:X线食管钡餐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明确诊断食管黏膜下血肿,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映宏吴桂丽罗育新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血肿X线食管钡餐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弥散加权像变化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弥散加权像(DWI)变化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演变规律。方法3日龄新生猪1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用1.5T磁共振仪行DWI和T2WI检查;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测量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区ADC值;应用SP法计数中心区和周边区HSP70阳性细胞。结果缺氧缺血组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体征。缺氧缺血后3 h DWI有高信号,ADC图有低信号。各组中心区与周边区ADC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缺氧缺血后3 h出现HSP70阳性细胞,6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各组中心区和周边区HSP70阳性细胞计数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DWI结合ADC值可以敏感而准确地显示HIE病灶;HSP70表达提示早期HIE病灶周边区有可逆的脑组织区域。
程英刘国瑞关计添郭岳霖吴仁华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热休克蛋白70
因特网医学资源对现代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刘国瑞郑文斌郭岳霖方文辉
关键词:INTERNET医学资源医学影像学教学
儿童MRI灌注检查过程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在MRI检查中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在儿童MRI灌注检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A组对671例儿童MRI有效检查运用心理学方法,以4~14岁的受检儿童作为心理护理对象,使之在MRI检查中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实验B组将A组研究结果应用于22例相应年龄段儿童MRI灌注检查过程,研究心理护理在MRI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有效性;对照组搜集52例相应年龄段受检儿童,不予施加任何心理护理作为对照。结果:实验A组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2%,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93%,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97%。实验B组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60%,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1%,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00%。两实验组之间各年龄段有效制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年龄段有效制动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儿童MRI灌注检查的成功率,是一种实用、安全、可靠的制动方法。
张远芳郭岳霖肖叶玉方文辉
关键词:儿童磁共振成像灌注护理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技术的初探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120例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64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原始采集的图像从心动周期的相位窗35%~85%,每间隔5%进行重建,采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平稳,心率少于80次/分,64层CT对冠状动脉冠节段图像质量可以用于评价,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及管壁病变。心率大于9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欠规整。结论心率平稳且小于80次/分,合理运用重建时相和三维重建技术,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可显示较细节段的冠状动脉,可以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计添徐小虎耿义群于晓军程英郭岳霖吴仁华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心率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低剂量成像初探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优化扫描模式,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钙化积分分别应用430mA和80mA管电流扫描;延迟时间测定使用团注测定和智能跟踪;冠状动脉成像包括心电门控非管电流调节和管电流调节模式,分别计算所有组平均ED和图像SNR。结果:钙化积分平均ED从2.35±0.42降至0.42±0.03;延迟时间平均ED从1.39±0.14降至0.13±0.04;两组冠状动脉成像平均ED从28.22±4.90降至21.14±1.54。两组钙化积分平均SNR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冠状动脉成像模式平均SN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80mA扫描钙化积分、智能跟踪测试延迟时间和心电门控调节管电流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诊断需要的图像。
程英关计添金阳郭岳霖张远芳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